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聖誕老公公恐「兩手空空」?亞馬遜、蘋果告訴你原因「攏底加」

【文.林韋伶】
每年第4季因為耶誕假期的加持,是零售與科技產業相當重要的旺季,但今年不管是期待收到禮物或是有送禮打算的消費者,恐怕面臨「無禮可送」或是「禮品折扣」不如以往的窘境。
就拿全球零售龍頭亞馬遜與科技巨擘蘋果來說,亞馬遜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物流、貨運系統,蘋果則就以供應鏈分散且管理良好聞名,但現在兩大巨頭都示警因為供應鏈問題,可能造成很大的風險。
缺料、缺勞動力又塞港 亞馬遜、蘋果假期檔期面臨重大挑戰
從第3季的財報來看,亞馬遜不論在營收或獲利表現都不如預期,這是過去很少出現的情況。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甚至預警,下一季度因為勞動力供應不足、薪資成本提升、全球供應鏈問題,以及貨運成本增加,公司的營運成本可能增加數十億美元。
而以蘋果來看,第3季財報表現同樣不如預期,尤其是iPhone的銷售不如分析師的預估。不過,蘋果執行長庫克則極力消毒,指出儘管有供應鏈緊縮的問題,但蘋果還是繳出創歷史新高的季度營收,他說:「需求還是很強勁,」但同時也提到:「供應鏈吃緊的情況比想像嚴重。」粗估對蘋果營運的影響大約達60億美元。
在近幾個月,因為疫情引起供應鏈與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一直無法解決,對許多不同產業都造成負面衝擊。許多零售商、製造業與經濟學家提出示警,因為全球供應鏈的問題,以往殺很大的假期折扣今年恐怕會縮水,甚至可能出現貨架上商品供應不及的情況。
這對相當倚賴年底佳節檔期的亞馬遜來說是一大危機;而對蘋果來說,第4季也是iPhone 13等許多新品上市後的主要熱銷檔期,兩間公司股價因此在昨(28)日盤後分別走跌5%與4%。
身為全球供應鏈要角 台灣CEO評最大風險:供應鏈風險
事實上,除了亞馬遜與蘋果以外,其它企業也同樣看到這場供應鏈危機。根據KPMG安侯建業發表的《2021台灣CEO前瞻大調查》結果,台灣企業主看到的最重要五大風險分別為:供應鏈風險(28%)、數位網路安全(24%)、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14%)、環境氣候變遷(10%),以及企業營運風險(10%)。
其中,「供應鏈風險」從去年的第3大風險躍升成為第1大風險。KPMG安侯建業主席于紀隆認為,疫情爆發前因中美貿易戰等地緣政治影響,驅動短鏈化趨勢,在疫情爆發後,各國更重視產業面臨的斷料問題,再加上生產線因為疫情停工丶國際運輸塞港甚至邊境封鎖等影響,全球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于紀隆分析:「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為舉足輕重的角色,策略布局也需因應此不確定性因素而持續調整,因此台灣CEO視供應鏈風險為其第1大風險。」
為了要降低供應鏈造成的風險,台灣科技業的其中一項解方就是往數位化發展。以日月光來說,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指出:「兩年前科技業沒有斷料的問題,今年以來則陸續出現斷料或長短料的情況。」
降低供應鏈風險 台積電、日月光靠提升數位化應戰
不管是斷料或長短料,吳田玉認為都會對公司的財務與效率造成衝擊,在公司提高數位化程度後,儘管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能把庫存資訊與機器設備連結在一起,警告系統會比較到位,可以提前幾周就發出可能缺料的示警,創造出較大的應變空間。
台積電副總經理王英郎也分析:「物料只要少一個,工廠就會停工,會影響到很多客戶。」但相較起數量,王英郎認為數位化對產品質量的管控貢獻更明顯,「產品我們都是花3到4個月做出來的,如果質不好,可能影響數萬晶片,數位化能讓我們提早知道問題在哪。」
從缺料、缺勞動力到塞港,任何一個環節失控,都可能影響假期檔期的買氣,也可能影響廠商的營運表現。除了擔心買不到聖誕禮物,投資人也需要多關注產業受到的衝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每周工作120小時、睡工廠地板…曾因「職涯痛苦期」掉淚的他,3年後身價狂飆成地表最有錢男人!
「34家中國供應商」慘遭蘋果踢出!致命原因出在這2點 下個目標市場鎖定「這國家」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