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文茜爆施明德住加護病房 孩子急回台為父打氣

這間高雄五金廠員工來自歐亞非 搶人秘訣:把學校招生當自家徵才

鋐昇已有來自非洲、歐洲和東南亞的人才,但董事長黃文彬(右3)並不滿足,「我還想找中東地區,懂阿拉伯語的人!」(攝影・楊文財)
鋐昇已有來自非洲、歐洲和東南亞的人才,但董事長黃文彬(右3)並不滿足,「我還想找中東地區,懂阿拉伯語的人!」(攝影・楊文財)

【文.高士閔】

人才是企業競爭力最重要的資產,卻也是如今最缺乏的資源。 透過本土跨國集團台達電、國際半導體大廠美光,和台灣中小企業鋐昇實業的實戰分享, 在這場國際人才戰,可望提前避開坑洞,提高勝率

前往董事長室的途中,一間會議室傳來熱烈的討論聲,鋐昇實業董事長特助陳家萱解釋,「今天有中山大學的同學,來這邊做功課。」她請記者往內看,來自印尼、越南、象牙海岸的4位學生,正用著筆電準備簡報。

鋐昇實業位於高雄,是一家生產、銷售五金零件、工具的企業,2022年營收約新台幣20億元。由於客戶遍及全球120多國,董事長黃文彬很早就開始招募國際人才。目前,不算東南亞等地的工廠,總公司裡的國際員工約占總人數1成,來自肯亞、越南、西班牙、英國等地。「你(和國外客戶)講一、兩個小時,對方也聽不懂,」黃文彬直言,如果用當地人做生意,可能一句話就解決了。

「我1年可以投資300萬來找人才,」但他進一步說明,中小企業資源有限,這些錢必須要有回報。他認為,產學合作還是中南部企業取得國際人才最省力的方法,一來,學生肯遠赴他鄉,本身就有進取心;二來,經過學校篩選,人品、素質也比較不會有問題,降低挑錯人的風險。

鎖定人口逾億國家的學生
開放遠距辦公,外籍員工助攻海

不過,就鋐昇跟政大、中山、中央等諸多學校合作的經驗,只是提供獎學金,跟把錢丟在水裡,沒什麼兩樣。因為學生畢業不一定會來,來了能力也不一定適合,能力適合也不一定能習慣公司文化。

「不能只讓學校選,」黃文彬認為,企業必須把學校的招生,當作是自己在招募來參與。

舉例來說,他會先列出幾項條件,讓學校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該公司第一個條件是國家「人口紅利要在1億以上,」比如印尼、巴西。因為培養人才不易,如果他背後的市場太小,投資報酬率太低;再來才是專業,像是工程、貿易,最後是特質,如外向、熱情等。

找到合適人選,黃文彬也不會馬上給獎學金。他會要求候選人參與專案,或乾脆來公司實習,從中觀察對方跟企業文化是否吻合;如果合乎標準,且願意來鋐昇,該學生才能拿到獎學金。「讓他覺得在這邊,比在母國好,」國際員工就會留下。

但國際員工總有一天會離開,怎麼辦?

「住家裡更便宜,」黃文彬坦白,換作是自己,也會想回家,但他要企業主思考:工作一定要在辦公室才能完成嗎?

他以一位西班牙裔的業務為例,對方來公司6年,前一陣子想回家了。黃文彬就問:不然遠距工作,可以接受嗎?對方欣然同意!「結果他在家還是不斷接單、下單,」他解釋,不只業績沒受影響,回到當地之後,離市場更近,商業判斷更精準。

遠距久了,可能跟同事、公司感情變淡,該怎麼辦?黃文彬說,除了每年他們要回母公司一趟,負責國際人才的主管每段時間都要出國巡迴,「什麼時候、去什麼地方、拜訪誰?」他拿起辦公桌上的一份文件說:主管要把行程給我,她去哪位同事家串門子,這就是在鞏固感情。

他觀察,很多第3世界國家的菁英,來了台灣才有機會,回國反而難找到合適工作。而只要有機會留下來,他們適應的速度也快,鋐昇內的外國人全部都會說中文就是證明。

簡單來說,人其實沒有想像中難找、難用,難改的反而是老闆的心態;而只要肯轉換心態,全世界都是你的人才庫。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3城直擊中國經濟下沉之謎》超市5折菜1分鐘搶光、誕生大量折扣店,各行業殺價求生⋯

「他們是強勢通路,我們沒得選」30年傳奇台商告白,中國直播帶貨栽跟頭始末

10塊錢商品在中國只能賣5塊!全球廚衛代工王,怎靠規模紅利在消費降級大賺

相關新聞

這裡沒有比亞迪!讓豐田日產加碼、BMW瞄準的全球第3大車市是它

日本龍頭車廠豐田11月下旬宣布,10年來首度在印度加碼,投資近4億美元,增設第3座工廠。但,該公司卻在同月初宣布,將在中國持續減產至春節。

導入經理人、兩年陣亡四個人⋯「噴頭界的台積電」如何五年成功轉骨?

接下管理棒子時,你用的是自己的力量,還是「我們」的力量?

被蘋果、三星夾殺還成長2倍 解析Garmin手錶「分享突圍術」

在1個超級紅海、且市場被巨頭們寡占的市場,你要如何闖出新局?從GPS起家的智慧穿戴品牌Garmin的答案是:開放與分享。

用AI抓八成人頭帳戶 北富銀怎做到「被詐騙集團除名」

「我小孩在他們手上」被請到小房間的廖太太,手顫抖的寫下這幾個字。

9成金融業找它服務VIP 小派車行如何翻身禮賓市場老大

當市場已是一片紅海,你如何殺出生路、從後進者翻身第一?

她從伴侶驟逝到問鼎金馬攝影:我們都懂 生命很多時刻稍縱即逝

拍攝時,攝影記者要我跟余靜萍多說點話,因為一不說話,她在鏡頭前便僵硬緊繃起來。她聽得笑了:「我怕鏡頭啊,我懂在鏡頭前自在有多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