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次不是放話!汪小菲真的來台灣了

沒花什麼錢月底卻窮到吃土?從生活「3細節」剖析:錢是怎麼從錢包落跑的

每個人的存錢習慣都不同。 示意圖/ingimage
每個人的存錢習慣都不同。 示意圖/ingimage

【撰文・林依榕】

自己不是個愛買名牌、生活也還算節儉的人,為什麼每個月卻老是存不到什麼錢?日本網站「美人百花.com」分析,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為,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到底是不是個會存錢的人」。

會存錢、不會存錢的人,生活中哪裡不一樣?

首先,當你到ATM領錢時,如果是因為發現錢包見底了才去領錢,代表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毫無規劃、對錢總是想花就花;如果平日對儲蓄有做規劃,那麼在每次領錢時,其實心裡也都會預計要領多少、怎麼花、會花多久,領錢的時間間隔也會相對固定。股神巴菲特曾受訪時也分享自己的省錢之道,表示自己平時不會買不需要的東西,因為「很快的,你會為了它必須賣掉所需要的東西」。

再者,日常生活中難免有大大小小的聚餐、應酬,有的人只要有錢有閒就會「來者不拒」,但對於有儲蓄習慣的人則會評估這些聚餐、應酬的必要性後,才會答應赴約,否則寧願把錢、時間省下來。

就算會儲蓄,通膨也吃掉我的錢 股神巴菲特抗通膨妙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但能做到上述兩點,如果只是一昧的死存錢並不代表就是個懂儲蓄的人,除了節省不必要的開銷,也要能夠把錢、時間拿來投資自己,花在學習、提升自己專業能力,替自己的未來鋪路;但對不會存錢的人來說,則是維持現狀,只要不花光就「沒事」,然後不知不覺金錢跟時間就這樣慢慢流失。

尤其近期全球面臨通膨、股市動盪不穩的情況,民眾的荷包也因此逐漸縮水,股神巴菲特多次向投資人喊話,唯一對抗通膨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精進,投資自己做擅長的事、對社會做有價值的事情,「當你有賺錢能力,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才能」,屆時也就不必擔心手上的錢會因為通膨不斷貶值。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FTX破產風暴》創辦人近5000億身家「歸零」 台灣估50萬人受害!他慘賠3年薪水,財政部1招有解

FTX破產風暴》信用卡龍頭Visa終止合作 台人組亞洲「6千人自救團」,損失31億難追回

台積電如何激起巴菲特的熱情,探究背後有3個盤算!但地緣政治一掃而空了?貪婪與恐懼如影隨形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花1億打造莊園民宿「每間房都能看到海」!夫妻落腳台東圓夢:不想等退休才來做

「有些事,是不能等的。」Ann(陳麗萍)40歲那年和家人買下台東一甲地經營起民宿,她笑道:「我不想等到退休後再來做這件事。」

30歲前生3胎免當兵!南韓「神政策」被罵翻 她戳破關鍵:女生要多累

少子化危機席捲全球,南韓政府為了催生擬祭出一項「男性福利」政策,只要在30歲前生3胎就可以不用當兵,遭到當地輿論罵翻。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便分享女兒對此看法,認為用女生生小孩來鼓勵男生,讓男生不用當兵太累,結果變成女生累,「到底是哪個天才想的,太不公平了」。

年輕人連婚都結不了! 揭催生政策20年失靈真相:日本如何補破網?

近十幾年來,台灣和韓國宛如「難兄難弟」,輪流搶做全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去年在疫情和虎年共伴效應下,生育率一舉跌到0.87的歷史新低。 然而,政府歷年「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政策重心只環繞在如何減輕育兒家庭負擔,缺乏對前端、也就是未婚族群的關注。在搶救少子化過程中,被徹底漏看的這群人,近20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也是台灣力拚催生20年終告失靈的關鍵因素。

我不是貴婦!富邦陳藹玲捲起衣袖做公益逾30年:給予的同時 別忘了看自己要什麼

「我不是貴婦,以前是媽媽,現在就是個普通的阿嬤。」在採訪時,被問到為何不當豪門貴婦而捲起衣袖、投身公益,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如此爽朗地回應。

今年台股一路猛衝 還能上車嗎?市井股神郭勝不藏私:10檔看好名單出列

儘管內憂外患不斷,台股卻似乎充耳不聞,從去年10月底至今一路過關斬將,目前已逼近萬6大關,漲幅超過3千點;至於個股表現更是強強滾,漲幅逾倍的比比皆是。接下來還會繼續漲嗎?還有可以布局的標的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