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槍決伏法…37死囚他被選中 法務部曝「關鍵理由」

苗栗三灣7.7度!18縣市低溫特報 白天漸暖、明晨再探10度以下

傳鴻海擬吃下日產汽車!37年汽車業老將關潤操刀 能重演郭董併購夏普戲碼?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與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與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劉煥彥

日本多家媒體周三(18日)均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今天傳出了震撼日本汽車業的大新聞,也就是虧損累累的日本汽車業三哥日產汽車公司,正與市場老二本田汽車洽談合併,背後一大推力就是台灣鴻海集團有意併購日產。

值得注意的是,為鴻海主導這齣跨國併購大戲的主角,就是現年63歲的集團電動車執行長關潤。

他曾在日產汽車服務33年,最後做到第三把交椅(副營運長),因此鴻海集團內應該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日本汽車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產與本田合併案的變數,除了這兩家公司本身,還有掌握約35%日產股份的法國雷諾汽車及信託銀行,以及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國經濟部)。

雷諾汽車是否願意賣股,以及日本主管機關的態度,可能為這齣震撼日本汽車業的大戲,平添更多變數。

日產營業利潤上季年減九成,找二哥本田救援成最佳選項

綜合日本經濟新聞及財經媒體Diamond Online報導,今年8月,日產、三菱及本田等三大汽車業者洽談在「汽車智慧及電氣化」的夥伴關係,惟日產汽車狀況持續不振,在2024會計年度前半年(即今年3~9月)的營業利潤,年減高達九成,而且日產同一時間發布的重整計畫,並未在財報數字上多著墨。

不僅如此,日產汽車最高決策機構的執行委員會,本月11日僅宣布少數人事異動,使得公司內部開始出現愈來愈多不滿管理層的聲音。

身為日本汽車業老三的日產汽車,2023年銷量為337萬輛;身為二哥的本田汽車為398萬輛。若兩家公司合併,將成為全球年銷量第三大的汽車業巨擘,僅次於豐田汽車及德國福斯集團,將足以與外國對手抗衡,也有更多進軍電動車的本錢。

對於日產汽車的最大往來銀行瑞穗銀行,以及主管機關日本經產省來說,日產只有找外援才有生存的希望,只靠自己救自己的生機渺茫,因此兩方都支持日產找上業界二哥本田汽車洽談合併,也就是要由本田出來當白衣騎士,拯救陷入危機的日產汽車。

但其實在檯面下,有意趁著日產生大病時染指它的,已經有好幾組人馬,其中之一就是鴻海集團,而且鴻海已私下表明有意併購整個日產汽車。

由關潤為首的鴻海集團團隊,已經從旁觀察日產的重整進度好幾個月。

鴻海觀察日產多時,傳關潤12月赴法國見雷諾CEO

今年11月,日產汽車宣布全球裁員9000人、產能縮減20%,而如果日產落入鴻海手中,日產進一步「節衣縮食」的措施可能強度更高。

看在最大救星本田汽車眼中,當然不能讓日產白白成為鴻海的囊中物。今年8月日產才與本田締結策略夥伴關係,本田一位高層主管警告,「如果日產跟鴻海走在一起,這個夥伴關係就免談了」。

到了12月,鴻海開始有行動了,日產得知關潤打算去巴黎一趟,拜訪法國雷諾汽車執行長Luca de Meo。

一位日產高層主管表示,「如果鴻海接觸雷諾,想要洽談買下日產的股份,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日本媒體報導,日產汽車預定本月23日召開董事會,討論與本田汽車的合併MOU。就目前情勢來看,日產是否能順利與本田汽車聯姻,或是鴻海是否能成功「橫刀奪愛」,一切仍在未定之天。

關潤在日本汽車業資歷37年

關潤在日本汽車業資歷37年,包括在日產汽車就服務33年,最後做到第三大領導人(副營運長),2019年跳槽至全球最大微型精密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集團(Nidec),歷任總裁、執行長及營運長等職位,一度被視為創辦人永守重信的接班人。

他也派駐英國、美國、中國、法國等地,具備多國的汽車生產製造營運經驗,熟悉國際間汽車產業鏈運作。

換句話說,關潤極為熟悉日本汽車業的生態,因此看到了鴻海在乘用車之外的日本汽車市場可能商機。

關潤:鴻海對全球電動車市場長期目標是40%

鴻海高層上半年曾提到,年底前可望與兩家日本車廠,敲定三個專案的合作關係。

對此關潤10月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表示,其中一個專案的進度大多照計畫在走,另外兩個案子的進度因為價格問題有點緩慢。他提到,有四家日本車廠曾試駕鴻海電動車,對完成度都感到驚訝,認為操控性能與日本車的差異不大,甚至有些地方還更好。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中國以外的汽車製造商轉換至電動車的速度較慢,有些大車廠對於電動車的研發放慢腳步,因此可能對鴻海CDMS這種有現成汽車平台,又可以客製化的商業模式有興趣。

