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原因 敘利亞反抗軍12天推倒阿塞德

冬衣準備好!今白天氣溫略升 周末冷空氣報到局部恐10度以下

教授花10年拍紀錄片 只為說個被遺忘的故事:「省下來都能買紐約豪宅」為何還要做?

▲李靖惠花10年拍《愛子歸來》。圖/彭蕙珍攝
▲李靖惠花10年拍《愛子歸來》。圖/彭蕙珍攝

【文.彭蕙珍】

「這是一個很重要、卻被遺忘的故事。」原本在大學教書的李靖惠,為了拍攝《愛子歸來》紀錄片,決定留職停薪,這2年則是離職,專注做好這件事,她強調:「人的時間很有限,我無法兼顧。」

2013年認識紀錄片主角—楊媽媽時,她已經80多歲,李靖惠感受到來自時間的壓力,「長輩題材要和時間賽跑,如果再晚半年我就拍不到了。」

花費10年才完成的《愛子歸來》,講的是一群90年代華人移民紐約,因誤入歧途被關在監獄。失去和家人聯繫的他們,遇到來自台灣的楊媽媽,雙方書信往返20年的故事。

去年在美國各大影展播映、造成轟動,得到許多大獎肯定。她強調:「我想要還原移民者最單純的夢想,他們懷著美國夢,卻夢碎的境遇。」

為了這個故事,10年來她投入億元,她自嘲道:「這些花費在紐約都可以買一間豪宅了。」

李靖惠在大學主修日文、副修英文,她很喜歡莎士比亞文學,曾夢想有一天要到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碩士。紐約沒去成,她卻在台南藝術大學念音像記錄研究所,專攻記錄片製作。

花4年拍外公外婆 催生《家在何方》

1996年,還在讀研究所時,她已經拿起攝影機,到安養院拍攝外婆和外公的故事,「我想講離開家人的不捨,以及家人面對照顧的情感。」

《家在何方》拍攝時,指導教授—台藝大電影系創系所長李道明告訴她,「妳的這部紀錄片很重要,因為這是第一部以第一人稱拍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的紀錄片。」

李靖惠笑道:「我是先峰。」

拍菲媽來台 《麵包情人》造成轟動

「我拍的前面6部紀錄片都在談『老有所終』。」她是在宣傳第6部「家國系列」紀錄片《麵包情人》時認識楊媽媽。

《麵包情人》描述一群來台逐夢的菲律賓移工(菲媽),到安養院照顧阿公、阿嬤的生命歷程。2013年在美國的電影節發表,造成極大的轟動。

楊媽媽那年已經80多歲,仍在電台擔任主持人,特地去認識李靖惠並採訪她,「我遇到她的時候,她穿黑色皮衣、銀白頭髮梳理得非常優雅,走在紐約街頭,我覺得這個人好時尚,又好有異國情調。」

▲楊媽媽時尚有型,成為李靖惠拍攝的主角。圖/李靖惠提供
▲楊媽媽時尚有型,成為李靖惠拍攝的主角。圖/李靖惠提供

赴紐約找題材 遇見偷渡客

「2013年在國際跑了很多電影節,好長時間都沒有休息,又在大學教書,我想要休息半年,思考下一階段要拍攝什麼題材。」

她一直很想去紐約念書,利用休息的半年,到紐約找可能性。因為《麵包情人》,很多華人看完心有同感,問她要不要拍華人偷渡客的故事,「他們告訴我,美國有50州,第51州是福州,因為在美國有100萬福州人。」

「我帶著攝影師去拍,聽他們講如何九死一生、偷渡來美國的經歷,兩人一邊聽一邊哭。」她感性道:「他們的故事帶給我很大的撞擊,尤其我對遷移很有感覺;我的紀錄片一直在談人離開家、想念家,又沒辦法回家,心的掙扎。」

後來,她決定透過楊媽媽的視角,看這群偷渡客。因為長達20年,她和近百位關在美國監獄的華人受刑人,寫了上萬封書信。

▲楊媽媽赴紐約生活,20年來和受刑人通信上萬封。圖/李靖惠提供
▲楊媽媽赴紐約生活,20年來和受刑人通信上萬封。圖/李靖惠提供

以楊媽媽為主角 意外挖出祖孫情

楊媽媽的人生也頗為傳奇。1949年、20多歲的她,為了男友,從中國來台結婚,自此與父母分離、再沒見面。其後,經歷身邊最愛的3個男人先後離世,堅強的她在60歲那年選擇依親、移民紐約,從零開始

「她的人生跨越太平洋,經歷了大風大浪,充滿了戲戲性。」

她和孫女Ellen在紐約相依為命,兩人之間有世代衝突。楊媽媽無法理解,孫女為何每天都在生氣、回到家都關上房門;孫女不想了解阿嬤,不知道她到底在做什麼。

▲楊媽媽和孫女Ellen在紐約相依為命,兩人之間有世代衝突。圖/李靖惠
▲楊媽媽和孫女Ellen在紐約相依為命,兩人之間有世代衝突。圖/李靖惠

不過,李靖惠在拍攝時並不知道楊媽媽有個孫女。她只是單純的想透過楊媽媽和獄友的書信,訴說偷渡到美國卻成為重刑犯的處境。祖孫情意外成為紀錄片中最感人的插曲。

不用說服用感動 赴監獄探訪上百次

這是拍攝紀錄片最大的困境。李靖惠說明:「拍紀錄片不能用說服,這樣會拍不好,要到最後他們自己很想要讓你拍他才可以。」

就像受刑人,本來不願意被拍,「他們寫信告訴我,他們的生命不值得我花時間去拍攝;他們蠻自卑的。」

「我不是一開始拿同意書給他們寫,而是等到他們欣然同意才寫,每個人少說花2年。」拍攝的10年來,她到美國監獄探訪他們上百次,長期關心的有5位。

▲10年來,李靖惠到美國監獄探訪上百次。圖/李靖惠提供
▲10年來,李靖惠到美國監獄探訪上百次。圖/李靖惠提供

楊媽媽也是。李靖惠說,直到拍攝第6年,楊媽媽才終於願意讓她進入家門,「那時她才能夠覺得很舒服,對我的拍攝沒有任何壓力;我可以在她家自由出入,能夠看到她家的生活。」

