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揚爆炸第一時間回應「有射水」 屏消防局長坦承口誤:廠商資訊不完整

台積電只用台清交成?楊光磊:博士生數量多失去高端價值

被爆「強吻傑尼斯師弟」 瀧澤秀明親上火線回應了

FED升息2碼前這2人警告「13年大牛市結束了」 謝金河:下半年焦點是這個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謝金河】

標準利空出盡模式。

困擾市場的美國聯準會升息,4日終於塵埃落定,鮑爾沒有擺出超鷹派的臉孔,升息二碼,利率區間0.75到1%,市場沒有看到鮑爾下個月升三碼的暗示,已經很滿意,結果在升息底定後,美國股市出現難得的大漲行情,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上揚932.27,標普大漲124.69,Nasdaq從大跌變大漲,高低相差617.99,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3.9%,公布業績的AMD大漲近10%,這是一個標準的利空出盡模式。

在聯準會升息底定之前,有兩個人跳出來喊話,一個是橋水的Darlio Ray,他警告美國科技股的泡沫吹破了,現在進場仍太早。另一個是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他警告長達13年的大牛市結束了,企業家及科技股的投資者都必須重新調整心態,即使股價跌七成,也不見得是便宜。

4月29日,Amazon公布業績,不如市場預期,股價一天重挫406.3美元,市值一天少2073億美元,這個跳空重跌,讓Bezos萬念俱灰,次日在Twitter寫下他的感言。股神巴菲特也出來調侃自己說,通膨來了,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全球股市在升息的陰影下,4月上演大殺戮戲碼,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14.85%,Nasdaq跌13.27%,台股也跌6.22%⋯⋯今天聯準會升息兩碼,市場感到滿意,股市強勁回應,這是標準利空出盡模式。

市場上有人快窒息,受不了出來喊救命時,通常都是趨勢的轉折。接下來,壞消息尚未了,6月要開始縮表,升息還會繼續,不過日子總要過,4月美國CPI數字應該比3月低,5月全球股市有喘口氣反彈的機會。到了下半年度,CPI會不會降到4%以下?這才是核心焦點!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40歲靠「0050存股術」,65歲存出3千萬退休金:月領10萬生活費,直到100歲都花不完

俄烏戰打不倒,00900逆勢漲3%的2大關鍵成分股!0056、878、900…高股息ETF績效大PK

俄烏衝突,台股跌破萬七就大買?國泰金、兆豐金…官股護盤13檔金融股,達人最推這4檔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結束74年上市歷史 東芝年底前下市!昔日電機霸主一手好牌為何打到爛?

東芝收購案落幕,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JIP)當家,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過,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前景不可說不看好,但疑慮確實不少。

和大(1536)砸15億赴美設廠 車用零件直供北美!為何選新墨西哥州?原來和富士康有淵源

和大(1536)集團周三(9月20日)宣布將投資15億新台幣,遠赴美國新墨西哥州設廠,屆時新廠將直接供貨給第2大客戶特斯拉,以及其他美國車廠。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說:「首條產線2025年第2季就要開始投產,目前首年產能已全被客戶包下。」

Fed升息還降息即將開牌 我央行這次會動嗎?為何他建議楊金龍要「預防性降息」

央行週四(9/21)將召開今年第3季理監事會議,學者吳大任預估此次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較大。 但他認為與歐美面對高通膨的問題不同,台灣等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面對的是經濟衰退挑戰,因此央行應超前部署預防性降息,以降低出口企業違約風險。 學者吳孟道則是認為,美國聯準會台灣時間周四凌晨將公布的利率決策,很可能會持續觀望,主因是通膨雖仍在反覆,但還需更多數據才能支持作出升息決定。 反觀台灣通膨率已降到2%以下水準,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調,因此央行不升息機會較大。

房子很大什麽都不愁 但我選擇住養老院!85歲前首富的養老智慧:少給子女添麻煩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 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沈方正吃鼎泰豐等半小時 人手不夠「10間包廂只開6間」...服務業缺工真相

疫情過後內需爆發,服務業缺工嚴峻,旅宿、餐飲業連連叫苦,面對少子女化、高齡化趨勢,業者建議開放移工填補人力,但官方抱持不同想法,認為提高薪資、友善中高齡就業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