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3日送神!命理師曝6禁忌、5習俗 這動作別做「恐一年走衰運」

傷心!Galaxy S25 Ultra取消S Pen經典藍牙功能 三星官方曝真正原因

尹錫悅戒嚴令 韓國民怨徹底爆發…財閥壟斷、青年低薪 病根竟是中國!

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路透
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路透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十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尹錫悅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據統計,去年韓國30大財閥營收,約占韓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的77%。自2003年起,中國成為韓國最大出口對象,從2010年後已長期處在25%左右水準,遠高於第2大出口夥伴、美國的13%左右。

去年,韓國對中國貿易出現180億美元逆差,這是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韓國首度在對中貿易上「虧錢」,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對此評論:「韓國『過於安逸』地仰賴中國市場。」

尤其,當年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上路後,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等多家機構認定,此案一簽,韓國對中出口每年可節稅54億美元,競爭力勢必大增。

回頭來看,韓國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成鎮坦言,在消費性電子、面板、鋼鐵、汽車、石化等許多韓國財團原有優勢的產業,「都已面臨來自中國的巨大競爭。他們快速擴大供給能力,在國內大量生產這些產品。」

說到財閥,不能不提的,就是三星。過去長期是台積電可敬對手的三星電子,1年之間,市值跌掉25%,目前約8.2兆新台幣的規模,已不到台積電的3分之1。

若論拖垮三星的核心因素,依舊脫離不了中國病。業界分析,中國有很多產業都與三星正面競爭,例如手機、面板、記憶體等。相較之下,長於代工的台灣,因為沒有強勢的手機品牌,面板及記憶體產業又早在10多年前就面臨激烈競爭、整併而削減,迄今反而沒有受傷。

當財閥主宰著國家經濟時,大企業的欲振乏力,自然從根部侵蝕著韓國的競爭力。

淑明女子大學經濟系教授申世敦神色鄭重地說:「就業困難,是關鍵問題,目前大概只有10%到20%的大學畢業生能找到正職工作,大多數年輕人被迫接受低薪臨時工作,這導致他們對未來徹底絕望,對政治制度的信任感急劇下降。」

在韓國,有99%公司行號屬於中小企業、雇用全國8成以上就業者。但這些小公司往往也活在財閥陰影下,導致營運利潤受到牽制,通常無法提供員工優渥的薪資待遇,有時新鮮人畢業起薪,甚至只有大財閥上班族的一半,因此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雇主長期面臨人手不足困境,員工則只能忍受低薪。

高不可攀的房價,則是扎在韓國青年心頭上的另一根尖刺。

韓國房價高漲的原因在於,文在寅政府對在大都市持有2戶以上的屋主開徵囤房稅,但房東將稅金轉嫁給租客,造成租金上漲;租金上漲後,讓許多年輕人認為「租不如買」,且預期房價會持續攀高,因此蜂擁買房,導致房價愈打愈高,文在寅還因此公開鞠躬致歉。

政大外交系兼任特聘教授劉德海分析,台灣雖有台積電並趕上AI浪潮,但仍須未雨綢繆,思考產業升級,避免經濟過度集中在特定產業或少數企業的弊病。另有學者直指:「若說韓國有『中國病』,台灣出口對中國依賴度達3成,病情更重。」

在經貿政策上如何不短視近利、不過度依賴特定市場;在內政上不採取極端政策,永遠保持彈性,將是韓國這場戒嚴風暴,帶給台灣最大的啟示。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60期)

延伸閱讀》

42歲才存股,10年竟能月領10萬股息!他不買兆豐金、富邦金,今年暴賺41%:2025看好這2檔金融股成長潛力

房市從小妖變大妖,2025年有破盤價能撿?顏炳立奉送「7個字」、甲山林董座:錢太多就買這產品

日本旅遊注意了!「蘋果病」確診數創新高,孕婦恐流產、症狀像感冒…噴酒精沒用?醫曝終身免疫條件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巴菲特股東信》99.5%遺產全捐,我不願意財富變成世襲!永續慈善事業,比人的壽命更長

延伸閱讀

東超籃賽/領航猿啦啦隊赴澳門熱舞 韓籍趙娟週台韓對決不偏心

台積電11月營收 失守3,000億大關…法人樂觀Q4業績有望超標

韓國基金也成戒嚴之亂的受災戶

台師大設客語、韓國學中心 推語言認證研發教材

相關新聞

新版《財劃法》營業稅歸地方 財政調度工具恐癱瘓:年金撥補、產業紓困沒餘地

新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可能讓「營業稅率」這項重要的財政調度工具癱瘓。行政院後續的作為,將攸關中央政府未來開闢財源與扶持特定產業的彈性。

只存金融股 年領800萬股息!車床學徒翻身「黑手大戶」:儒鴻成本2元、賣在29元

2010年,邱永章登上《今周刊》報導,當時他被稱為「黑手大戶」,靠著長期持有中鋼、儒鴻、豐泰、佳格等個股,累積上億身家,每年穩定領息超過400萬元。

鋼鐵股變「慘業」 他批日是元兇、教會陸傾銷、產能過剩…謝金河:內捲全球化今年顯學

美日鋼鐵大戰意外插曲。 日本鋼鐵計劃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的併購案,在拜登卸任前正式遭到駁回,這個案子胎死腹中。這也讓人想到二戰期間,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能夠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迅速造艦,在中途島戰役逆轉勝的美國輝煌的「鋼鐵時代」。

日本流感疫情高峰 這13縣最嚴重!他看診31年沒中過 吃什麼保養?日醫分享秘訣

日本是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但當地近期流感疫情爆發,連4週都破百萬人感染就醫;不過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在臉書分享一則日本新聞,一名東京診所院長聲稱自己31年來幫流感病人看病卻從未得過流感,他大方分享保健的5大祕訣。

99.9%的人不適合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 專家:買孩20年終身壽險 不如買他身上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是國人喜愛購買的險種,但不少人因此進入理財誤區,認為透過儲蓄險存錢,效率比定存快,還能擁有保險保障;購買投資型保單,保險之餘還能理財。真是如此嗎?定方財務顧問總經理洪哲茗、副總邱茂恒認為,保險重點在於轉嫁風險,應與投資目的分開,購買保險確保收入中斷時生活無虞,並使用有效率投資方式累積財富,退休後達到財務獨立、保險愈買愈少的生活。

2025繼續跟著AI衝一波?精材、達發…「雙層濾網」篩好股 10檔名單出列!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 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