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牽動高雄市長初選 趙天麟公開宣布支持邱議瑩

立委陳瑩罷免案遭告發偽造連署 北檢約談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發會黨工

美元走弱 台幣升破29.5關卡 最高29.38升幅冠亞幣

基隆垃圾飛灰運去高雄埋 成本增3億!謝國樑為何選可寧衛、不續約三重陳家幫?

攝影/劉咸昌
攝影/劉咸昌

【撰文‧梁任瑋、林良昇】

基隆在地飛灰掩埋場永盛儘管擁有低價優勢,基隆市府卻未予續約,反以一倍高價讓位於高雄的可寧衛得標,爭議聲中,業者與市府究竟怎麼說?

近年鮮少出現在鏡頭前的87歲三重陳家幫第一代大老、幸福水泥董事長陳兩傳,為何一現身,就把炮火對準基隆市政府?

雙方的導火線,來自2023年度基隆市委託辦理天外天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飛灰穩定化物處理計畫案。

過去15年,基隆市的底渣與飛灰都是以BOO方式,委託陳兩傳旗下、基隆在地的原廢棄物處理場永盛開發在當地處理。每公噸僅向基隆市政府收取1400元,其中有200元還得繳回作為地方回饋金;為期15年的BOO契約在去年7月16日期滿,到期前,永盛擬與基隆市政府續約,開的價碼是低於市場行情的12000元。

但基隆市府一方面並未與永盛續約,另方面以公開招標方式另覓飛灰處理業者,於2023年5月第一次開標,兩個月內4度流標;8月8日,決標公告結果,由全台廢棄物處理龍頭、位於高雄的「南霸天」可寧衛旗下子公司吉衛,以每公噸2萬5千元的處理費用得標。

市府高價決標

每年增加3億元處理費

以數據看,此結果將導致基隆市府每年要額外付出超過3億元,且因可寧衛掩埋場位於高雄岡山,得標後須將飛灰從台灣頭運到台灣尾,運費須由基隆市政府自行負擔,也不會再有回饋金,並恐導致今年起基隆市區垃圾處理費用增加。

再者,由於基隆市府在BOO契約到期後,也否決了永盛乙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申請,也被認為導致未來全台灣能處理飛灰掩埋的廠商僅剩可寧衛一家,形成壟斷市場局面。

民進黨籍基隆市議員鄭文婷就對此指出,可寧衛旗下的8座掩埋場日漸飽和,掩埋場容積逐漸減少,未來費用勢必上漲;高昂處理費不說,光運送費就很可觀。她在質詢時痛批:「這根本就是圖利特定廠商!」並在去年8月底,協同洪森永、施偉政和吳驊珈等議員,到地檢署控告市長謝國樑圖利罪。

時任國民黨基隆市議員、今年甫當選立委的林沛祥則不認同民進黨民代說法,反問「難道要為了便宜行事,將飛灰留在基隆?」不同的服務自然有不同的成本,不能將飛灰留在基隆造成汙染,跟送出基隆作為比較。

以上種種讓陳兩傳跳上火線說明,而讓部分議員高度質疑的爭議,得先從顯而易見的價格差異談起。

基隆市環保局坦言,與往年相較,目前飛灰處理費用成本1年確實增加3億元支出,但也強調,從今年開始將進入飛灰水洗階段,屆時基隆市飛灰處理費用成本將可大幅降低至1億元。然而,基隆市府捨低價就高價的理由究竟為何?

在這部分,基隆市環保局是以「環保」作為反駁重點,強調「目前取得標案處理天外天焚化產出物的處理廠或掩埋場並未在基隆市,故環境負擔成本不同。」簡言之,新約因把廢棄物移出基隆處理,因此降低了基隆市的「環境成本」,也得相應增加處理成本。至於環境成本如何估量,基隆市府並未說明,但若與各縣市政府飛灰穩定化物決標金額比較,每噸2.5萬元的處理費用未脫市場行情。

另一爭議,在於為何不讓永盛續約或投標?謝國樑與環保局局長馬仲豪在接受市議會質詢時表示,永盛因為沒有召開「績效委員會」、不符合促參優先續約資格。

原來,基隆市府把不與永盛續約的其中最重要因素,定調為不符《促參法》規定。重大公共建設案需有績效評定機制,而基市府過去未依契約成立營運績效評估委員會,故不符《促參法》辦理優先訂約的規定。市府也曾行文財政部確認此情況下永盛確實難以適用優先訂約等規定。

市府並主張,永盛的乙級廢棄物處理執照資格是源自BOO案,BOO案終止後就無執照,自然無法投標。

市府片面打槍續約權

遭疑玩「文字遊戲」

但民進黨基隆市議員施偉政卻指出,績效委員會是由市府而非廠商召開,過去市府雖未成立績效評估委員會,但有成立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相關考核。況且,依照BOO契約條文,基隆市政府乃是「得」成立營運績效評估委員會,也就是基隆市府得自行選擇成立或不成立營運績效評估委員會,故縱使未成立營運績效評估委員會,也不應以此作為拒絕永盛議約或續約之權利理由。

若因沒有成立績效評估委員會致無法續約,此說法顯然違背契約內容及法令,又是否代表市府有行政責任?基隆市環保局說得保守,指出前市府雖無設立營運績效委員會,但後期有定期由學者專家顧問評估永盛績效,故未召開營運績效評估委員評估績效,是否涉及行政責任尚待釐清。

