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法令已能「打假」 設專責機構不如委託民間!《數位中介服務法》難有實質效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修訂《數位中介服務法》,週四(8/18)舉行第3場公開說明會,擬納管網路平台違法或假訊息。今周刊/提供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修訂《數位中介服務法》,週四(8/18)舉行第3場公開說明會,擬納管網路平台違法或假訊息。今周刊/提供

編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修訂《數位中介服務法》,週四(8/18)舉行第3場公開說明會,擬納管網路平台違法或假訊息。對於法規執行細節,知名線上平台均提出實務上難行之處。

昨天第3場公開說明會,受邀業者包含網路家庭、樂天、Mobile01、台灣微軟、巴哈姆特、台灣亞馬遜、雅虎、LINE TAIWAN、Dcard、PTT(批踢踢實業坊)、蝦皮台灣等公司,其中,PTT直言,NCC法令模糊不清,不想管就不管,但想管就「個案認定」,一旦法案通過「等於逼PTT觀站」。

Dcard也表示,NCC說必要時就個案管理,會讓人無所適從;LINE則是認為,若政府要管理所有一對一對話,還要加註警語和限制,涉及言論管制及憲法的機密保障等原則。

(原文刊載於2022/7/13,更新時間為2022/8/19)

NCC近期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但內容與現行法規疊床架屋,還有侵犯言論自由的疑慮,專家學者皆表示難以支持。

六月二十九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目的是「保障數位基本人權⋯⋯,落實數位中介服務提供者之問責與使用者權益維護,以建立自由、安全及可信賴的數位環境。」

該草案列管的服務提供者,包括連線服務,如中華電信光世代、凱擘大寬頻;快速存取服務,如台灣固網、亞太電信;資訊儲存服務,如威睿、紅帽;線上平台服務,如臉書、YouTube、雅虎拍賣,以及有效使用者數量逾二三○萬人的「指定線上平台服務」。

根據NCC觀點,想建立自由、安全及可信賴的數位環境須落實三要件:業者自律;政府部門有權向法院聲請下架違法與不實訊息,並要求業者加註警語;成立專責機構,促進數位中介服務提供者自律。

基於上述目的,目前草案要求提供數位中介服務的業者須遵守資訊揭露、公告服務使用條款、透明度報告等八項基本義務,不同服務類別,另有各自義務,如果違反規定,最重可處新台幣一千萬元罰鍰。

恐未審先判 侵害言論自由

業者自律外,政府單位若發現服務提供者依使用者要求所儲存或傳輸的訊息涉及違法內容或假消息,可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法院如果核准,就能刪除或禁止其他使用者相關內容,在法院裁定出爐前,可先要求平台暫時加註警語;若事態緊急,更能在說明必要性的前提下,聲請緊急資訊限制令,由法院於四十八小時內做出裁定。

舉例來說,一旦《數位中介服務法》立法通過,若有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宣稱「政府隱匿染疫死亡人數」,主管機關衛福部發現這項訊息尚未遭檢舉,可立即備妥證據,向法院聲請移除該貼文,而在提出聲請到法院裁定的這段時間,衛福部可要求臉書先在貼文上加註警語,避免民眾受到誤導,最長可加註三十天。

處理流程看似合理,但台灣網路治理論壇理事長吳國維指出,臉書、YouTube這類跨國平台業者原本就有嚴謹的把關機制,會審核不當言論、受理用戶檢舉,若嚴重違反者,更可能直接刪除帳號,NCC要求業者自律的意義不大。

至於《數位中介服務法》第二片拼圖——政府部門主動打擊假訊息,在專家眼中也是多此一舉。因為面對假訊息騷擾,各部會擁有發布正確資訊澄清的話語權,現行各種法規也足以對付散布不實訊息者。

「就算沒有《數位中介服務法》,還是有其他法律能罰!」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謝穎青直言,草案中劃分的十五項機關權責,無論不當內容或不實訊息,幾乎都有相對應的法律可做出處置。

確實,以NCC草案劃歸衛福部主管的兒少身心健康而言,《兒少福利法》明文規定,網路平台提供者若未採取防護措施而讓兒少接觸有害身心內容,可處罰鍰甚至勒令停業;若有人在選舉、罷免期間發布假訊息, 甚至能追究刑責。

依現行法令,無論主管機關開罰或追究刑責,最終裁決權都在法院,但《數位中介服務法》授權部會能自行要求平台業者加註警語,顯然賦予行政部門前所未有的權力。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葉志良直言,行政部門只要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就足以維護公共利益,在法院未裁決前要求業者針對特定內容加註警語,形同「未審先判」、逕行認定訊息不實,恐有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

吳國維則分析,目前《數位中介服務法》無法納管抖音、小紅書等中國平台,即使完成立法,恐怕也難以達成遏止假訊息目的。「政府若想控管危害社會安定的網路謠言,應優先修正《國家安全法》。」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砸錢設專責機構 挨轟沒必要

