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央行理事會明登場…銀行高層曝「大型行庫3警訊」 喊話:房市別再打了

MLB/開轟自謙「有點微妙」 大谷翔平英雄訪問引爆歡呼聲

「橫豎研究所」暫時休戰金秀賢 為這事點名台灣

限貸令、減降令齊發 營建股倒地!丁彥鈞:5檔長線看旺「它連6年EPS逾10元」

攝影/陳睿緯
攝影/陳睿緯

【撰文‧丁彥鈞】

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營建股,近期在央行推動「限貸令」政策、預期影響房市銷售的情況下,表現欠佳。不過專家認為,房市長多格局未變,可趁此利空尋找長線發展仍佳的優質股。

最近受「銀行限貸令」與「央行減降令」的影響,許多購屋族表示,銀行貸款的錢下不來,無法交屋。而在台股市場,隨著相關消息釋出,營建股也瞬間倒地。究竟這回政府出手打壓炒房的政策,對營建股的利空效應該如何解讀?

先就外界所稱的「銀行限貸令」解釋,這是依據《銀行法》第七十二之二條的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之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之百分之30」。

不過,銀行通常不會等到這個比率達30%才停辦貸款業務,實務上,大多以28%作為風險控管的警戒指標。

關於上述比率,金管會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已有13家國銀超過27%;但若以反面解讀,台灣目前的39家國銀中,多數銀行應仍有額度可提供申請貸款。而這項規定是針對商業銀行,包括土地銀行、農漁會、信用合作社或是壽險公司,都不受該條法規的限制。

此外,若商業銀行持續吸收存款,或發行金融債券,不動產放款的金額就可以持續上升。

事實上,2023年由於出口衰退,銀行擔心吸收太多存款、貸放不易,恐導致爛頭寸過多的情況下,相對缺少吸收存款誘因。但2024年景氣已回溫,目前景氣燈號轉為紅燈,應能提升銀行吸收存款的企圖。

限貸令衝擊中古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預售屋在完工交屋前不需要申請房貸,而大型建商預售屋在完工交屋時,通常也有配合的銀行承作房貸,因此《銀行法》的「限貸令」,對中古屋所造成的影響應會比預售屋更加明顯,業界也預期,接下來房市銷售重心不排除會從中古屋轉往預售屋。

至於所謂「不動產減降令」,則是中央銀行在8月中旬起陸續邀請34家國銀與信用合作社總經理座談,並請其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根據央行的說法,「本行係以道德勸說方式,請銀行依據自身經營情況,研提未來一年自主管理之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而各行提報改善方案的時間,訂在九月六日。

業界解讀,央行直接祭出的「不動產減降令」,等於直白要求銀行必須設法減少對不動產的放款。而對銀行業者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價制量」,提高不動產的放款利率,此舉確實將導致不動產的需求減少,預估之後銀行不動產放款的利率會高於其他產業,房貸利率會與央行的重貼現率脫鉤,由市場供需決定合理的利率。

整體來說,政府近期措施的確可能會造成房市買盤降溫,但降溫強度仍有進一步觀察的空間。再者,如果以實質面而論,支撐國內房地產的長期正面因素也並未改變。如在台商回流設廠、經濟持續成長下,廠辦需求持續增加,進而帶動周邊房市需求。

就業機會為房價一大支撐

事實上,近年房價漲幅較高的地區,如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都有科學園區加持,足見近年房價的漲勢,仍有就業機會帶動的基本面成分做支撐。

在此之下,近日營建股受到政策利空壓抑,或許反倒提供投資人檢視基本面,找出被錯殺或被低估標的進行長線布局的時機。

舉例來說,廠辦三雄之一的長虹(5534)持續受惠於台商回流設廠,業績有望成長,據推估,若該公司推案全部完銷,未來6年的EPS有機會年年超過10元。

至於達麗(6177)受惠南部房價上漲,且二四年股東會中通過決議,將「每年至少配股6成,其中至少60%為現金股利」寫入公司章程,未來股利可期,也可留意。

此外,2022年獲得寶佳集團入主的瑞築(6198),在台南與苗栗購地推案,目前股價淨值比相對於集團其他企業明顯偏低。

富旺(6219)則是過去受困於投資虧損,2022年本業虧1億、業外虧損高達近10億元,但2023年第三季進行減資再增資後,目前已回歸本業經營,由於手中案量眾多,預估未來每年獲利應可相對穩定,股利配發空間頗可樂觀預期。

總之,雖然「銀行限貸令」與「央行減降令」會對不動產市場造成負面影響,但在國內大環境仍有利的情況下,基本面良好的建設公司,獲利仍有機會逆勢成長。

(本文作者為證券分析師,現任職啟發投顧)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45期)

延伸閱讀》

北一女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才女,卻是全班最早離世...台大醫師:不到50歲就猝逝、學霸同學給我的人生啟示

急診醫胖到「心肌梗塞」發病危通知!他住加護病房7天醒悟:戒「1種食物」成功甩肉20公斤

友達確定不會參加COP29!全球塑膠公約年底將出爐,喊出2030塑膠中和,一年後的KPI如何?

延伸閱讀

鄭文燦臥室搜出678萬現金 去年財產申報存款逾3千萬

沒存款不怕?欠稅及罰鍰23萬 漁船被查封立馬繳清

國銀存放利差 連三季縮水

裕慶 上半年EPS 6.81元

相關新聞

擁「麥味登」金雞母…揚秦獲利新高!桃園開首間智能店 用AI提升效率

揚秦(2755)周四(3/13)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麗玲公布,揚秦2024年營收、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合併營收達25.34億元,年增17.44%,全年稅後淨利1.76億元,年增32.94%,每股純益5.84元,營收、獲利同步改寫新高紀錄。 揚秦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5元股利,包含現金股利3元、股票股利2元,總配發率達86%。 林麗玲表示,揚秦將首次代理海外品牌,於第3季引進馬來西亞80年歷史的知名餐飲品牌「檳城煎蕊」,首間店將設於高人流的百貨商圈,這也是揚秦旗下第5個美食品牌。

出身基層空服員、機師!華航新董座高星潢40年資歷完整 如何布局拚續高峰?

華航前董事長謝世謙1月猝逝後,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職務,行政院核定董座由高星潢真除,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華航總經理,華航召開董事會通過。

黨內孤鳥石破茂 四度問鼎首相失敗為何這次成功突圍?「兩大原因」讓他意外出線

從政三十八年來,石破茂素以敢言聞名,尤其在安全保障和外交政策有獨到見解,卻始終缺人和。在自民黨聲望跌落谷底之際,這位非主流政治家,能否做出一番新氣象?

「全支付」拿下日再攻韓!190萬據點都能刷、免手續費再給限時3成回饋…林敏雄的盤算曝

作為電子支付後進者,上線短短二年多的全支付,又在今年初進軍韓國跨境支付市場,它要如何一步步串聯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培養台灣消費者黏著度?

「最討厭輸掉比賽」66歲陳立武再扛重任…擅聆聽的他 要如何打贏英特爾改革?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被認為謙和圓融、善於傾聽,過去也曾帶領益華電腦走出困境;但橫在他眼前的,是個製造部門嚴重虧損、產品部門腳步落後的極限困局,他能如何扭轉局勢?

天災囤貨潮夾擊 咖啡豆年漲1倍!平價連鎖店叫苦連天 2超商為何老神在在?

近一年國際咖啡期貨價格飆漲,台灣星巴克2月已率先漲價,平價連鎖業者卻在咬牙苦撐。一旦業者撐不住,未來平價咖啡的選項可能愈來愈少,經營獨立咖啡店的難度也將變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