快訊

監委王榮璋被爆年領250萬元「0業績」 田秋堇再傳公務車爭議

王大陸閃兵案起訴28人 新北檢曝逃避兵役手法「憋氣騙診斷證明」

台股小跌23點收22,049點 台積電下跌5元收1,025元

台積電2025資本支出再創高!材料股、設備股前景亮麗 為何不建議進場追價?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唐祖貽

台積電在法說會上,再度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以及對2025年的樂觀展望。

兩位專家認為,在全球AI產能持續暢旺之下,台積電未來幾年將處於高速成長期,若回檔可逢低布局。

身為台股「全村的希望」,台積電每次法說會總是萬眾矚目。在每年四次的法說會中,又以第一季這次最為重要,除了公告前一年的獲利狀況,還要對今年全年的業績展望、資本支出、產業發展提出指引,所以也最值得關注。

先看2024年台積電有多好。第四季在新台幣貶值助攻下,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4.45元,是歷年單季新高,全年EPS更衝上45.25元,稅後純益金額不但破兆元,且年增率逼近四成,是史上最高,且大幅優於預期。

毛利率維持高檔

幾個變數仍需留意

展望2025年,第一季雖是傳統淡季,但公司預估單季營收的季減幅度僅4至7%,比起以往兩位數的衰退要好;毛利率預估約57至59%,營益率46.5至48.5%,這樣推估第一季EPS與2024年第四季不會相距太遠,可說是淡季不淡。且公司樂觀看待全年(美元)營收年增率將再成長兩成,續創歷史新高,3奈米製程占營收比重也將達到25%以上。

針對以上各項財務數據,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與宏遠投顧副總經理陳國清,都給予「合乎預期」的評價。陳國清表示,以財測計算,2025年台積電的EPS應在55至57元之間,目前本益比約在20倍,還在合理範圍內。

曾炎裕認為,在法說會之前,多家外資券商即已做出預測,上述各項數字雖然漂亮,但多符合外資預期,因此也沒有太多驚喜。

群益投顧的報告則指出,2025年台積電毛利率雖可維持高檔,但仍有幾個變數需留意。首先是海外晶圓廠的高建造成本,正式投產後可能拉低平均毛利率;其次是2奈米於下半年投產後,初期量產成本勢必提高,以及5奈米轉換至3奈米也需提高成本;最後一點,則是匯率變動,以及國內電價提高等通膨成本。不過群益的結論是,即使上述變數都發生,台積電長期的毛利率仍可維持在53%以上,甚至更高。

至於近期市場傳言,輝達將削減CoWoS訂單,董事長魏哲家以「Rumor is rumor」(純屬謠言)回應。他表示,台積電正在積極且努力地增加CoWoS產能,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正式澄清絕無砍單情況。事實上,法說會上台積電也宣布2025年資本支出達380至42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大多用於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需求,藉此打臉砍單傳聞。

對此,陳國清認為,2025年台積電資本支出看似大幅增加,但回顧2023與2024年,實際資本支出金額都僅達到當年年初宣示的低標3百億美元左右、離高標均有3、40億美元的差距,「2025年等於是把過去兩年沒達成的補上。」也可能是因應2奈米投產與海外擴廠的需求。

設備股利多已反映

跌深反彈不建議追價

以往看到資本支出增加,市場馬上想到供應鏈中的設備股、化學原料股甚至建廠相關股都將受惠。不過陳國清指出,設備股2024年漲幅已相當大,且本益比偏高,第四季起股價明顯回檔修正,顯然已經反映大部分擴廠與增添設備的需求;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利多,也許可以帶動設備股跌深反彈,但不建議進場追價。

在法說會的問答階段中,有外資問到CPO(共同封裝光學模組)的進展與看法,台積電的回應是「研發進度順利,但未來一、兩年產量不會太多」。陳國清的解讀是,矽光子、CPO的確是未來趨勢,不過近半年來相關個股股價飆漲、本益比偏高,業績卻未跟上,台積電的回答,也許能起一些降溫作用。

至於投資策略,兩位專家一致認為,AI發展趨勢明確、台積電正處於高度成長期,且目前本益比仍屬合理,中長線投資人可續抱。從內外資法人陸續發布的報告來看,似乎也驗證了這一點。

曾炎裕表示,以往台積電法說會後,短線上總會出現利多出盡、獲利了結的賣壓,但隨後就逐漸走高、反映真正價值;尤其今年法說會的時間又接近春節長假,短線賣壓恐怕會更大,但這種回檔卻提供中長線投資人逢低布局的好機會。

反倒是近期蹭台積電熱度而上漲、基本面卻平平或本益比已高的個股,抱股過年的風險大增,才是應該減碼或汰弱的對象。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張忠謀自傳掀熱潮,台積電前主管狠打臉,「沒被罵過,怎可能學會管理?」書裡最大亮點其實是這個

快刷存摺!政府過年前發錢「4000元已入帳」 今、明2天還有11筆津貼補助撥款:領取資格一次看

林秉樞入監1年多命危,從80胖到134公斤「已洗腎」…服刑不愛吃正餐「只吃這種食物」

37歲議員林珍羽罹肺腺癌,不抽菸沒家族史…肺癌醫:別以為社會菁英跟癌症是平行線!身體10警訊恐得癌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擁「麥味登」金雞母…揚秦獲利新高!桃園開首間智能店 用AI提升效率

揚秦(2755)周四(3/13)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麗玲公布,揚秦2024年營收、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合併營收達25.34億元,年增17.44%,全年稅後淨利1.76億元,年增32.94%,每股純益5.84元,營收、獲利同步改寫新高紀錄。 揚秦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5元股利,包含現金股利3元、股票股利2元,總配發率達86%。 林麗玲表示,揚秦將首次代理海外品牌,於第3季引進馬來西亞80年歷史的知名餐飲品牌「檳城煎蕊」,首間店將設於高人流的百貨商圈,這也是揚秦旗下第5個美食品牌。

出身基層空服員、機師!華航新董座高星潢40年資歷完整 如何布局拚續高峰?

華航前董事長謝世謙1月猝逝後,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職務,行政院核定董座由高星潢真除,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華航總經理,華航召開董事會通過。

美中二度談判關稅「30%⭢55%」為何陸沒跳腳?謝金河解析背後魔術數字

川普關稅戰的魔術數字

存不到2000萬也能當FIRE族?年領70萬股息 她靠自由斜槓開心「半退休」

許多人都想追求成為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族,透過4%提領法則計算所需資金後,往往會因為「2500萬」、「3000萬」數字遙不可及而放棄。

少年股神翻船「畢業文」啟示錄!從本金翻倍到3天慘賠2400萬 老將給新手3錦囊

時間回到驚心動魄的台股4月天,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加權指數在短短3個交易日重挫近2成;隨後,網路上開始流傳幾篇疑為「少年股神」們慘遭股災虐殺後的告白文章。部分或許真實性存疑,但其中一篇名為「畢業了,我只是風口上的豬」的文章,隨文附有對帳明細,因此受到更多討論。

護理師出走 飯店包住、工地加薪也招不到人…政府開放移工卻綁手綁腳?

從醫院到工地,你是否發現那些忙碌的身影,正逐漸變得稀少?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襲,適齡勞動人口逐年減少,一場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正一點一滴浸蝕台灣的經濟活力,面對這波日趨嚴峻的人力荒,企業該如何調整思惟與對策才能應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