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拒開巴氏量表被毆...為何修法嚴罰效果不彰?台大雲林分院這樣做

圖/取自南投縣政府網站
圖/取自南投縣政府網站

【撰文‧陳彥宇】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妨礙醫療業務執行的通報案例,累積達1548件,平均每年309件,幾乎每天都有一件醫療暴力案發生,除了修法加嚴罰則,事前預防能怎麼做?

5月8日,台北市三軍總醫院的病房長廊,被陣陣咆嘯聲劃破寧靜。「我被打了,你已經違反《醫療法》,我要提告!」穿著白袍的醫師彎腰撿起被打落的眼鏡,憤怒地警告對方。另一端,身材壯碩的動手男子邊激動回嗆,邊甩開周遭多位護理師的攔阻,再度衝向醫師揮拳。

立委主張重罰加害者

但遏止效果有限

這起駭人的醫療暴力案,起因於一名病患家屬要求院方為母親開立巴氏量表,因不符標準遭拒,就憤而出手毆打醫師。短短一分多鐘內,醫師至少三度中拳,造成頭部與顏面多處受傷,影片曝光後,引起社會關注。

為遏止層出不窮的醫療暴力事件,立法院國民黨團在事發後3天,火速提出《醫療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研擬將妨礙醫療業務執行者的罰鍰,由現行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提高到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刑罰部分,由現行3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

立委盼藉由提高罰則,增加嚇阻效果,出發點立意良善。不過,這種「亂世用重典」的修法思惟,實際上對於減少醫療暴力事件發生,成效可能相當有限。

攤開過去修法紀錄,立法院曾經兩度修正《醫療法》第二十四條及第一○六條條文,逐次加重涉醫療暴力刑度。2014年修法時,明定醫療暴力行為須負刑事責任;2017年則再調高刑度,取消原有的「拘役」處罰,讓涉犯醫療暴力者,至少處以兩個月以上有期徒刑,罰則高於《刑法》規範。

然而效果如何,數字會說話。據衛福部統計,2015年醫療暴力通報件數為214件,2016年為290件,2017年為411件,平均每年發生305件。

對照2017年《醫療法》修法後,2018年到2022年間,醫療暴力通報件數仍介於兩百到四百件之間,每年平均309件,顯然並未因刑責加重產生遏阻作用,讓案量顯著減少。

不只如此,儘管妨害醫療人員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不過據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代表、衛福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信儒,逐筆統計司法院判決資料,在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間的醫療暴力案判決,刑期中位數為兩個月,平均判2.58個月。

換言之,一般醫療暴力案件,法院量刑幾乎從「樓地板」,也就是最低刑度起跳。國民黨立委想修法再提高醫療暴力刑度的「天花板」,不論從嚇阻醫療暴力,或事後重罰的角度來看,結果可能都不如預期。

現行法規規範不足

無法涵蓋非醫療機構

比起提高刑度,護理人員出身的民進黨立委陳靜敏認為,現行法規對醫療暴力發生的場域,規範明顯不足,是更迫切待解的問題。

目前《醫療法》僅限發生在醫療機構,對執行醫療業務的相關人員施暴,才會劃分在醫療暴力範疇,實務上若是提供醫療照護行為的護理之家與長照機構等場域,發生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等事件,因不符法規對醫療機構的定義,很可能不被認定為醫療暴力,不能以《醫療法》處理。

據陳靜敏掌握,近兩年就曾發生過,某護理之家向地方衛生局通報醫療暴力事件,卻被打回票,不予受理通報,讓受到暴力威脅的當事人十分心寒。為此,她將針對這部分推動修法,期盼讓醫療職場的工作安全更有保障。

事發後的究責機制固然重要,不過第一線醫事人員普遍認為,遏止醫療暴力的重點在於事前預防,而非事後處罰。

「亂世不一定只能用重典,防範醫療暴力的概念,其實跟醫學很像,都是『預防勝於治療』。」陳信儒直言,既然「嚴刑峻法」效果有限,或許不該執著於修法提高刑度,應聚焦如何防患未然,畢竟《醫療法》也明文規定,醫療機構應確保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的安全。

