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檔觀光餐飲股如何挑?這檔1個月飆110%!1關鍵揭是「真熱還是假熱」

攝影/陳睿緯
攝影/陳睿緯

【撰文‧廖奕竣】

受惠疫後復甦,觀光旅遊與餐飲類股近半年表現強勁,近期在暑假概念題材下又創高峰。短線雖然炙熱,但基本面是否有撐?接下來行情又將何去何從?

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後的首次暑假將近,國人摩拳擦掌搶出遊。近期市場資金也領先起跑,熱炒相關題材,多檔旅行社如鳳凰、五福、山富、燦星旅;觀光旅館如夏都、寒舍、亞都、富野等;以及航空類股如長榮航、亞航等,近兩周皆出現短線劇烈漲幅。另外,餐飲個股如王品、瓦城、漢來美食等,股價也持續高檔盤整。

事實上,受疫後復甦、民眾報復性消費推動,觀光旅遊與餐飲類股從去年底至今一直表現強勢,近期在暑假旺季題材加持下又漲一波,推動上市、櫃觀光指數分別創下2012、2015年以來高點。暑假概念股行情此時火熱無疑,但基本面底氣如何?股價走到這裡是否脫鉤超漲?後續如何操作?成了市場矚目焦點。

眼下題材面與實質面兼具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觀光旅遊類股自從解封後,由疫情的「受害股」變成「受惠股」,民眾壓抑的需求大爆發,整個產業已經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他以機票舉例,「現在價格比疫情前的正常水準貴三到五成,而且商務艙基本上都客滿了。」反映當前出遊盛況空前,不僅僅是恢復疫情前一般情況而已。除了機票貴又難訂,目前辦護照作業時間拉長、出境人數攀升、旅行社接團量大增等跡象,皆顯示觀光旅遊類股「題材面與實質面兼具」,黎方國說。

永豐投顧分析,今年第一季由於航班尚未完全恢復、機場人員不足與中國封城等因素,前3月出境人數208萬人,約為2019年同期的53%,而入境人數為111萬人,約當2019年同期的32%,可見相比過往,出入境人次皆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永豐投顧便預期,隨著航空公司陸續增開航班,出境旅遊人數將會逐漸攀升。

然而針對觀光旅館,永豐投顧也提醒,日本旅客因日幣貶值、政府補助國內旅遊等因素,來台人數較2019年衰退相對嚴重,日客營收占比高的都會型飯店如晶華、寒舍等,須特別留意下半年日客回流狀況。

除了疫後復甦的特殊加持,寒暑假向來是觀光旅遊類股重要的週期性題材。證券暨期貨分析師姜軒墨以觀光飯店夏都為例,翻開其營收歷史,發現「過去10年,有8次營收高峰出現在當年7月暑假,另外兩次出現在1、2月寒假」,淡旺季之分相當明顯。

而由於股價往往「提前一、兩個月,也就是現在(5月),就已經先反映了」,當前高漲的股價,已包含對暑假營收成長的預期,因此後續的股價動能若要維持,「須觀察7月營收公布,是否有如預期地創新高,並且創新高的幅度、年增率,還必須要很漂亮。」

急漲中小型股 已反映完題材

不過姜軒墨也補充,雖然觀光旅遊類股近期漲幅很大,卻主要是過去兩、三年「低基期下的補漲效應」,因此評價面來看,未必不合理。黎方國則以公司規模進一步區分評價,他認為大型旅行社多長期經營、議價能力較強,法人相對願意長期持有,而有些小型股則「只是短線的題材,利多已經大概都實現、漲超過基本面了」。

除了觀光旅遊類股,黎方國對餐飲類股也偏向樂觀,原因除了先前政府普發現金,還包含5月到7月一路有母親節、謝師宴、師生放暑假等營收貢獻,再加上去年的低基期,「今年年增率應該都是大幅成長。」另外,航空類股受惠相對友善的油價與客運量提升,也偏多看待。

關於當前相關類股的操作,黎方國強調須考慮「時間與空間」的問題,也就是股價的上漲速率。「如果它是驚驚漲,有一定幅度、但上漲斜率不是太大,籌碼沒有失控,那一路慢慢漲到暑假,是有可能的。」反之,「如果它是斜率很陡的一波急漲,那可能代表市場把『暑假概念』這個題材,一口氣做完、反映完了。」因此,「像是一些急漲的中小型旅行社股票,投資人可能就要特別小心,不用去追了。」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80期)

延伸閱讀》

Netflix抓寄生帳號最高收200!1招破解「等於沒漲」:沒同住也能用 客服認了

「兒子,我為什麼不替你買房」一個媽媽的真心告白,為何引起父母贊同?

ESG 投資大哉問》需要注重 EPS 嗎?00878、 00850 、00692等ETF要怎麼選?專家不藏私教戰

延伸閱讀

接力旅展熱潮!KKday攜手Yahoo奇摩購物 推暑假親子熱門行程

利多頻傳 觀光股吸金 鳳凰奔百元大關、易飛網攻頂

來高雄過暑假 翰品、漢來等飯店結合輕旅行帶玩高雄

體育館廁所老舊損壞 汐止青山國中小暑假要整修

相關新聞

曾一天賠掉500萬!張克帆用4千萬學到:具備3種學問再進場

想要透過股市大撈一筆,也就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藝人張克帆日前分享自己在股市慘賠的經驗,25歲第一次投資,30歲就輸光存款,金額高達上千萬,讓他不禁用自己的慘痛經驗勸世,「不要賭身家!」而張克帆也透露過去是哪些股票讓他在股市跌一大跤。

東證出手、日股失落族群甦醒 謝金河提「股價淨值比」:向日本借鏡

沉睡卅年的日本,今年終於甦醒過來,令人最有感的,除了日圓匯率貶值到151.94兌一美元外,過去總是敬陪末座的資本市場,今年日經指數創下33年新高,東證指數創下歷史最高,外資今年持續加碼買超。

結束74年上市歷史 東芝年底前下市!昔日電機霸主一手好牌為何打到爛?

東芝收購案落幕,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JIP)當家,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過,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前景不可說不看好,但疑慮確實不少。

和大(1536)砸15億赴美設廠 車用零件直供北美!為何選新墨西哥州?原來和富士康有淵源

和大(1536)集團周三(9月20日)宣布將投資15億新台幣,遠赴美國新墨西哥州設廠,屆時新廠將直接供貨給第2大客戶特斯拉,以及其他美國車廠。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說:「首條產線2025年第2季就要開始投產,目前首年產能已全被客戶包下。」

Fed升息還降息即將開牌 我央行這次會動嗎?為何他建議楊金龍要「預防性降息」

央行週四(9/21)將召開今年第3季理監事會議,學者吳大任預估此次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較大。 但他認為與歐美面對高通膨的問題不同,台灣等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面對的是經濟衰退挑戰,因此央行應超前部署預防性降息,以降低出口企業違約風險。 學者吳孟道則是認為,美國聯準會台灣時間周四凌晨將公布的利率決策,很可能會持續觀望,主因是通膨雖仍在反覆,但還需更多數據才能支持作出升息決定。 反觀台灣通膨率已降到2%以下水準,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調,因此央行不升息機會較大。

房子很大什麽都不愁 但我選擇住養老院!85歲前首富的養老智慧:少給子女添麻煩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 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