拍攝後期,李靖惠住進她家,才發現原來她有一個很酷的孫女,「看到Ellen,我好像進入外太空,有另一個火花;我跟她去拍重金屬樂團,進入美國青少年的世界。」

花費上億拍紀錄片 說被遺忘的故事

「一個人有多少10年?每部紀錄片拍攝的不只是對方的時間,也是我的時間。」

她說:「某方面我和楊媽媽很像,她很專注,每天到辦公室寫信給獄友,90歲不能到辦公室,就在家裡寫信。」

「我們對於一件很重要的事很執著,任何事情都不能夠撼動這件事。」因此,她傾10年心力完成拍攝,甚至不惜離職。

「跨國製作是很昂貴、燒錢的工作。」她細數:「紐約住宿一晚至少要200美金,一年至少住3個月,一天花1萬,換算成10年,一人10年吃住就花1千萬。」

「我在大學教書,是一位主管,過去所有的積蓄、家人投入的金錢,絕對是花上億資金去做。」

因為「這是一個不說不可的故事」,她願意窮盡心力去完成,「我想要為華人移民、被遺忘的故事發聲。」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買房給子女怎麼送最省稅?17歲少年買2千萬房產「錢全是爸媽給」:靠1神操作「贈與稅變0元」

11月地價稅開徵!收到繳稅單,別只傻傻繳錢...你一定要先確認1細節「少繳80%⭡稅金」

台大、清大、中山大學…2025亞洲大學排名,8校擠進前百大 中原、逢甲老牌私校也榜上有名

00919、00915、0056...配息逆勢漲!高息ETF誰最穩?11檔高息ETF總體檢:達人「4原則」挑賺錢股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延伸閱讀

「黑鳶守護者」沈錦豐離世 謝國樑感謝貢獻:化療仍拍老鷹

26部總統電影推薦:《白宮風暴》《選戰風雲》《作戰室》等揭示政治黑幕

香港電影浮沉錄/《白日青春》劉國瑞導演專訪:商業與藝術的拉鋸,終究會進入每一位新導演視野中

「愛子歸來」10年心血!喪夫失子化大愛:監獄孩子送暖

相關新聞

「連接器有賺 但要拿去養線材」宏致執意買技術、通路 花9年賣進雲端巨頭

從製造、研發、通路多方併購,宏致電子用9年時間,將高速連接線打造成未來營運成長主力,不僅從消費性產品跨足雲端伺服器市場,更成功卡位美國雲端網路服務業的一線客戶。

買零股或ETF都很好 達人點大忌:別三心二意!怎買才能贏「一招搞定」

根據統計,2004年集中市場股票價格超過100元的股票僅有11檔,在證交所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的前1年,也就是2019年年底,股價超過100元的股票為122檔。 但以2024年10月底數字來觀察,股價超過100元檔數已高達至250檔,超過1000元的股票更有12檔,隨著高價股數量不斷增長,投資門檻隨之提高。 在盤中零股交易與台股ETF商品盛行下,高價股不再高不可攀。以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來說,讓投資人能以1股至999股為單位,在盤中進行交易,不再受限於整張交易的千股門檻,降低了高價股對小資投資者的門檻。

盤中零股新制改5秒搓合上路 小心「10股變10張」變違約交割!常見3問題

證交所為了降低投資門檻,4年前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為了再促進盤中零股流動性,近期公布將原本1分鐘的搓合間隔時間縮短成5秒,並於周一(12/2)新制正式上路。永豐金證券提醒投資人,交易時務必要留意盤中常見3大問題。

從月存3000元、日省100元開始⋯「631理財法 先存再花」3年做到買房!

台灣在過去30年來,收入後20%民眾平均收入減少1萬元,最有錢20%民眾,平均資產從1300萬變成5100萬,貧富差距從16倍擴大到66倍。面對貧富差距、低薪、高房價壓力,奉行不買車、不買房、不生育、不消費的「躺平族」,成為年輕一代的代名詞。理財作家楊倩琳認為,年輕人不應躺平,從每月存下3000元開始,採用631理財法、先儲蓄再消費、透過正確理財規劃和投資策略,即使是小資族也能逐步累積財富,實現財務自由。

川普一上任就要對厝邊墨、加課25%關稅?吳嘉隆解析放狠話的言外之意

美國前總統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但在上任前,就已揚言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周五(11/29)指出,川普放話其實另有作用,其實川普等於在立威,讓自己的強硬立場取得可信度,再以此威望去和歐洲、亞洲盟友討論其他議題。

年底作帳行情起跑!達人不藏私口袋名單:9檔集團金雞股「多賺1筆年終獎金」

2024年即將結束,每到年底都是集團在股市作帳的高峰期。在眾多集團中,三家今年轉型成功、旗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的集團股,吸引市場關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