親眼見過許多急診暴力案件的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分析,醫療暴力不是一觸即發,多數是衝突逐漸升高的過程,由於醫師與病患或病患家屬,對醫療處置的認知不同,導致最初先是出現言語衝突,第二階段則是怒目相向、作勢攻擊,一旦繼續摩擦、衝突升高,就會釀成第三階段的暴力衝突。

「如果在前兩階段能適度溝通,就能有效降低暴力衝突的發生。」李建璋7、8年前擔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主任時,在時任院長王崇禮支持下,建立了全院「白色小組」機制。這個小組由行政總值、值班護理長和保全組成,負責緩解緊張的醫病關係,避免演變成暴力事件。

通報白色小組介入協調

預警機制能降溫衝突

對比多數醫院等到暴力衝突發生時,緊急呼叫保全阻止,白色小組較偏向預警機制。只要醫師、護理人員察覺病患或病患家屬有異,在言語及肢體上愈來愈有「火藥味」,即能立刻透過電腦系統或撥打專線通報,醫院會馬上廣播專用術語「白色一號」,接著兩至三分鐘內,白色小組就會趕赴現場介入協調,安撫情緒激動的病患或家屬,將他們帶到其他空間「降火」。

李建璋回憶,導入第三人協調機制之後,運作效果良好,當時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每年平均有十餘件醫療暴力事件,實施後,隔年降為零件。

除了透過白色小組「調停」,院內軟硬體設計,也隱含小巧思。王崇禮說,院內各診間都設置兩道門,若發生緊急狀況,醫療人員不會只有單一出入口能迴避;白色小組也設有「白色專員」,會專案追蹤、回覆病患和家屬疑問。

針對較易發生衝突的急診部、精神病房等「熱區」,院方也特別安排醫療人員接觸心理學及溝通課程。這一連串措施,讓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醫療暴力案,每年都控制在個位數。

「白色小組機制並沒有花費額外經費,或是額外增加人員來執行。」王崇禮認為,要防範醫療暴力,整合院內團隊資源,建立出一套系統性的制度,會比單一部門各自因應來得更有效率。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則分享,美國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同樣認為透過《刑法》遏阻效果有限,最好方式是搭配院方的行政管理,針對潛在風險事先預防,「這部分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做得很好、很全面,但可惜的是,國內大部分醫療機構仍然缺乏建置暴力預防的決心。」

她進一步補充,去年7月底,勞動部曾頒布《醫療機構職場不法侵害預防指引》,作為行政指導,提供醫療機構業者與雇主,預防醫療職場遭受不法侵害的基本原則與建議作法,像是建置相關工作小組與委員會、建立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機制等,她呼籲各醫院應該視各自規模與人力配置,著手規畫與執行。

三總毆醫案再度喚起各界對醫療暴力的關注,如何讓救人的醫事人員,能擁有安全的執業環境,除了修法加嚴罰則來遏止暴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所採行的預防作法,也值得借鏡參考。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81期)

延伸閱讀》

北投知名牛肉麵爆「抹布水煮麵」,老闆稱員工個人疏失:「石牌店即起暫時歇業」,道歉全文曝光

退休後打包行李,到台東開餐廳!老闆一天只賣「20組快樂的客人」不為錢、只為自己

日本推出半杯水都裝不下的超迷你保溫瓶,為何卻超級熱賣?背後有這些考量....

