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排便不到「這次數」失智風險高1.8倍 便祕不只是腸道問題!醫:死亡從大腸開始

【撰文.林依榕】
你有便祕困擾嗎?這不只是腸道不順問題,也攸關罹患失智風險高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引用諾貝爾獎得主梅契尼可夫(Élie Metchnikoff)一段話「人類的死亡從大腸開始」,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因為每天排便次數、糞便軟硬,皆會影響免疫反應、神經傳導以及認知能力。
陳威佑在臉書粉專上說明,很多人都直覺地認為,排便不順只是一個腸道問題,但其實糞便是身體毒素75%排出的方式,排便不順還可能會影響到你身體的正常功能。他表示,其實根據日本最新的研究論文排便次數,跟未來失智的風險有直接相關性!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針對40萬人進行研究,發現與每天排便的人相比,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的男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約高1.8倍、女性高1.3倍;數據顯示,排便次數越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越大。
再進一步分析糞便狀態,發現大便堅硬的人罹患失智的風險也較高,相比大便正常者,男性高出約2.2倍,女性高出約1.8倍。
癌症中心負責人澤田指出,這是因為「過硬的糞便」或是「減少排便次數」,大多是因為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所導致,過長的糞便滯留時間,相對的會讓壞菌有更多的滋生,這也會導致全身發炎惡化和自由基增加等問題。
有毒物質累積傳到大腦 神經元受損「阿茲海默症提前找上門」
陳威佑進一步解釋,除了日本癌症中心的研究外,阿茲海默症協會2024年也發表研究,指出便秘與認知老化和衰退有關,長期便秘者的認知能力會惡化。
研究人員追蹤研究超過11000人,發現與每天排便一次的人相比,便秘者的認知能力明顯較差,相當於認知年齡多了3年、認知衰退幾率增加73%,且能夠產生丁酸的有丁酸球菌會減少。
丁酸能影響神經傳遞物質的合成和釋放,這對於認知功能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丁酸球菌減少可能會增加腸道通透性,使得某些有毒的代謝物質被運輸到大腦,進而增加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積聚。
這些異常蛋白質的積聚可能損害神經元,影響神經元之間的正常通信,進而影響大腦的功能,造成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提前找上門。便秘會造成腸胃好菌減少,因而影響免疫反應與神經傳導,再影響到認知能力。
陳威佑強調,每天一個小小的例行公事,就能對大腦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你有便秘困擾,請多吃蔬菜多運動,但若是因為痔瘡問題所導致的排便不順或是便秘,就建議要及早治療,還給自己一個健康愉悅的人生!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便宜房租讓我擺脫高壓窮忙的打工生活!北漂上班族搬離市區選擇窩居:脫離焦慮環境不需要他人理解
「她畢竟是我媽,你就不能懂事點忍忍?」婚姻裡的巨嬰們不懂的事:和伴侶新建立的那個家,才是你家
沒抽中兆豐金(2886),我就自掏腰包買!艾蜜莉揭兆豐金預估股利2數字:我不會用樂觀預期來加碼資金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