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能被錢砸醒?年終排行榜金融業13連霸 這產業最慘平均0.69個月

明起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又轉濕冷 「最凍時間點」曝光剩7度

貝里斯籍貨船北竿擱淺進水 7人獲救、印尼籍船長失足落海亡

台積電明年會多好?魏哲家「請夥伴準備3年擴產2倍產能」專家:科技業或將主客易位

台積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唐祖貽】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現為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用一個字形容2025年全球半導體業景氣:「鋒」。

他解釋,「鋒」原指刀劍的尖端、最為銳利,如果全球半導體業是一把刀,那刀鋒就是先進製程。他預期,明年台積電仍將銳不可當,能如刀鋒般展現勇往直前的氣魄,直面困難與挑戰。

從基本面來看,今年全球半導體業的榮景可望延續到明年,陳慧明預估全球半導體業總產值明年成長約12%,而台灣則有16%,台灣成長幅度能超越全球,關鍵就是台積電。

明年毛利率挑戰60%

先進製程訂價權無可撼動

2025年的台積電會有多好?陳慧明預估,台積電明年營收年增率可達25%、毛利率挑戰60%,每股稅後純益(EPS)上看54至56元、稅後純益年增率達35%以上,都是令人驚豔的好成績。

另一個觀察重點是資本支出。在近期舉辦的「台積電供應鏈管理論壇」中,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宣示「請夥伴們做好3年內擴產兩倍產能的準備」。陳慧明推估,明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將上看380億美元、超越2022年的36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不但絕對金額創高,2022年的資本支出占其全年營收近5成,「明年已降至不到4成。」陳慧明指出,這顯示獲利能力相對提升,未來現金股利也將增加。他更樂觀預期,到了2030年,台積電資本支出將衝上7百億美元,傲視全球半導體製造業。

市場關心的2奈米進度,近期也傳出試產良率優於預期的好消息,原先台積電宣示在明年底量產的進度可望達標,且量產曲線預計與3奈米相似。陳慧明認為,「初期毛利可能略有影響,按過往軌跡,約7至8季的時間,良率就可達到正常水準,屆時毛利率將有機會突破6成。」

儘管明年基本面朝正向發展,但市場最擔心的,還是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的新政策會影響台積電的獲利與前景。陳慧明認為,現在的《晶片法案》,是美國政府與台積電反覆討論的結果,例如N+1製程原則。如果新政府想修改,應也要經過溝通與確認,而台積電企業文化向來是:在事前充分討論,確認後全力執行,這種務實風格短期內或許會吃虧,但拉長看,反而有利。

陳慧明舉例,台積電2016年宣布赴中國設廠,是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廠中最晚的,「三星、Intel(英特爾)甚至和艦早就去了。」且條件相對嚴苛,例如僅能投資成熟製程,且擴產、增加資本支出都須經過嚴格審批。豈料,兩年後爆發貿易戰,三星、英特爾陷入進退兩難窘境,台積電反而因完全符合規定,業績毫無影響。

再者,即使美國新政策衝擊台積電,以台積電獨霸先進製程,具備掌握訂價權的優勢,也有能力消化衝擊的負面影響。

陳慧明舉例,10年前台積電最大的客戶是蘋果,但近年來,客戶集中度分散有成,不但輝達占比明顯增加,且在Alphabet(谷歌)、Meta(臉書母公司)自行研發晶片後,向台積電投單比重也持續增加中。

這些以軟體服務為主的公司,晶片研發非其所長,勢必比當年的蘋果更依賴台積電。此外,台積電在3奈米以上高階製程遙遙領先,未來在先進製程的訂價權將更難被挑戰,有能力將較高的製造成本,一定程度轉嫁給客戶,降低衝擊。

科技業生態或將主客易位

成熟製程則難掙脫紅海

陳慧明甚至大膽預言,全球科技業最強的「七加一」(美國七家科技龍頭公司加台積電)生態,未來可能變為「一加七」,改由台積電主導,「主客易位」下台積電的產業地位將更上一層樓。

