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900多天!台積電股價漲逾123% 劉德音、魏哲家如何造就盛世光環?

【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2018年6月5日,張忠謀退休,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一職,台積電正式進入劉、魏共治時代。兩人接班迄今,正好迎來台積電一輪新盛世。
劉、魏兩人正式接班這900多個日子以來(從2018年6月5日至2020年12月10日),台積電股價上漲123.5%,換算之,市值增加了7.5兆元新台幣之譜。股民也更樂於擁抱台積電,劉、魏接班前,台積電股東人數為34萬9991人,最新的統計數字是57萬8777人,900多天內,增加了近23萬人。
接班900多天來的亮麗成績單,功勞應該還不能完全算在劉、魏兩人頭上。台積電大幅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10奈米算是關鍵之役。2014年時,台積電在製程上,還不到領先群倫的地步,因為,前面還有個英特爾。張忠謀領軍的台積電,制定出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研發採兩班制,即所謂的「夜鷹行動」。
馬不停蹄日夜地趕進度,不僅讓台積電多了「一倍」時間研發先進製程,其次,每個世代的製程研發,比如說在研發10奈米,也同步展開研發7奈米、5奈米,並交由不同研發團隊進行。這種與時間賽跑的鬥志,被認為是台積電製程技術超車英特爾,並拉開與三星電子半導體差距的關鍵。
劉、魏兩人延續張忠謀「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的經營風格,接任以來,大手筆購地、蓋廠、擴充研發人馬。台積電2019年資本支出達150億美元,2020年160億美元,持續寫下歷史新猷,並決定在新竹寶山興建研發中心、招募8000名研發人員,進行2奈米先進製程研發,更宣布全體員工加薪20%。
大手筆購地蓋廠拚研發 至少等兩年才見成效
台積電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放眼全球,競逐7奈米以下半導體先進製程的公司,僅剩下台積電、英特爾與三星。英特爾因為10奈米製程(相當於台積電7奈米)良率與量產問題遭遇逆風,並遲遲無法有效解決,眼看著原本獨霸的PC與伺服器晶片市占率,被與台積電合作的超微(AMD)趁機攻城掠地,導致英特爾2020年也鬆口,考慮將晶片製造外包,台積電幾乎訂單在握。
台積電在7奈米以下真正硬碰硬的對手,剩下韓國三星。然而,從7奈米的晶圓代工市占率觀之,台積電以75%遙遙領先三星。5奈米2020年進入量產,3奈米也規畫後年(2022年)加入量產陣營,與三星的領先距離愈拉愈大。
在劉、魏兩人領導下,台積電大手筆購地擴廠、興建研發中心、赴美國設廠,這些決策至少須等2至3年後才看得到成效。屆時,英特爾會不會突破製程瓶頸,把訂單收回?三星會不會後來居上?3奈米以下製程客戶接受程度如何?這些盛世光環下的陰影,都足以提醒劉、魏兩人,不能高枕無憂。
延伸閱讀》
台積電最大中國對手血流不止 台灣戰將「不爽走人」 又被美國砍一刀 明年怎拚晶圓代工?
台積電讓台灣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拜登將改變美中情勢?台灣半導體還能享有訂單紅利?
台積電季配息2.5元一定要參加 因為法人將回補股票 理由是……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