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回檔到433元就踩剎車!護國神山本益比夠低了?政府2招維持台半導體競爭力

【撰文・林信男】
前一陣子台積電(2330)股價「跌跌不休」,讓許多投資人臉都綠了,甚至悲觀預期,台積電恐跌破400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數字台灣」節目中表示,台積電回檔到433元,就踩了剎車,「我相信,對穩定台股的作用,護國神山的力道,能更加彰顯。」
謝金河日前於「數字台灣」節目中,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針對台灣經濟、產業前景,進行深入探討。
對於台股表現,謝金河先從台積電第2季法說會談起,他強調,台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341.4億元,季增8.8%、年增43.5%;自2019年第4季,台積電毛利率站上50%之後,已連續9個季度,都在50%以上,今年第2季更來到59.1%。
「大家可以想像,這是出類拔萃的!台積電每個季度,都在往上走,第2季EPS(每股稅後純益)是9.14元,今年EPS保守看32元,樂觀看可能到33元,這個時候,台積電的本益比,其實非常低了。」謝金河強調。
台積電本益比低 台股朝「萬五」邁進
之前台積電股價大跌,一度回檔至433元,謝金河笑稱,當時政府宣布,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我看國安基金,可能買不到什麼股票,但台股已經往1萬5,000點方向邁進了。」
台積電上半年稅後純益達4397.6億元,EPS為16.96元。謝金河認為,台積電獲利表現亮眼,相信今年台灣整體產業獲利,也會非常好;雖然今年以來,外資賣超台股近1兆元,「現在看起來,這個賣壓,也在慢慢減輕當中。」
謝金河以「命根子」3字形容半導體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但在此同時,中國政府也用盡各式補貼,扶植當地半導體產業,面對前述情形,台灣政府該如何保護、強化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
半導體產業優勢 讓台灣在國際上扮演要角
沈榮津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可從兩個構面進行觀察,一是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另一則是綠能、電動車、人工智慧、物聯網、資安、5G通訊,以及低軌道衛星等新興應用領域,而這正是最重要的部分。
「半導體產業優勢,是台灣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關鍵因素。」沈榮津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占比為19.8%,達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IC設計總產值,也是全球第2;晶圓代工和IC封測代工,皆為全球第1。
沈榮津強調,世界各國已經感受到,把科技導入終端應用,一定要倚賴半導體產業,所以各國政府已將半導體視為重要戰略資源,紛紛提出各式激勵政策。
例如,美國的「晶片法案」便包含520億美元(約為155兆新台幣)預算,部分款項將用於赴美設廠的半導體業者;歐洲也提出規模達430億歐元(約為131兆新台幣)的類似法案,對業者進行補助;日本「半導體產業緊急強化方案」,編列了7740億日圓(約為16兆新台幣),用以投資半導體產業;南韓也推出半導體租稅減免政策,扶植當地業者。
政府祭研發補助、租稅獎勵挺半導體 盼加速供應鏈自主化
至於台灣政府強化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措施,沈榮津說明,主要採取研發補助和租稅獎勵兩種方式。對半導體產業而言,當前最需要的,就是材料和設備的在地化,避免過度倚賴他國,「經濟部技術處,會透過法人科專、業界科專、學界科專,來支持這些半導體產業的設備和材料。」
謝金河也說,台灣應建立更完整的供應鏈,例如他曾向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建議,煉鋼過程產生的氖氣,是半導體所需的惰性氣體,應該做到供應鏈自主化,「台灣是半導體重鎮,氖氣如果不會做,猶如缺了一角,可惜啊!」在半導體供應鏈自主化方面,做得還不夠的環節,台灣應加速趕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0056、兆豐金現在可進場?施昇輝:擔心存股變「存骨」,就挑同時符合「2個條件」的股票
明明攸關美國半導體利益,為何晶片法案頻頻卡關?這2個原因是關鍵
他早在年初就示警PC不妙!宏碁陳俊聖:爆發成長期榮景已過,一旦半導體反轉將動搖國本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