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漲千點 多頭行情旺到年底 一張表看26檔本益比低、大戶搶買個股

【文.陳唯泰】
因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以及集團、法人的年底作帳,每年第4季股市通常易漲難跌,近期台股大漲千點之後,建議投資人可多追蹤大戶籌碼,找出具續航力的投資標的。
台股從10月初低點16162點開始,以看回不回的方式一路上攻,到11月9日的高點,已大漲將近1500點。是誰在帶領台股這波漲勢呢?先看三大法人,在這段期間,外資僅買超176.5億元,投信買超128.9億元,自營商買超49.6億元。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以往拉升指數的主角之一:外資,這波買超並不積極,且單日買超破百億元的只有6天。
「官股護盤」或許是可能的答案之一,但據CMoney統計資料顯示,官股在這段期間只有買超40億元,且有買有賣,並不能算是推升行情向上的推手;再者,在這段期間之中,權值股其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表現較佳的,其實是中小型股。
檢視高獲利個股〉
技嘉、聯強、貨櫃3雄
從台股中近15日個股漲幅前10名排行來看,可以發現市值超過1百億元的只有4檔,其中市值超過1千億元的只有欣興(3037)一檔。所以,這一波多頭根本不是法人做上來的,那麼到底是誰呢?如果仔細去看漲幅較大的個股中,大戶持股比率增加的個股,其實占了不少。
以宏達電(2498)來說,10月15日那一周之前,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僅39.68%,到11月5日止,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已升高至42.87%;而鈺創(5351)在10月15日那一周之前,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僅有18.24%,到11月5日止,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已升高至29.75%。此外,昇達科(3491)、詮欣(6205)也有類似的情況,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種巧合。
不過,在股票市場資歷較久的人大概知道,有些公司的大股東,會在第2季除權息之前,趁股價拉高之際出脫手中持股,再趁第4季年底之前,回補手中持股,一來,藉以保有自身股權,二來,靠著價差幫自己賺外快。因此,評估這波行情一直到年底都會是如此的內涵,也就是,大股東持股回補的內涵。
有鑑於此,在每年第4季的傳統多頭行情中,參考大股東持股回補的個股,可以說是選股的方向之一,如果又是本益比或是股價淨值比偏低的個股,更是穩健中又帶有潛力的投資標的。
若以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創近3個月新高、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大於50%、成交量大於1千張,且本益比小於10倍等條件篩選,共有26檔個股出列,其中,不乏基本面良好的績優股,例如技嘉(2376)、仁寶(2324)、華碩(2357)、聯強(2347)、超豐(2441)、緯創(3231)、華邦電(2344)等,且傳產股中的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也不約而同地上榜;金融股則以中信金(2891)、群益證(6005)作為代表。建議投資人不妨依照自己的投資屬性,做進一步的挑選。
台股每年第4季,多頭行情比空頭行情的機率高,一來是法人要作帳,公司派也有作帳需求,尤其是集團作帳這一塊。另外,美股緩步墊高,外資11月5日再次大買超265億元,不排除在外資陸續認錯回補權值股的情況下,除非國際股市發生了重大且沒有在預期之中的利空,否則,台股的多頭行情可望延續到年底。
整體而言,建議投資人目前應站在多方思惟,加權指數在沒有跌破月均線之前,試著布局大戶持股比率增加且股價相對低檔的個股。
(本文作者為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一個月就填息,7%獲利入袋!他靠這檔「績優冷門股」安心賺:2022年殖利率估7.96~11.49%
台股準備挑戰萬八,持股該買該賣?郭恭克:3大利多齊發,現在不是看空股市的時機
台股站上17500點 晶圓雙雄領軍大漲百點、聯發科叩千元關、鴻海相對無力 盤面焦點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