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說是吃電怪獸!台積電前大掌櫃說:心裡悶悶的

【撰文 林韋伶】
國泰金控與證交所在(10)日共同舉辦第四屆「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今年邀請到包括:台積電、鴻海、台泥與貝萊德投信等企業與投資界大咖參與,現場來賓代表的公司市值,是台股總市值7成以上,由此可見台灣上市櫃公司,對永續議題的關心程度。
其中,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在論壇上表示:「每次聽到大家在討論台積電生產很耗電,心裡悶悶的,其實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能為全球省更多電。」
為論壇揭開序幕的,是由國泰金暨國泰證券贊助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做出的「永續投資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台灣投資資金共新台幣43兆元中,永續投資金額約達13兆元,其中以保險佔12兆、政府基金佔1兆為最大宗。若以永續投資配置之標的來看,有逾8兆資金投入國外債券,是永續投資最熱門標的,其次則為吸引逾2兆元的台股。對此,臺北大學主秘黃啟瑞分析,台灣企業顯然還有追求永續以吸引資金青睞的空間。
ESG已經不再是口號 台灣13兆資金表態力挺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分析,以今年掛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來說,規模一度衝到210億元,受益人超過17萬人,「成績遠超乎我們的預期,裡面有很多年輕人來投資,年輕投資人關心ESG的面向,特別著重E(環境)。」
若此趨勢不變,當這些特別重視保護環境的年輕人口袋有更多錢後,對ESG投資題材將有更高的需求,為了讓投資人更容易分辨台灣上市櫃企業在ESG的成績表現,國泰證券表示,將進一步與臺北大學進行資料分析與串接,未來將對台灣500家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進行評等。
被說是吃電怪獸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坦言「心裡悶悶的」
不過,在台灣上市櫃公司中,其實也有不少在永續議題上表現傑出的佼佼者,像是在日前市值一度超越波克夏,躍居全球第九名的台灣權王台積電。在分享台積電經驗時,何麗梅指出,台積電的策略包括推動低碳製造、使用再生能源、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及強化氣候韌性,並透明揭露各項績效。
其中,在透明揭露績效這件事上,何麗梅表示,5年前與員工溝通時,曾遭遇許多困難,「因為在台積電的員工心中,『達不到』是一件不好的事,所以一開始還不願意提出承諾。」何麗梅只能不斷與員工溝通,讓大家知道揭露比達成更重要,顯示台積電有決心往對的方向走,員工才漸漸對齊彼此的腳步。
另一件讓何麗梅相當在意的事,則是社會老是說台積電是吃電怪獸的說法,她坦言每次聽到大家這樣說都會心裡悶悶的,在論壇上解釋:「大家都說台積電用很多電,但台積電的產品幫助大家省更多電,根據我們的初估,台積電的產品每年幫助全球省電的電量,是台積電生產用電量的四倍。」
儘管如此,台積電仍積極積極處理耗電的問題,並決定從供應鏈著手,因為台積電有52%的耗能來自機器,剩下的耗能則來自廠務。何麗梅指出,台積電於2016年就開始與供應鏈合作發展綠色機台,希望從機台設計開始就能把能源效應考量進去。
發揮領頭羊影響力 台積電2030目標:廠房25%用電量來自再生能源
經過多年努力,台積電已經收到初步成績,何麗梅分享,從2019年數據來看,台積電產品不管在每單位面積用電量,或是每單位面積溫室氣體全氟化物(PFC)排放量都是世界最低,表現優於美國與南韓。
同時,台積電也在2019年成為全球首家加入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的半導體公司,目前海外據點已全部使用再生能源,並宣示在2030年全公司廠房將有25%用電量來自再生能源,非生產廠房100%使用再生能源,到了2050年則期盼全球營運據點能100%使用再生能源。
對於媒體詢問台灣的綠電供應是否足夠,何麗梅表示:「當我們決心往這邊走,就發現了契機,發現台積電的綠電需求可以帶動投資。」她相信,儘管現在台灣綠電供給量不大,但台積電有扮演領頭羊的決心,希望能讓相關廠商不需要擔心有沒有客戶,帶動再生能源在台灣投資,如此一來台積電就可以買到更多綠電。
延伸閱讀》
長照系列1》「為讓兒子放心結婚,請外籍看護來照顧自己,卻成全家生活夢魘…」 在家安心終老有多難?須先通過4大關卡
長照系列2》「在家養老真的好難,為不打擾子女生活,我還是請了外籍看護…」長照2.0上路4年發生什麼事? 3大面向解析
長照系列3》長照基金上路僅三年 今年恐入不敷出 估三年後將由正轉負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