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疫苗何時到貨未定」 明年6月前能施打?專家這樣分析

【文.蕭婷方】
秋冬時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再起,各界關注疫苗研發進度及對外採購狀況,日前傳出,台灣有望搶到疫苗,保守估計明年年中可望施打的消息;不過,疫苗進口時間仍未定,專家參考國外疫苗搶購時程,與台灣自行研發疫苗的速度,直言明年6月前可施打的機率並不高。
衛福部長陳時中23日赴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再次強調「口袋已有一定量的疫苗」,幾乎完成簽約,僅差付訂金,初估約3000萬劑疫苗、可供1500萬人施打,估涵蓋台灣人口約6成。
但,針對疫苗可施打時程,陳時中僅回應,還是要看疫苗取得的速度、也須審慎評估疫情發展的概況;陳時中更坦言,「目前能掌握到(疫苗)量,但很難掌握進入(台灣」的時序」,直言廠商也無法掌握疫苗配置與到貨時間,「何時到貨最難談」,只能盡量談。
國際疫苗搶購速度慢半拍 明年六月前取得機率低
以全球疫苗研發速度推估,每個疫苗廠、每階段生產疫苗估可量產5千至1億劑,全球疫苗廠今年年底疫苗產量僅2億劑,明年3月底前產量約有5-10億劑,4-6月則估有20億劑,6月以後則有60億劑。
「時機才是關鍵,台灣連訂金都還沒付,搶不到疫苗,明年6月前台灣要能打到疫苗機率很低」。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指出,國際疫苗平台COVAX平台今年7、8月才組建完成,美國、英國、歐盟與日本等國家,5、6月間就直接跟疫苗廠簽約,光是日本就搶訂五億劑疫苗、歐盟也預約了20億劑,美國則幾乎囊括3-5家疫苗產量,台灣現在連訂金都還沒付,估明年6月前取得疫苗機率低。
蘇益仁也提醒,COVAX平台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共同成立,未來疫苗問世,美、英、歐盟、日等強權將疫苗分配完畢後,才會將部分餘額釋放給COVAX,除來源不穩定外,依照COVAX分配原則,台灣很難優先。
疫苗國家隊疫苗問世 最快要明年中
截至今年11月中為止,全球有48種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其中11種疫苗正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台灣除參與COVAX、洽廠商購買外,也同步撥20億元預算,鼓勵國內廠商自製。
陳時中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詢答時表示,國內目前有3家業者投入疫苗研發,於今年8、9月陸續進入第1期臨床試驗階段,業者已開始規劃第2期臨床試驗,最快的一家,於12月底就會進入第2期臨床試驗;至於第3期臨床試驗,由於台灣無社區、大規模感染,將以國外抗體相等性等數據比較。
不過,第2期臨床試驗也需要4-5個月執行,數據分析最快也要1個月。言下之意,國產疫苗要量產問世,最快也要明年中。
政治問題延宕國產疫苗研發速度
「政治問題錯過今年3-6月關鍵期」。蘇益仁回憶,今年3月中疫情爆發初期,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就親赴台灣高端疫苗廠查看,4月初行政院即針對COVID-19疫苗問題組成專家諮詢委員會,自己就是小組召集人,台灣在國際間起步其實很早。
蘇益仁直言,「溝通的過程中,可明顯感受到衛福部、食藥署、疾管署心裡沒有準備,針對國產疫苗製造出來沒有信心」,加上當時台灣緊急疫苗負責人層次太低,無人可以主導緊急疫苗製造,沒人願意效法國外宣布「緊急疫苗製造」*來拍板流程變通,才讓疫苗研發速度慢了國際數個月。
蘇益仁說,國外疫苗大廠3、4月就陸續進入第1期臨床試驗、並進入第2期臨床試驗,台灣直到8月才啟動,已錯過關鍵期。
蘇益仁無奈地說,疫苗專家諮詢委員會5月底就將疫苗研發進度策略就送進行政院,後續陳其邁去選高雄市長後,就沒人召開相關會議、與各部會溝通,計畫也就無疾而終,直言「進度慢國際,只能全向國外買」。
國內疫苗生產誘因不足
依據現行《公共採購法》規範,台灣未如同國外有「預先採購制度」,能在疫苗問世前,即向業者保證購買,目前僅能撥預算輔導、補助廠商進行研發。未來,若國內生產疫苗問世,依法只能「再視品質採購」。
蘇益仁強調,國外大廠有3期臨床試驗的完整數據,反觀台灣疫苗研發先天條件不足,且採2、3期同步進行,第3期採用國外數據、並未有完整的臨床試驗,將使國人對國產疫苗信心不足。
雖然衛福部認為,台灣自製疫苗若問世,將成「賣方市場」;但,綜合來看,台灣研發時程落後國外、政府未保證購買,加上國人信心低落,國內疫苗業者生產意願就會打折。
國內生技產業鏈斷裂
此外,台灣疫苗量產設備也不足,國內廠商估每批次總計僅能生產300萬劑疫苗,製造量也難符合台灣需求。
蘇益仁也指出,國內生技產業鏈斷裂、資源設備都不足,也會拖慢疫苗製造速度與數量。蘇說,傳統檢驗患者體內中和抗體的方法,是直接使用新冠病毒進行測試,必須要在P3等級的實驗室中進行,目前台灣檢驗多送台大醫院與長庚醫院的實驗室,國內兩、三家疫苗廠商同時送樣本,台灣實驗室難以一次消化檢驗量,疫苗研發進度也會受影響。
延伸閱讀》
國光生新冠疫苗傳捷報》人體臨床一期成功,二期臨床試驗預計年底前啟動
疫苗頻傳好消息,為何美股連二黑?軟銀孫正義也猛囤現金 說要因應「最壞情況」…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