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6年前也發生狒狒脫逃 落網逮回對遊客潑水出氣

台中高中生疑遭師長霸凌輕生 高中文教會:網友注意措辭

還沒領年終提離職好嗎?他憂遭公司「省錢」為由拒發 律師:3情況決定老闆會不會違法

不少上班族都會等領完年終獎金才離職,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上班族都會等領完年終獎金才離職,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撰文・林依榕】

歲末年終除了尾牙,又會有一波轉職、離職潮,不過如果在拿到年終前就提離職,會不會公司乾脆不給年終?

一名網友在Dcard表示,他今(2022)年8月到公司至今工作半年想提離職,可是公司1月要辦尾牙,如果他12月底就提離職,會不會領不到年終,因為自己初出社會不太了解職場,所以想問職場前輩們的意見。

部分網友表示,要做好心理準備「領不到年終的機率有點大」,因為沒有法規規定公司一定要給年終,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年後才跳槽、離職,如果年前離職煩心的事很多,「有聽過朋友年底前提離職,被主管以年終為誘因延後到過年後離,但公司不給年終的慘劇」,勸原PO盡量撐到過年,「你一提出年終公司可以不給你」。

有網友以男女交往舉例,「如果女友提了分手,你還會想再買包給她嗎」,指出除非公司明文規定或者當初談薪就有講好年終比率,否則請一律忍耐到領到年終再提離職。

不給年終違法嗎?3種情況中唯獨這情形發生 律師:老闆必須發

要不要給年終獎金,其實得看各個公司規定以及當初勞資雙方是如何約定,勞動律師陳業鑫曾表示,「恩惠性給予」、「 非工資但得依契約請求」、「保障年薪性質」決定拒絕發放年終是否違法。

1. 獎勵、恩惠性給與:

如果雇主徵才廣告並沒有承諾保障一定金額的年終獎金,亦未訂定任何規定義務發放年終獎金的辦法,當初勞資契約中也沒有約定,勞工即使申訴或檢舉,雇主並不會被認定違法。

2. 非工資但得依契約請求:

契約未約定、徵才廣告也沒有承諾,可是雇主在公司制定相關辦法規定年終獎金「發放時需在職」,或「全年在職」者才能領年終,意味著這筆年終獎金雖然不是薪資,但符合規定的勞工是可以請求雇主如數給付。

只不過,因為涉及非工資契約,一旦雇主未發放年終,勞工提出申訴或檢舉,主管機關只能以勞資爭議調解,或向法院提起給付訴訟方式請求。

3. 保障年薪性質:

如果當初勞資雙方在談契約、徵才廣告明定「年薪保障一定月數之月薪」,那麼雇主就應在每月按時給付的薪資外,須給付「保障年薪性質」的年終獎金。若雇主未依約給付就屬違法,勞工可以申訴、檢舉請求勞檢,也能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或是向法院起訴請求。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你達標了嗎?今年上班族平均年薪67.7萬…近5成企業看壞明年,還能加薪?這3產業調薪幅度最高

迪化街布商10家倒7家,他卻逆風發13個月年終獎金,吃完尾牙就入帳「給員工的寧可早給,不能晚發」

明年過年放10天,要求員工週六補班恐違反一例一休…公司照政府行事曆出勤也會違法嗎?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經典賽日本隊奪冠狂歡 照樣留下乾淨休息區!重返世界第一 經濟效益能有多大?

日本在世界棒球經典賽(WBC)擊敗美國奪得冠軍,這是時隔14年第3度奪冠,而棒球為日本的「國球」,有專家推估,日本隊封王創造的經濟效益高達650億日圓(約新台幣150億元)。

一碗滷肉飯解決台商5缺問題 謝金河:根留最重要!4年前這1事 成改變台灣的關鍵力量

臉書跳出四年前,我在東森電視台訪問剛剛發佈出任經濟部長不久的沈榮津,為了讓大家都了解台商回台投資的必要性及面臨的問題,沈榮津部長特別設計了圖板,從投資台灣事務所,到一碗滷肉飯解決台商五缺的問題。沈部長特別以米飯代表土地,滷肉代表人力,紅蔥頭代表融資,瓦斯代表水電,碗筷是稅務⋯⋯

全球僅1002人獲頭銜 台灣就有14位!揭谷歌最神祕計畫「開發者專家群如智囊團」

谷歌自2012年啟動開發者專家計畫,獲得認證的軟體技術專家,能享有專屬的活動和福利。目前台灣也有14位谷歌開發者專家,入選這項計畫究竟有多麼困難?選入後他們又如何被改變?

「台灣最佳酒店」7年前也曾陷單日住房掛零窘境!疫情改變台灣飯店業生態

一場疫情沒有摧毀台灣觀光產業,反倒是國旅熱潮讓海外飯店業者看見台灣消費力;國際飯店品牌四季、萬豪、洲際,近期都邁開在台布局腳步,台灣飯店業真能迎來新榮景?

瑞信突倒下173億美元債券變廢紙!金管會才放行的可可債 為何會變重災區?

瑞士信貸被瑞銀收購,本應成為矽谷銀行倒閉以來,政府對銀行業的一次成功救援,不料卻引爆了另一場全球債市恐慌,市場在憂慮什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