相較於對先進製程高速成長的樂觀期待,陳慧明對成熟製程就顯得保守許多。他認為,中國近年來大舉擴產、殺價競爭,產量雖有提升、獲利卻無起色,把大家都捲入紅海,明年勢必還有一段艱苦的路要走。

展望明年的半導體業既充滿了機會,也蘊含挑戰與風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公開強調,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逐漸消失,對台積電是嚴峻的挑戰,但他也堅信,在領導團隊與員工齊心努力下,台積電必可突破困難、再創奇蹟。陳慧明認為,「鋒」字象徵台積電衝鋒陷陣、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也呼應張忠謀對台積電的信心。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60期)

延伸閱讀》

42歲才存股,10年竟能月領10萬股息!他不買兆豐金、富邦金,今年暴賺41%:2025看好這2檔金融股成長潛力

房市從小妖變大妖,2025年有破盤價能撿?顏炳立奉送「7個字」、甲山林董座:錢太多就買這產品

日本旅遊注意了!「蘋果病」確診數創新高,孕婦恐流產、症狀像感冒…噴酒精沒用?醫曝終身免疫條件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巴菲特股東信》99.5%遺產全捐,我不願意財富變成世襲!永續慈善事業,比人的壽命更長

延伸閱讀

張忠謀自傳下冊新書發表 史詩級導讀引用莎翁對白

張忠謀徵詢黃仁勳任台積電CEO遭拒 本人親自還原現場

張忠謀憶交棒推雙首長 責任已落在接班人肩膀上

張忠謀揭合作蘋果歷程 郭台銘牽線台積電靠研發奪單

相關新聞

新版《財劃法》營業稅歸地方 財政調度工具恐癱瘓:年金撥補、產業紓困沒餘地

新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可能讓「營業稅率」這項重要的財政調度工具癱瘓。行政院後續的作為,將攸關中央政府未來開闢財源與扶持特定產業的彈性。

只存金融股 年領800萬股息!車床學徒翻身「黑手大戶」:儒鴻成本2元、賣在29元

2010年,邱永章登上《今周刊》報導,當時他被稱為「黑手大戶」,靠著長期持有中鋼、儒鴻、豐泰、佳格等個股,累積上億身家,每年穩定領息超過400萬元。

鋼鐵股變「慘業」 他批日是元兇、教會陸傾銷、產能過剩…謝金河:內捲全球化今年顯學

美日鋼鐵大戰意外插曲。 日本鋼鐵計劃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的併購案,在拜登卸任前正式遭到駁回,這個案子胎死腹中。這也讓人想到二戰期間,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能夠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迅速造艦,在中途島戰役逆轉勝的美國輝煌的「鋼鐵時代」。

日本流感疫情高峰 這13縣最嚴重!他看診31年沒中過 吃什麼保養?日醫分享秘訣

日本是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但當地近期流感疫情爆發,連4週都破百萬人感染就醫;不過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在臉書分享一則日本新聞,一名東京診所院長聲稱自己31年來幫流感病人看病卻從未得過流感,他大方分享保健的5大祕訣。

99.9%的人不適合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 專家:買孩20年終身壽險 不如買他身上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是國人喜愛購買的險種,但不少人因此進入理財誤區,認為透過儲蓄險存錢,效率比定存快,還能擁有保險保障;購買投資型保單,保險之餘還能理財。真是如此嗎?定方財務顧問總經理洪哲茗、副總邱茂恒認為,保險重點在於轉嫁風險,應與投資目的分開,購買保險確保收入中斷時生活無虞,並使用有效率投資方式累積財富,退休後達到財務獨立、保險愈買愈少的生活。

2025繼續跟著AI衝一波?精材、達發…「雙層濾網」篩好股 10檔名單出列!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 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