而建立良好數位環境的最後一片拼圖——政府捐贈二十五億元成立的專責機構,也被學者認為疊床架屋。

根據NCC草案,該專責機構的業務包括協助業者訂定自律行為準則、快速通知服務如傳遞行政處分書與法院的資訊限制令、強化使用者及數位中介服務從業人員資訊素養、通訊傳播相關統計與研究等。

「花二十五億元來督促業者自律?」葉志良忍不住拋出疑問,強化素養、通訊傳播統計研究,民間已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等機構,NCC若想促進研究,可將預算委託民間單位執行,「成立專責機構太大手筆,沒必要!」他再次強調。

「使用者」的態度,與學者專家十分相近,NCC公布草案當天,也同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進行意見徵詢,但截至七月十二日中午,僅有五名網友投票贊成立法,卻有三六一人表達反對,差距懸殊。

一項看不出明顯效益、且不受民意支持的法案,在徵詢公眾意見後就此打住,或許是最符合公共利益的選擇。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為什麼老闆喜歡用奴才,而非人才?學做職場聰明人:關鍵時刻,能吞下一口氣才是真強者

賺紅包機會來了!上銀今申購起跑,抽到估賺5.8萬…「這檔也不錯」1張有3.25萬

小孩越早學理財越好?請把他當上班族,零用錢、紅包訓練金流控管 網「1句話」掀論戰:本末倒置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陸黴漿菌來勢洶洶怎麼辦?台人抗藥性達6成 醫師:不要濫用抗生素

中國近期爆發黴漿菌肺炎疫情,台灣嚴陣以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擔憂,台灣明年春節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

股神戰友蒙格過世 巴菲特:沒有他就沒今天的波克夏!曾給年輕人建議:致富,成功1次就夠了

2023/11/29編按: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於美東時間週二(11/28)清晨於加州洛杉磯醫院安詳過世,享耆壽99歲,他原本將在明年1/1慶祝100歲生日。 「股神」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他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優異的投資績效聞名於世,但股神背後其實有位合作逾50年的副手,那便是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巴菲特曾盛讚蒙格大大改變他的投資思維,甚至打趣比喻,蒙格讓他的投資思維從猩猩進化成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波克夏可能便沒有今日耀眼的成績。

操盤史曝光!20幾歲買2、3間房…趙少康教戰怎麼賺一桶金搶年輕票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日前稱侯趙配的年輕人支持度還是太低,因此喊話接受5個學校邀請,要與年輕人面對面,任何問題都不迴避、互相溝通一下。 趙少康週四(11/29)到新北板橋查看立委參選人葉元之競選看板時,對於此事改口,趙少康說有人提醒他,因為登記後身分不一樣,「進校園好像會有爭議,我也煩惱這件事」。 至於如何替國民黨營爭取年輕人選票?趙少康上節目專訪時表示自己20幾歲時就買了2、3間公寓,若有機會與年輕人對談,可以教大家如何理財創業、賺進第一桶金。

第三類半導體漸成主流!為何讓台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商 有機會變全球A咖?

台灣是全球公認的半導體製造重鎮,但為何台灣似乎叫不出一家名震國際,大家不能不來下單的半導體設備商或材料商? 以設備商為例,市場上叫得出名號的A咖大多是歐美日品牌,例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柯林研發(Lam Research)、艾司摩爾(ASML)或東京威力科創(TEL)。 但在部分國內半導體業界人士眼中,歐美日大廠獨霸現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局面,可能隨著第三類半導體(或稱化合物半導體)需求激增而有所改變。 因為,與當前的矽基半導體相比,碳化矽(SiC)、砷化镓(GaAs)或氮化镓(GaN)等第三類半導體儘管市場規模相對不大,近幾年卻快速成長,前景極佳,成長空間非常大。 而且,第三類半導體的設備主流尚未「定於一尊」,給了台廠迎頭趕上、甚至與國際A咖平起平坐的機會。 或許在10~20年後,專攻第三類半導體的本土設備商或材料商,可望成為台灣半導體霸業在矽基半導體之外的第二隻腳。

台泥砸266億搶低碳水泥市場 張安平為何在最低迷的時刻做出重大投資?

台泥(1101)昨(11/27)日深夜召開記者會發布重訊,宣布斥資266億元投資土耳其、葡萄牙水泥廠並擴大持股,其中葡萄牙Cimpor水泥合資子公司持股從40%增加為100%,預計2024年第一季結束前完成交易。 消息一出也帶動台泥股價,周二(11/28)早開盤從前一日33.95元上衝到最高35.50,一度攻上半年線,隨後來回震盪,截至上午10:50每股來到34.95元。 台泥堅持轉型之路,今年4月股價一度最高來到58.7元後,卻又無情再下殺一波,10/24盤中見低點31.35元,讓不少持有台泥的股民心情不美麗,不過低點若有加碼,至周二盤中高點35.5元也已反彈超過1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