關潤在日經訪問中也提到,鴻海對於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長期目標是40%,但他並未對此多做說明。

劉揚偉2019年底喊出3+3策略,其中之一就是電動車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019年6月從創辦人郭台銘手中接棒,同年11月宣示佈局三大未來產業及三大核心技術,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也就是3+3策略

劉揚偉擘劃的三大未來產業,條件是現有市場規模龐大,總計規模1.4兆美元以上;年複合成長率(CAGR)夠高,平均大於20%;未來成長契機,也與鴻海本身產業經驗以及優勢具有高度結合,而其中之一就是電動車。

到了2023年初,鴻海宣布延攬關潤為新設立的集團電動車策略長,可見劉揚偉對於EV的雄心壯志有多大。

時間轉回2016年,當時日本老牌家電大廠夏普在連虧多年後,股價慘跌後,終於被郭台銘順利追到手,納入鴻海旗下。

八年後的今天,鴻海是否可能在劉揚偉支持、日本戰將關潤操刀下,入主日本向來視為關鍵產業象徵的汽車工業?相信從日本、台灣到美國,大家都在張大眼睛緊盯。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軍公教「反年改」喊退撫基金破產是假議題!銓敘部:8成已月領逾5萬「停降替代率慘的是他們」

繼承上億遺產卻「電話一接通就掛斷等回撥」...我在國稅局查稅10年,見證有錢人的共同點:摳!

高普考人數創低「公務員鐵飯碗」從哪開始生鏽?實際街訪揭露:年輕人都帶槍投靠跑到「這戰場」

「來台大,去美國」已成為歷史灰燼?新世代台大學生走跳海外職場,為何不再獨鍾北美、西歐?兩位同學在捷克看到人生新方向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東京空廚試菜!張國煒要求星宇「跑快點」 3萬英尺端和牛壽喜燒…光小菜就要花16小時

開航即靠著胡同、蜷尾家等聯名一炮而紅,星宇機上餐有不能輸的壓力。當米其林餐點不再稀奇,星宇又要怎麼靠細節拿到致勝的門票?

拿現職的危勞 增退休警消福利?月退俸能領7.2萬 在職的不領情「未爆彈留給下代拆」

在野陣營憑藉國會多數,對蔡政府推動的年金改革進行全面反撲。這回藍、白合力修法端前菜,將退休警消的年金所得替代率上調到最高80%,已然引發所有公務人員要求比照辦理的骨牌效應。

2025金融股股利誰最香?富邦金、中信金…外資最看好它:這2檔「輸給大盤」得再加油

14家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大賺高達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近六成!由於2025年金控股利發放預估不錯,可望高於2024年,使得存股族搶存金融股。 對此,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報告中列出,最看好哪幾檔金融股,同時也點名2檔表現「輸給大盤」因而不看好,目前預估有3家現金殖利率上看4.5%,其中中信金現金股息最為可口,殖利率預計上看5%。

00878、0056…2025年高息ETF繼續抱 錯過00919現在買來得及?2優勢穩穩存

高股息ETF在2024年掀起熱潮,根據最新統計顯示,66檔台股ETF受益人中,有12檔創下新高,其中8檔為高息ETF,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00731),顯示高息ETF還是深受投資人喜愛,其中,00919奪台股ETF 2024年度人氣王。 然而在時序進入2025年,哪些ETF能繼續抱著不放呢?ETF達人指出,台股高息ETF同時有股息、又有潛在的價差空間可期,除了適合長期投資以外,也是愛好存股領息的存股族投資人,參與台股投資的好選擇。 以00919來說,目前不到24元,現在買還來得及嗎?以配息0.72元估算,如果想讓每張的息值固定在10%以上,可以趁「這價位」以下多買來降低成本。

最冷瞬間還沒到!泡湯6招防心梗、腦中風、猝死:千萬別迷信「冷熱泉交替」

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全台有感降溫,1/12晨本島平地最低溫為新北市石碇攝氏7.5度,金門縣金城鎮則出現4.9度低溫。不過,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示警,最冷時間還沒到,「今晚至明晨,冷乾加上風寒效應,將是這波冷空氣達到巔峰的時候。」氣象專家吳德榮更直指入夜強輻射冷卻發威,不排除出現5度左右極端低溫。 天氣冷颼颼,許多人選擇泡湯來暖身禦寒,不過劇烈溫差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喜愛泡澡、泡湯的日本,每年就有1.9萬人因「熱休克」喪命,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交通事故。醫師建議,民眾泡湯應先適應水溫、且控制在40℃左右,時間則不宜超過30分鐘。另外,處於高溫環境也會加速水分流失,應適時補充水分,才能安全享受泡湯樂趣。

川普就職倒數!對美陸台股是驚嚇還是報喜?「去中國化」是雙面刃?影響一次看

2017年1月10日,川普首次就任美國總統時,上證指數報3161點,道瓊工業指數為19855點,台股則是收在9339.03點,8年後的2025年1月10日,川普即將上任,上證指數3168點、道瓊指數41938點,而台股則是23011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