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虎航促銷機票來啦!全航線單程99元起 這天開搶

時光旅人?1943年美國大兵「講手機」照瘋傳 網猜可能兩原因

坐著量沒高血壓還不夠?研究揭這樣量血壓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

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在想啥?「我只想活下去!」 原來他晶圓代工想法 早在1976年就萌芽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劉煥彥】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3/16)出席天下雜誌的「半導體世紀對談」,在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的全英文對談時娓娓道來,原來他為台積電奠定半導體霸業的晶圓代工模式,早在1976年他還任職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時,就開始萌芽。

只不過,當時這個想法太新,時機也不成熟。

直到1984年11月,他擔任另一家企業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總裁暨營運長時,才因為一個商場上到手又失去的機會,確定他對於晶圓代工模式的想法。

1976年德儀珍貴史料 米勒特別展示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今天在20分鐘演講中,特別秀出他在為本書研究素材時,從德州儀器公司史料中驚喜發現的一份文件,說明張忠謀對於半導體業晶圓代工模式的想法,其實早在1976年就萌芽了。

米勒說明,在1976年3月德儀公司管理層的一場策略規畫會議中,張忠謀提出了一份報告,堪稱是他晶圓代工想法的起源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當時張忠謀向管理層指出,德儀必須「積極追求內部及外部市場,包括那些先進技術的市場。(德儀)半導體事業要想經營下去,就一定要有夠大的市佔率」,也就是達到經濟規模。

張忠謀也寫道,「大家可能會問,如果我們擁有其他人沒有的先進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為什麼德儀不自己獨享一段時間?」

「這個領先態勢,是因為在終端設備及半導體產品的構思及設計階段,就有緊密的團隊合作,才能做到的。」

米勒指出,大家現在熟知台積電對於生產設備及產品的大同盟概念,可以說早在1976年就出現了

張爺爺:1976年那份報告,可能是第一片拼圖

張忠謀在與米勒對談中也說明,為何他對晶圓代工模式的想法,比較像小朋友玩的拼圖,是多年來一片一片拚上去,才最後定型。

「1976年我在德儀策略規畫會議,對管理層提出那份報告,可能是第一片拼圖。」

「我那時想,德儀不可能設計所有的半導體,總會有其他公司設計其他的半導體,像是用在洗衣機、汽車、電腦的晶片,而這些公司可能不想自己做(生產自己設計的晶片)半導體,但當時這個想法還不算成熟。」

張忠謀回憶,1970年代中期,晶片設計還不複雜,也尚未標準化;Cadence或Sypnosis等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業者還沒有起來,加上經營一座晶圓廠也不貴,與今天有天壤之別,因此推動晶圓代工模式的時機還沒來。

「但最後一塊拼圖,應該是1984年Gordon Campbell(坎貝爾,有無晶圓(fabless)公司之父的外號)。」

晶圓代工之父遇上無晶圓廠公司之父 奠定張忠謀晶圓代工想法

張爺爺提到,1984年11月他擔任通用儀器總裁時,坎貝爾造訪他在紐約的辦公室,一開口就說希望通用儀器投資5000萬美元,給坎貝爾想創立的一家晶圓廠。

「我說Gordon,你有營運計畫嗎?我要向董事會提案需要用到。他說沒有,都在他腦子裡,但你要的話我兩個星期就可以生出來。」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沒想到三個星期過去,坎貝爾一直沒有音訊,張忠謀去電詢問怎麼回事,沒想到對方說「Morris,我不需要你了,因為我只需要500萬美元就可以」。

「我問說為什麼?他說,我不用自己製造(晶片),因為把生產外包給IBM或日本公司就好了!」

張忠謀回憶,與坎貝爾這次失之交臂的投資機會,反而是奠定他對晶圓代工模式想法的最後一片拼圖,而且他後來發現,台灣剛好有投入這個新模式的競爭優勢。

「我哪會有什麼十年後的願景,我只想活下去!」

另外,米勒在對談中詢問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對於10年、20年後有什麼願景,張爺爺給了大家一個爆笑的答案。

「1987年我成立台積電,頭幾年其實很艱難,我哪會有什麼對十年後的願景,我只想要活下去,只想要公司活下去!」

「到了1991、1992、1993年,公司開始快速發展,每年業績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四成,甚至是45%,而且是整個90年代都在快速成長。」

「其實我對公司的預期,那時一直變化,但也沒想到公司會像今天這麼大,這麼重要。」

「一直到2010年後,我才開始期望,台積電能像現在這麼大。」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張忠謀也舉英特爾共同創辦人,現年94歲的摩爾(Gordon Moore)為例提到,摩爾退休後,有次被媒體問到,「有想過英特爾會這麼成功嗎?」

那時摩爾一本正經地回答,「我才不會想到呢」。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宏碁跨界賣空氣清新機「售價僅Dyson一半以為會瘋搶」…如何從碰壁1千天,登日本熱銷榜賣到缺貨?

寧願不刷,也不要隨便剪卡!理財達人告訴你:為什麼信用卡至少要有2張,額度越高越好

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存股族嚇壞!別人恐懼我貪婪,除了兆豐金…台股達人推「這1檔」利空好股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Fed升息還降息即將開牌 我央行這次會動嗎?為何他建議楊金龍要「預防性降息」

央行週四(9/21)將召開今年第3季理監事會議,學者吳大任預估此次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較大。 但他認為與歐美面對高通膨的問題不同,台灣等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面對的是經濟衰退挑戰,因此央行應超前部署預防性降息,以降低出口企業違約風險。 學者吳孟道則是認為,美國聯準會台灣時間周四凌晨將公布的利率決策,很可能會持續觀望,主因是通膨雖仍在反覆,但還需更多數據才能支持作出升息決定。 反觀台灣通膨率已降到2%以下水準,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調,因此央行不升息機會較大。

房子很大什麽都不愁 但我選擇住養老院!85歲前首富的養老智慧:少給子女添麻煩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 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沈方正吃鼎泰豐等半小時 人手不夠「10間包廂只開6間」...服務業缺工真相

疫情過後內需爆發,服務業缺工嚴峻,旅宿、餐飲業連連叫苦,面對少子女化、高齡化趨勢,業者建議開放移工填補人力,但官方抱持不同想法,認為提高薪資、友善中高齡就業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華為Mate 60 Pro橫空出世 美封鎖無效?良率、產能都受限 業內人士:賣1支賠1支

今年8月29日,中國通訊大廠華為(Huawei)在沒有記者會、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僅以「紀念Mate系列手機累積發貨1億台」為由,無預警「線上」開賣新款高階旗艦手機Mate 60 Pro系列,被認為是華為遭美國禁令重擊、缺席5G手機市場多年後,終於看到的一次「備胎轉正」代表作。

離登機剩15分鐘!她堅持去買星巴克遭夫放生…冷戰一周問:我是混蛋嗎?

美國一對夫妻日前搭飛機去探望女兒,在距離登機前僅剩15分鐘的情況下,妻子卻堅持要去另一棟航廈買星巴克,而在登機時間截止時,遲遲等不到妻子,丈夫也不斷拜託地勤人員延後時間,最後決定放生妻子,要她買下一個航班機票,再與他會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