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股神鐵了心認賠殺出? 巴菲特再出脫「這檔股票」 持續調降持股比重

快移車!中颱小犬逼近 北市水門下午5點只出不進晚間9點拖吊

捲「Linbay好油」版主自導自演恐嚇案 黃國昌現身說話了

黃仁勳揭AI新時代 台股「重振雄風」有望!老謝:甩開港股指日可待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左)為AI揭開新時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左)為AI揭開新時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撰文・謝金河】

過去30年,香港背靠中國,成為海外資金進入中國的中繼站,香港也因為低稅,資金進出方便的特優條件成為東方之珠。到了反送中,港版國安法,黎智英遭到拘捕後,香港的角色逐漸蛻變,未來這個東方之珠會變成什麼?這可能是這個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過去香港恆生指數不斷奔馳,在2018年2月2日這一天,恆生指數跑到33484.08,台灣的加權指數在11126.23,雙方差距22357.85,這是台股和港股最遠的距離。

5月下旬黃仁勳台灣行,為AI揭開新時代,Nvidia大漲,拉動費城半導體及台積電,台股也沾光,指數也跑到16752.2,台股在5月大漲999.78,漲幅6.42%,是除了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15.3%外,和日本日經指數表現最亮眼的市場。日經指數5月大漲2031.34,漲幅7.04%,這是日股十分罕見的漲勢。

但同樣5月,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660.3,跌幅8.35%,全球最慘,滬深300指數也跌230.55,跌幅5.72%,深,滬,港股市成為全球最弱勢的市場。這個時候,港股和台股的差距最近。6月1日台股收在16512.23,港股收盤18216.91,雙方差距只剩下1704.26,這是最小的距離。2日港股大幅回升733.03,台股也上漲194.26,雙方差距2244.03。

過去兩年,在香港上市大型中企股,尤其是科技股,從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美團,京東,快手,嗶哩嗶哩都表現積弱不振,台股如果搭上AI的順風車,半導體產業再現雄風,台灣的加權指數超越香港恆生指數應指日可待!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腫瘤外科醫師投資破產,背債千萬自縊彌留之際開悟…他重押基亞、浩鼎大賺生技財,提早財務自由

勞保晚領比較划算?專家3情境算給你看「這樣做86萬沒了」…我該幾歲領?最好考量3件事

悼六四!台大研究生遭港警以「具煽動意圖」逮捕,協會聲援…校方證實了:盼各界給予協助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比00878還會漲!00915、0056、00918…11檔高股息ETF誰最有潛力?賺4成要先下車?

今年至今最幸福的一群投資人中,有許多應該是高股息ETF的持有人,原來買進想穩穩領股息,卻意外成為飆股。

台灣每4人就有1人投資ETF!外商投信搶食大餅 臺指公司是背後重要推手

ETF成為台灣投資人新寵,自2018年ETF資產規模正式超越共同基金後,仍持續水漲船高。如今台灣ETF資產規模已來到3.2兆元、受益人破550萬人,也就是平均每4人就有1人投資ETF。

靠「一線投資法」投資台股 他回測36年都賺錢:第四季分批進場、隔年1月立馬出場

進行個股基本面分析時,相信投資人都曾遇過「獲利表現亮眼,但股價不漲反跌」窘境。全職交易人梁展嘉解釋,無論是營收、財報數據都有滯後性,若只仰賴公開資訊做買賣依據,很容易會錯過買進時機。梁展嘉透過多年台股投資經驗,自創一套「一線投資法」並於每年第四季執行,他強調:「這套方法回測36年都是正報酬!」

租客媽媽最愛「女宿」! 包租代管業者:男女混住滿意度最高

買房交屋後,設計與裝潢是首購族重要功課之一,擁有多間出租房與自住房裝潢經驗的《一方生活共生宅》創辦人洪怡芳(Ruby)強調,即使很多人一開始會著重在房屋的風格上,但自住房裝潢重點應放在格局與動線。

為何中鋼面臨史上最大挑戰?謝金河指1關鍵「很吃力」:中國超大產能才是殺戮源頭

中鋼翁朝棟董事長的震撼教育 中鋼公司董事長翁朝棟公開發表「給員工的一封信」,指出今年營運面臨史上最大的挑戰!這封公開信引發熱議,有人罵他沒有能力就應該自己求去,也有人對他勇於面對現實,表示高度肯定。我熟識翁董事長,他是勇於任事,任勞任怨的好董事長,這次公開要求員工面對史上最大挑戰,顯然他已經預見鋼鐵產業未來可能的肅殺。

中鋼120萬股民變「存骨」 翁朝棟:恐遇建廠來最大挑戰!高檔買進已跌3成 要認賠殺出?

鋼價底部訊號浮現,下半年鋼市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中鋼6/16股東會上,董事長翁朝棟才對今年鋼市景氣發表上述看法。不過,在中秋節前夕,翁朝棟發出1封內部信指出,「今年恐遭遇建廠以來最大挑戰」,全體必須戰戰兢兢,引起業界熱烈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