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學中心評鑑出爐 義大醫院升級成為全台第23家醫學中心

MLB/傳奇救援王陷吃案醜聞 李維拉夫婦遭控掩蓋女童性侵案

牢裡吃年菜!朱學恒自願提早入監服刑 輕裝報到無奈上囚車

雄獅重返東區「6折回租」帝寶劉媽媽金店面 為何說開30店就不開了?

雄獅旅遊重返東區。聯合報系資料照
雄獅旅遊重返東區。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彭蕙珍

雄獅旅遊(2731)於2022年關掉在東區的旗艦概念館後,去年底悄悄返回東區。花1年時間思考定位,於周一(12/2)複合式「Lion Square」忠孝門市正式開幕。雄獅集團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忠孝復興站是產業的黃金地標,定位是「Lion Square」。

「Lion Square」忠孝門市結合3大元素:旅遊產品、餐飲服務、數位智能。更設置業界第一個「智能櫃」,全年無休、24小時讓客戶隨時都能寄取件。

雄獅於2007年至2019年承租忠孝東路、復興南路口的三角窗長達12年,房東是知名的帝寶劉媽媽。重返東區,雄獅再度選擇原址。據悉,雄獅此次簽長約,約18坪每月店租約60萬,而在之前每月店租約100萬,等於是打6折回租。

受到疫情影響,雄獅有長達2年時間在東區沒有門市。黃信川表示,隨著疫情過後觀光產業復甦,不少東區客人不斷透過其他門市的人來反應希望雄獅能回來。

「東區客群的含金量很高,能住在巷弄的大哥、大姐真的實力驚人。」他說明,平日這裡有商務客、居民,假日有百貨人潮。2007年雄獅進駐忠孝復興,以24小時經營,曾是雄獅全台80多家門市中,業績第一名,每月業績約4000至4500萬元。

2019年看好旅遊發展,雄獅不惜斥資上億元,租下忠孝東路4段30號整棟大樓。就在裝潢完後,遇到了疫情,再撐2年,決定退出東區。

門市人多到要抽號碼牌 智能櫃解決問題

這次重返東區,18坪的店面投資近2千萬預算裝潢及行銷,這也是雄獅的第26間店。

黃信川指出,明年會開4間店,總計30間店,「但就不會再開店了」,因為民眾已經習慣在線上購買產品,新店型走向也與過往不同,結合數位化、智能化、無紙化,未來還會有證件掃瞄等服務。

他說明,疫情前雄獅在全台有80多間門市,疫情期間收了不少門市,「在疫後發展觀光,我們看到消費行為改變,如在線上作業加大,但還是有很多人想到門市,有人的面對面服務。」

「有很多門市有排隊人潮,還要拿號碼牌。」他解釋,其中一部分客人不需要服務,只是來辦護照、身份證或是行程表,但還是要抽號碼牌,非常不方便,於是,在忠孝門市率先做了24小時服務的智能櫃,不需要排隊,就能收取件。

26間門市 這4間最賺

雄獅旅遊直售處總經理張亞昭表示,目前雄獅在全台26間門市,其中9間門市年營逾5億,有4間門市逾6億,包括:中壢、新竹巨城、板橋、竹北。約20多坪的中壢門市是店王,年營收7億。

她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雄獅長期耕耘在地,附近有多企業及工廠,加上這間門市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而關門,疫後的報復性旅遊帶動了業績成長。

「第一是雄獅在那裡很久,有知名度,第二是這幾年來累積的商譽,有很好的印象。」她說明,台北的資源多,旅遊業的競爭大,相較之下,中南部的資源沒這麼多,而且傳統企業會想找最安全的旅行社。

「非常多企業流傳一句話,要旅遊,就找雄獅。」她強調:「旅客在旅遊時遇到特別的狀況,雄獅都會負責,不可能把客人丟包,萬一真的發生什麼事,第一時間保險公司還沒啟動,我們已經啟動了。」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忠孝門市都是營收冠軍,她認為未來這裡很有機會再重返第一。忠孝門市預計可為雄獅創造每年約5億元營收。