延伸閱讀

范雲控台大醫院18年前姑息性騷養大惡狼 院方回應了

未取得資格執行護理人員業務 立院三讀最高可處3年徒刑

這個病毒回來了 台大醫院院長示警:今年疫情可能會很厲害

薛瑞元視訊談WHA 台灣做法更超越

相關新聞

陸黴漿菌來勢洶洶怎麼辦?台人抗藥性達6成 醫師:不要濫用抗生素

中國近期爆發黴漿菌肺炎疫情,台灣嚴陣以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擔憂,台灣明年春節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

股神戰友蒙格過世 巴菲特:沒有他就沒今天的波克夏!曾給年輕人建議:致富,成功1次就夠了

2023/11/29編按: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於美東時間週二(11/28)清晨於加州洛杉磯醫院安詳過世,享耆壽99歲,他原本將在明年1/1慶祝100歲生日。 「股神」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他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優異的投資績效聞名於世,但股神背後其實有位合作逾50年的副手,那便是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巴菲特曾盛讚蒙格大大改變他的投資思維,甚至打趣比喻,蒙格讓他的投資思維從猩猩進化成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波克夏可能便沒有今日耀眼的成績。

操盤史曝光!20幾歲買2、3間房…趙少康教戰怎麼賺一桶金搶年輕票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日前稱侯趙配的年輕人支持度還是太低,因此喊話接受5個學校邀請,要與年輕人面對面,任何問題都不迴避、互相溝通一下。 趙少康週四(11/29)到新北板橋查看立委參選人葉元之競選看板時,對於此事改口,趙少康說有人提醒他,因為登記後身分不一樣,「進校園好像會有爭議,我也煩惱這件事」。 至於如何替國民黨營爭取年輕人選票?趙少康上節目專訪時表示自己20幾歲時就買了2、3間公寓,若有機會與年輕人對談,可以教大家如何理財創業、賺進第一桶金。

第三類半導體漸成主流!為何讓台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商 有機會變全球A咖?

台灣是全球公認的半導體製造重鎮,但為何台灣似乎叫不出一家名震國際,大家不能不來下單的半導體設備商或材料商? 以設備商為例,市場上叫得出名號的A咖大多是歐美日品牌,例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柯林研發(Lam Research)、艾司摩爾(ASML)或東京威力科創(TEL)。 但在部分國內半導體業界人士眼中,歐美日大廠獨霸現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局面,可能隨著第三類半導體(或稱化合物半導體)需求激增而有所改變。 因為,與當前的矽基半導體相比,碳化矽(SiC)、砷化镓(GaAs)或氮化镓(GaN)等第三類半導體儘管市場規模相對不大,近幾年卻快速成長,前景極佳,成長空間非常大。 而且,第三類半導體的設備主流尚未「定於一尊」,給了台廠迎頭趕上、甚至與國際A咖平起平坐的機會。 或許在10~20年後,專攻第三類半導體的本土設備商或材料商,可望成為台灣半導體霸業在矽基半導體之外的第二隻腳。

台泥砸266億搶低碳水泥市場 張安平為何在最低迷的時刻做出重大投資?

台泥(1101)昨(11/27)日深夜召開記者會發布重訊,宣布斥資266億元投資土耳其、葡萄牙水泥廠並擴大持股,其中葡萄牙Cimpor水泥合資子公司持股從40%增加為100%,預計2024年第一季結束前完成交易。 消息一出也帶動台泥股價,周二(11/28)早開盤從前一日33.95元上衝到最高35.50,一度攻上半年線,隨後來回震盪,截至上午10:50每股來到34.95元。 台泥堅持轉型之路,今年4月股價一度最高來到58.7元後,卻又無情再下殺一波,10/24盤中見低點31.35元,讓不少持有台泥的股民心情不美麗,不過低點若有加碼,至周二盤中高點35.5元也已反彈超過13%。

日本「鋼鐵香蕉」全球熱銷!民眾困惑怎麼用 答案揭曉:就是那麼單純

日本廣島縣最近一款「鋼鐵香蕉」在全球市佔率第一名,每根香蕉大小、造型都不盡相同,獨特富有創意外觀吸引許多人關注。這根鋼鐵製的香蕉,到底拿來做什麼用,你猜到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