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機構住民補助擬加碼至12萬 衛福部拚下半年上路

改變用戶習慣沒那麼簡單!Google串流遊戲四年收攤啟示

Google在2019年推出串流遊戲平台Stadia,宣稱要讓遊戲主戲和高級電腦走入歷史,但才不過4年的時間,這個平台就要先終止營運了。(Dreamstime)
Google在2019年推出串流遊戲平台Stadia,宣稱要讓遊戲主戲和高級電腦走入歷史,但才不過4年的時間,這個平台就要先終止營運了。(Dreamstime)

【文.楊少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Google對這句話或許感受深刻。這家搜尋引擎龍頭日前宣布,將關閉旗下遊戲平台Stadia,正式宣告「串流遊戲」夢想破滅。這不僅反映「科技做藝術」的策略衝突,更證明「商業界沒有飛躍」。

串流遊戲就像串流影音,消費者只要打開電腦網頁或手機,就可以玩高畫質遊戲,不用再買高級電腦或PS5等遊戲主機,這些遊戲的運算過程全在提供串流的企業端完成。

3年前Google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喊出「Google對遊戲有責任」,高調進軍遊戲產業,由此誕生的Stadia平台,就是打著「淘汰遊戲主機及高級電腦」的旗號。

沒獨家產品又錯估需求
高效企業文化難融合遊戲業

如今這個理想陣亡,過去3年該公司砸下數千萬美元也全放水流。為何有錢有技術的Google搞遊戲會失敗?首先就是沒有「非我不可」。

儘管Stadia在2019年推出後,陸續有《刺客教條——奧德賽》、《天命2》等遊戲支援,並號稱最後還會再增加幾十款。但現實是這些遊戲在其他平台都玩得到,Google從未推出獨門遊戲。

同時,一些講究玩家快速輸入反應的遊戲在Stadia平台上也表現平平。如格鬥遊戲《真人快打11》,科技雜誌《連線》(Wired)對其在Stadia的評價只有六分(滿分十分),理由之一是「延遲感影響玩家體驗。」《金融時報》說,Google的串流技術雖獲得分析師高度評價,然而玩家能否順利體驗,「仍然取決於他們『最後一哩路』的網路連接速度。」

也就是說,網速不夠快,玩家輸入指令後無法在遊戲畫面上即時呈現,就很難體驗Stadia的效果。表面上該平台讓玩家擺脫了遊戲機或電腦,實際上是要玩家更依賴網速。

錯估需求是另一收攤之因。推出Stadia僅1年後,Google就把旗下同時成立,用來開發獨家遊戲的工作室關掉,導致該平台只能完全依賴其他遊戲開發商的支持。

《連線》稱,在向自家遊戲工作室投入數千萬美元後,「Google無法忍受開發高品質遊戲所需的昂貴複雜的創作過程——尤其是考慮到Stadia的訂閱數量並不顯著。」

這背後反映的是Google企業文化與遊戲業本質的衝突。以科技起家的Google,是高度結構化公司,靠層級分明的作業程序建立起各種流程,如該公司招聘員工出名的漫長,須經過招聘委員會等層層關卡,可能長達6到9個月。財經網站CNBC稱它是要確保「找到的人才都是最優秀的。」

但遊戲業卻是靈活的,甚至有點混亂,這先天上和Google的結構就不相容。同時,遊戲產業要在多個不同領域使用各種不同軟體,這又與Google本身生存條件格格不入。

例如在遊戲開發上,Google下令員工不能使用某些開發軟體,這主要是為了安全,但也限制了它創作遊戲的品質。《連線》分析Stadia失敗,原因之一是「Google是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內容公司。」

這背後根本問題是「藝術」與「科技」之爭。一款遊戲的推出,往往須經過3年到5年的打磨,這些遊戲開發者在過程中可能長時間都不會有明顯產出。但Google重科技與效率導向的文化,對這種藝術家風格很難適應。

電商龍頭亞馬遜,近年來進軍遊戲業成績慘淡,這亦是原因之一。「成功的遊戲是藝術、娛樂、技術和超大型預算的結合。大型科技公司只做到最後2個。」彭博新聞網曾如此評論亞馬遜在遊戲業的失利,這對Google其實同樣適用。

效率導向也反映在Google注重短期的策略上。《金融時報》稱,Google不乏把當初雄心勃勃的新產品腰斬,或是把新購併的公司關閉的先例。這些「黑歷史」讓Google進軍遊戲業時,「難以說服遊戲公司和玩家相信它是想長期耕耘這項業務。」

Stadia收攤,為Google新產品「始亂終棄」又添一筆,也證明許多遊戲大廠當初不和Google合作是正確的:Stadia推出至今逾3年,支援的大廠只有法國的育碧(Ubisoft)。

陷入「一步到位」迷思
從零開始養客群,效率不彰

但Stadia失敗還反映另一更深層問題,那就是「一步到位」的迷思。

Google的串流遊戲是從零開始,它想一步到位建立起自家平台。《經濟學人》就稱,Google進軍遊戲業的策略是「從頭開始建立客戶群。」

科技網站TechCrunch稱,如果Google的方案是玩家每月支付20美元,並且透過一些技術魔法,讓玩家可以在任何地方玩他們的 PS5、Xbox或電腦上的原有遊戲,這可能是有道理的。