線上線下營收各半 精準開店

對於門市經營,2019年雄獅有高達83間門市,未來只會開30間。這是因為疫情前線下營收大於線上,疫情後線上交易提升,目前線上與線下門市營收比例各約50%。

黃信川補充說明:「現在開的門市都是經過盤整後最重要的店,而不再像過去是為了擴充而擴充;疫情讓雄獅反思,我們要更精準的開門市,而且資源有限,尤其現在找人很難。」

他引述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次大戰中的一句話:「不要浪費每一次的重大危機,這是你最好的翻轉機會;面對危機後的轉機,你準備好了嗎?」

張亞昭說明,目前雄獅在全台26間門市,營業額已經是過去80多間店的8成5,但是門市數只有不到4成。

雄獅歡慶「Lion Square」忠孝門市開幕,推出多樣優惠活動,國外團體旅遊最高折3000元、國內團體旅遊最高折1000元、票券滿1000元折100元,還有限定行程「加碼贈」,及指定條件「手沖咖啡買一送一」。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陳梅慧車禍事件簿/助力扣押詐團93億、正查88會館…高速衝撞無剎車肇事者背景曝光,竹檢啟動專案小組

陳梅慧車禍獨留幼女…她是誰?忙完家務就開筆電查線索:盡力幫創意私房每個受害者,努力追回被詐騙的錢

瓊瑤豪宅內離世,符合「凶宅」定義減價5-7折?曾被譽為全球少數頂尖風景之一,專家:兩用途更適合

每月定期定額1萬,退休能領3600萬!0052比0050更會漲,45歲開始也不晚...達人揭「2重點」:股市賺錢的關鍵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新版《財劃法》營業稅歸地方 財政調度工具恐癱瘓:年金撥補、產業紓困沒餘地

新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可能讓「營業稅率」這項重要的財政調度工具癱瘓。行政院後續的作為,將攸關中央政府未來開闢財源與扶持特定產業的彈性。

只存金融股 年領800萬股息!車床學徒翻身「黑手大戶」:儒鴻成本2元、賣在29元

2010年,邱永章登上《今周刊》報導,當時他被稱為「黑手大戶」,靠著長期持有中鋼、儒鴻、豐泰、佳格等個股,累積上億身家,每年穩定領息超過400萬元。

鋼鐵股變「慘業」 他批日是元兇、教會陸傾銷、產能過剩…謝金河:內捲全球化今年顯學

美日鋼鐵大戰意外插曲。 日本鋼鐵計劃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的併購案,在拜登卸任前正式遭到駁回,這個案子胎死腹中。這也讓人想到二戰期間,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能夠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迅速造艦,在中途島戰役逆轉勝的美國輝煌的「鋼鐵時代」。

日本流感疫情高峰 這13縣最嚴重!他看診31年沒中過 吃什麼保養?日醫分享秘訣

日本是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但當地近期流感疫情爆發,連4週都破百萬人感染就醫;不過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在臉書分享一則日本新聞,一名東京診所院長聲稱自己31年來幫流感病人看病卻從未得過流感,他大方分享保健的5大祕訣。

99.9%的人不適合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 專家:買孩20年終身壽險 不如買他身上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是國人喜愛購買的險種,但不少人因此進入理財誤區,認為透過儲蓄險存錢,效率比定存快,還能擁有保險保障;購買投資型保單,保險之餘還能理財。真是如此嗎?定方財務顧問總經理洪哲茗、副總邱茂恒認為,保險重點在於轉嫁風險,應與投資目的分開,購買保險確保收入中斷時生活無虞,並使用有效率投資方式累積財富,退休後達到財務獨立、保險愈買愈少的生活。

2025繼續跟著AI衝一波?精材、達發…「雙層濾網」篩好股 10檔名單出列!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 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