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砍9成35歲以上員工?官方回應了…近5成營收靠海外 「3麻煩」擋不住

小米。(路透)
小米。(路透)

【文.黃明惠 整理】

小米在2022上半年,3個月內解僱了逾9百名、約占總數3%的員工,近期又傳出武漢總部35歲以上員工只會保留10%,意即裁員9成;不過,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透過微博回應此消息為謠言。

小米公布2022年財報,全年營收人民幣2,800億元(新台幣1.2兆元),年減14.7%;淨利潤人民幣25億元(新台幣110.5億元),年減87.2%;境外收入人民幣1,378億元,年減15.8%,占總收入49.2 %。

營收、獲利下滑面臨挑戰,小米今年也宣示將「規模與利潤並重」定為集團2023年的經營策略。

小米集團武漢總部於2017年6月29日揭牌,同年11月18日正式入駐光谷金融港;2018年,小米武漢總部完成產值人民幣105億元。

集團董事長雷軍更曾說過,未來十年,希望能把武漢總部建成超大研發總部,他所設定的目標是未來要能夠容納1萬名員工。

去年12月,小米就傳出啟動裁員潮,預估裁員超過5000人,陸媒當時報導,小米給出的補償方案為「N+2」,未休完的年假則是按照雙倍工資折算。

小米集團發言人也說:「近期實施的是正常的年底人員優化和組織精簡,實際優化人員數量不到整體的10%,對這些人員的補償方案也符合勞動法要求。」

針對此次小米針對武漢總部 35 歲以上員工裁員 90% 的消息,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發聲明澄清,:「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陸續出現有關我司武漢總部 35 歲以上員工只保留 10% 的資訊,經查皆為謠言,現在公司法務部門已對相關資訊進行取證,網路造謠者必定會受到法律的處罰。」

小米手機跌落神壇?背後藏3麻煩

小米集團財報顯示,2022年總收入為2800億元,同比下滑14.7%;經調整淨利潤為85億元,同比下滑61.4%。

第一財經指出,2022年智慧手機行業大盤下滑,以及動盪的宏觀環境,是小米該年度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截至 2022 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有32543 名員工,這一數字相比 2022 年三季度末,共減少了 2798 名,其中中國地區員工減少 2642 名。

《今周刊》曾針對小米衰退進行深度解析。與其他中國品牌最大不同,小米近5成營收是來自海外、堪稱最全球化的中國品牌,這樣的體質,理應最能抵禦產業亂流;但從去年第二季出貨量觀察,小米的衰退幅度為何是最慘的?

首先,小米遇到的第一個大麻煩是「市場分散的反噬」,「過去幾年,小米因為市場夠分散,造就了它的成長,但今年以來,它也因為市場分散,導致反應速度太慢。」

第二大麻煩是「華為重返『榮耀』」,「小米遇到另一個逆風,就是榮耀起來了,尤其中國的消費者,普遍有『華為情結』,很願意買單榮耀的產品,」研調機構CounterPoint總監蓋欣山這麼說。

第三則是「印度禁售令衝擊」,小米第一大海外市場印度,從2021年底以來,該國政府就陸續對小米、OPPO、vivo等中國品牌,進行查稅行動;今年1月,印度財政部更公開表示,將對小米追繳65億盧比、約26億新台幣的稅款。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光薪水1年就燒80億!曾挖聯發科大將、OPPO旗下公司解散,3千人失業…他傻眼「面試到一半公司倒閉」

以機場接送起家 肯驛靠多元服務年收逾十億 搞定兩百萬VIP 派車行登「禮賓王」

400個中國人在義大利失蹤「是暴風雨前第一滴雨」…矢板明夫:3個理由讓他們不得不「潤」出去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陸黴漿菌來勢洶洶怎麼辦?台人抗藥性達6成 醫師:不要濫用抗生素

中國近期爆發黴漿菌肺炎疫情,台灣嚴陣以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擔憂,台灣明年春節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

股神戰友蒙格過世 巴菲特:沒有他就沒今天的波克夏!曾給年輕人建議:致富,成功1次就夠了

2023/11/29編按: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於美東時間週二(11/28)清晨於加州洛杉磯醫院安詳過世,享耆壽99歲,他原本將在明年1/1慶祝100歲生日。 「股神」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他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優異的投資績效聞名於世,但股神背後其實有位合作逾50年的副手,那便是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巴菲特曾盛讚蒙格大大改變他的投資思維,甚至打趣比喻,蒙格讓他的投資思維從猩猩進化成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波克夏可能便沒有今日耀眼的成績。

操盤史曝光!20幾歲買2、3間房…趙少康教戰怎麼賺一桶金搶年輕票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日前稱侯趙配的年輕人支持度還是太低,因此喊話接受5個學校邀請,要與年輕人面對面,任何問題都不迴避、互相溝通一下。 趙少康週四(11/29)到新北板橋查看立委參選人葉元之競選看板時,對於此事改口,趙少康說有人提醒他,因為登記後身分不一樣,「進校園好像會有爭議,我也煩惱這件事」。 至於如何替國民黨營爭取年輕人選票?趙少康上節目專訪時表示自己20幾歲時就買了2、3間公寓,若有機會與年輕人對談,可以教大家如何理財創業、賺進第一桶金。

第三類半導體漸成主流!為何讓台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商 有機會變全球A咖?

台灣是全球公認的半導體製造重鎮,但為何台灣似乎叫不出一家名震國際,大家不能不來下單的半導體設備商或材料商? 以設備商為例,市場上叫得出名號的A咖大多是歐美日品牌,例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柯林研發(Lam Research)、艾司摩爾(ASML)或東京威力科創(TEL)。 但在部分國內半導體業界人士眼中,歐美日大廠獨霸現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局面,可能隨著第三類半導體(或稱化合物半導體)需求激增而有所改變。 因為,與當前的矽基半導體相比,碳化矽(SiC)、砷化镓(GaAs)或氮化镓(GaN)等第三類半導體儘管市場規模相對不大,近幾年卻快速成長,前景極佳,成長空間非常大。 而且,第三類半導體的設備主流尚未「定於一尊」,給了台廠迎頭趕上、甚至與國際A咖平起平坐的機會。 或許在10~20年後,專攻第三類半導體的本土設備商或材料商,可望成為台灣半導體霸業在矽基半導體之外的第二隻腳。

台泥砸266億搶低碳水泥市場 張安平為何在最低迷的時刻做出重大投資?

台泥(1101)昨(11/27)日深夜召開記者會發布重訊,宣布斥資266億元投資土耳其、葡萄牙水泥廠並擴大持股,其中葡萄牙Cimpor水泥合資子公司持股從40%增加為100%,預計2024年第一季結束前完成交易。 消息一出也帶動台泥股價,周二(11/28)早開盤從前一日33.95元上衝到最高35.50,一度攻上半年線,隨後來回震盪,截至上午10:50每股來到34.95元。 台泥堅持轉型之路,今年4月股價一度最高來到58.7元後,卻又無情再下殺一波,10/24盤中見低點31.35元,讓不少持有台泥的股民心情不美麗,不過低點若有加碼,至周二盤中高點35.5元也已反彈超過13%。

日本「鋼鐵香蕉」全球熱銷!民眾困惑怎麼用 答案揭曉:就是那麼單純

日本廣島縣最近一款「鋼鐵香蕉」在全球市佔率第一名,每根香蕉大小、造型都不盡相同,獨特富有創意外觀吸引許多人關注。這根鋼鐵製的香蕉,到底拿來做什麼用,你猜到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