但Stadia卻不是這樣,玩家不能玩現有的遊戲,甚至還無法用自己的遊戲手把。要入Stadia之門,除了要花新台幣逾3千元再買一支專用手把,還要繳月費,再全價購買一款遊戲。「這就是它注定失敗的地方。」TechCrunch稱,「因為雖然人們很樂意為Google服務花幾塊錢,但沒有人願意花大錢去買他們認為在短期內將完全一文不值的東西。」

和對手相比,微軟也在發展串流遊戲,它的策略是和現況對接,讓會員在雲端玩現有遊戲。Google卻是要重新打造新世界。這就如同輪子已發明了,微軟是利用現成的輪子套上車子賣給客戶,Google卻是要從頭發明輪子、車子。

商業界沒有飛躍!
逐步優化產品,更易被埋單

這背後更深層邏輯是「科技革命論」的迷思。哲學家王東岳說的「自然界沒有飛躍。」商業發展也是如此,從BB Call、大哥大,到智慧型手機;從錄影帶、DVD到如今的串流影音。它們不是某個企業選擇和設計的結果,而是不斷在前人基礎上微調改善,才被市場接受。

對科技至上者來說,「一步到位」是個誘惑。然而市場底層結構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容易接受革命性產品,這是所謂的「路徑依賴」。

以遊戲業來說,遊戲主機至今超過30年,中間經歷任天堂、索尼等諸多企業耕耘,才有今天規模。Google以Stadia跨足遊戲產業,如果當初走的是「溫水煮青蛙」——先配合既有遊戲,讓玩家接受後,再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存在感,或許更有效果。

但它一開始就雄心勃勃要淘汰掉玩家的主機,這個前車之鑑,美國工業大佬奇異(GE)也犯過——一開始奇異想憑著自身工業實力,推出數位平台一統江湖,最後鎩羽而歸。因為客戶原有平台使用便利,他們沒有誘因放棄已用慣的平台,重新花資源擁抱一個完全不熟、又沒有明顯效益的服務。

對照微軟,它也是科技公司,也推串流遊戲,它的策略卻是尊重現況:玩家可透過訂閱制或遊戲主機等現有機制玩遊戲。同時微軟雖不斷購併遊戲公司,但它尊重其文化,讓這些遊戲開發者以原有方式做遊戲。微軟沒有「科技領導藝術」,又沒有想要「一步到位」,這正是它能在遊戲業逐步站穩、Google卻陣亡的原因。

Google的串流遊戲夢破滅,對產業有重大意義,最大受益人恐怕是3大主機MSN——微軟(Microsoft)、索尼(Sony)、任天堂(Nintendo)。因為這證明了遊戲主機依然不死。正如彭博新聞網說,Stadia失敗證明了「主機大戰並未結束。」這反而更有助於鞏固主機業者的地位,「由於硬體市場占有率的優勢,微軟和索尼將繼續成為領先者。」

但Google失敗的更大意義,卻是驗證了「商業界沒有飛躍」:市場成功的新產品、新模式,其實都是在前人基礎上逐步改善而來。這對那些想以技術一步到位改變世界的企業——例如「元宇宙」,Google的失利或許能提供另一層省思。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度假辦公,掀全球人才爭奪戰!近5成企業的選擇,成各國拚GDP新戰場

員工離職就是背叛?周品均:你不會因為失去哪個員工,就做不了事

前鴻海副總告白:我在鴻海冰凍25年的自尊心,要用徒步環島解凍

相關新聞

這家傳產跟搶人怪獸台積電做鄰居 如何躲過缺工潮、年年擴編15%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全台擴廠、高薪搶人,讓科技業人才荒越演越烈,尤其台積電總部坐落的竹科,眾多業者感嘆,找人好難。

兩個女大生怎變建築女王遺作誕生關鍵?看工信從排球悟出的減碳加分技

夾帶著鹹味的海風,沿著淡水河口吹向陸地,2個年齡不到25歲的女生,戴著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頂著烈日,穿梭在淡江大橋的工地裡,向怪手司機逐一蒐集加油料的單據、怪手開的公里數、每台機具運作時數⋯⋯。

他拍黑琵30年記錄生態奇蹟:想向世界證明台灣人很善良

「撓坏撓坏飛啊飛,飛來府城王城西,飛到七股曾文溪,撓坏愛來咱土地。撓坏來自遙遠地,飛來寶島好做夥,停佇塭墘佮溪底,歇睏過冬食魚蝦,等到明年3、4月,補充體力通飛回……。」

特斯拉第五號員工沙漠創業 一顆「重生電池」挑戰中國壟斷

什麼樣的公司,讓比爾.蓋茲的突破能源基金、貝佐斯的氣候宣言基金、福特汽車都搶著投資?今年2月,它還拿到美國政府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11億元)的低利貸款,募資總額28億美元。

Uber狂送點數養不出鐵粉 為何要客人付錢訂閱反讓會員翻倍、救了獲利?

世上沒有忠誠的客戶,他們只問牛肉在哪裡?這是叫車及送餐平台優步(Uber)的體悟。它最新表現驚艷華爾街,因為它自Uber Eats成立至今,花7年學到,用不對的會員制會踩雷,唯有用對的會員制、找對施力點,才是甩開對手的關鍵。

集滿女打仔、媽媽演員、亞洲龍套刻板標籤⋯楊紫瓊如何變呼聲最高奧斯卡影后

這個拍戲近40年的華裔女演員,憑藉美國科幻電影《媽的多重宇宙》裡意外捲入拯救世界任務的華裔洗衣店老闆一角,橫掃各大獎項。在即將於美國時間3月12日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她也是呼聲最高的影后得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