另一個讓陳兩傳無法接受的點是,基隆市府否決永盛的廢棄物處理執照申請,並要求其封閉掩埋場改建為復育公園。

環境部判永盛勝訴

11萬公噸掩埋場被迫封場

他回憶,2003年基隆市面臨嚴重垃圾危機,環保局提出BOO計畫,但因為飛灰處理非常困難,只能穩定後掩埋,沒有人願意拿自家土地來承接。時任基隆市長許財利找上陳兩傳求救,一再拜託下,陳兩傳才把自家位於七堵、原本打算蓋別墅的土地拿出來,成立永盛掩埋場。

「地是我出的,人是我請的,設備是我買的,明明沒有任何違規事項,運作一切正常,還有11萬公噸掩埋容量,我們去環境部訴願也判勝訴,卻逼我封場,這不是比黑社會還黑?」他這樣痛訴。

對此,基隆市環保局的說法是,永盛是因BOO案才變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契約期滿後就應變更回山坡地保育地,後續土地規畫將依規定辦理封場復育計畫,至於永盛的乙級廢棄物處理執照資格,基隆市政府表示:「目前該場的興辦事業計畫已於2023年9月18日廢止,故永盛公司辦理申請乙級處理許可,必須先經興辦事業審查通過,完成非都市土地之使用地的變更編定⋯⋯,再備齊相關資料進行審查,通過相關審查程序,依規就是核發相關許可執照。」

但環境部回覆永盛與基隆市政府的函文中指出,永盛已實際營運15年,不管BOO契約是否已經到期,永盛都可以用「既有廢棄物處理設施」的身分提報試運轉計畫以申請,基隆市政府不得以BOO契約到期為由拒絕。

政府公開資訊查詢結果顯示,因為基隆市政府拒絕讓永盛公司申請乙級廢棄物處理執照及試運轉程序,當前的結果,就是全台唯一能處理各縣市政府飛灰固化物掩埋的民間業者僅剩可寧衛一家。

攤開歷年全台民間飛灰掩埋標案均價,從2008年每公噸2725元,2019年時已飆到16679元,漲幅逾5倍,而這11年間全台46個政府標案,9成是由可寧衛與吉衛拿下。永盛直到2020年才首次拿到外縣市(高雄、桃園)標案。該年也是全台飛灰處理標案均價有史以來不漲反跌,從前1年的16679元跌到15331元,從數據看,顯示「競爭者」的存在或有平衡市場價格之效。

一場讓商界大老跳腳喊話的垃圾大戰,牽扯到圖利官司,更牽動各縣市政府未來處理垃圾的預算漲幅。雙方的法律攻防,恐怕還有得打。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15期)

延伸閱讀》

津貼、年金給付變多了!政府設抗通膨機制,一表看8筆錢多領多少「這項最高拿1.8萬元」

母親一過世,兄弟姊妹爭搶我買的房產!1故事啟示:東西登記自己名下,感情才永存

台灣新創做AI回收太陽能板,拆解出鋁、玻璃、矽、氟?獲CES創新獎

延伸閱讀

東岸商場今移交恐爆衝突 NET態度硬...謝國樑:依法處理

基隆國門廣場擬蓋摩天輪 直徑40至60公尺

謝國樑要在基隆建摩天輪打造觀光新亮點 藍綠看法兩極

基隆市區樞紐仁愛橋改建完工通車 林右昌、謝國樑剪綵

相關新聞

擁「麥味登」金雞母…揚秦獲利新高!桃園開首間智能店 用AI提升效率

揚秦(2755)周四(3/13)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麗玲公布,揚秦2024年營收、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合併營收達25.34億元,年增17.44%,全年稅後淨利1.76億元,年增32.94%,每股純益5.84元,營收、獲利同步改寫新高紀錄。 揚秦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5元股利,包含現金股利3元、股票股利2元,總配發率達86%。 林麗玲表示,揚秦將首次代理海外品牌,於第3季引進馬來西亞80年歷史的知名餐飲品牌「檳城煎蕊」,首間店將設於高人流的百貨商圈,這也是揚秦旗下第5個美食品牌。

出身基層空服員、機師!華航新董座高星潢40年資歷完整 如何布局拚續高峰?

華航前董事長謝世謙1月猝逝後,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職務,行政院核定董座由高星潢真除,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華航總經理,華航召開董事會通過。

黨內孤鳥石破茂 四度問鼎首相失敗為何這次成功突圍?「兩大原因」讓他意外出線

從政三十八年來,石破茂素以敢言聞名,尤其在安全保障和外交政策有獨到見解,卻始終缺人和。在自民黨聲望跌落谷底之際,這位非主流政治家,能否做出一番新氣象?

大學個申放榜錄取理工科 未來穩高薪?教授示警「這工作」消失中:外包到海外或AI取代

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個申二階)日前放榜,由於AI熱潮影響的緣故,醫學系報名人數略微下降,反觀資訊等AI相關學群的名額使用率為各學群之中最高,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等頂大的電機系都滿招,資訊、資工系也都很熱門。

大陸咖啡市場內捲「1杯美式最低7元」!謝金河讚羅智先當年1操作:高明的交易

中國星巴克要賣了!

2400~5000元租金補貼可能沒了?租屋族日子難過:房東漲租、租金回不去…政院回應了

因應《財劃法》修正,內政部日前函文通知各縣市政府,明年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要求各地方政府自籌比例不等經費,引發各縣市政府不滿。不少租屋族也擔憂,若政府不提供租屋補助,日子會過得更辛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