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創「美國黨」扮攪局者 喊搶國會關鍵席次

全球首富馬斯克(左)五日宣布創立新政黨「美國黨」。圖為五月他與美國總統川普(右)還未公然決裂時,一起在費城富國銀行中心觀戰NCAA男子摔角錦標賽。路透
全球首富馬斯克(左)五日宣布創立新政黨「美國黨」。圖為五月他與美國總統川普(右)還未公然決裂時,一起在費城富國銀行中心觀戰NCAA男子摔角錦標賽。路透

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五日宣布,已創立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旨在為美國人民「爭回自由」。對此,美國總統川普和白宮均尚未置評。

馬克斯四日先在旗下社群媒體X做民調,問追蹤他的網友支不支持他創黨。翌日他在X發文公布結果,支持與反對的比例為二比一,「你們將如願以償」,「今天,美國黨成立,把你們的自由還給你們」。

投資公司Azoria執行長費希白克五日在X發文批評馬斯克組黨,並重申支持川普,還宣布Azoria Tesla Convexity ETF將延後上市。費希白克寫道,「我鼓勵董事會立刻開會,要求馬斯克澄清他的政治野心,並評估這些野心是否能符合他身為特斯拉執行長的全職義務」。

全球首富馬斯克四日表示,新政黨應鎖定二至三席聯邦參議員,並聚焦八至十席聯邦眾議員。由於目前掌控國會兩院的共和黨僅擁有微弱多數,若新政黨能搶下如此數量的席次,就足以左右爭議性的法案表決,以確保國會的立法符合美國人民真正意願。

馬斯克在去年總統選戰期間是川普最大金主,已知共捐兩億八千多萬美元幫川普打選戰。馬斯克也捐給其他共和黨候選人。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DOGE)特殊政府雇員的任期在五月底結束後,隨即與川普公然鬧翻。

馬斯克一直提出組新政黨的構想,也強烈反對川普第二任招牌的「又大又美法案」。

華盛頓郵報六日分析,美國黨將面臨至少六大挑戰。其一是美國總統大選採「贏者全拿」制,對第三勢力並不友善。美國喬治城大學學者諾埃爾指出,美國缺乏可讓多黨制或第三勢力成功運作的制度條件。

其二是歷史阻礙。美國兩黨制外的政黨雖存在已久,但這些黨在全國的吸引力很有限。不是兩大黨的總統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上次已是一九六八年。

其三是競選策略與目標席次。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麥科考預料,美國黨候選人不會在選舉中勝出,但可能扮演攪局者或干擾者,破壞共和黨競選布局,並在北卡羅來納州等戰場州取得能改變局面的足夠選票。

其四是潛在支持者的內部分歧。諾埃爾提到,馬斯克尋求的「八成中間選民」未必具有可籌組政黨的足夠凝聚力;其五是爭取政治盟友。諾埃爾表示,馬斯克雖是全球首富,但新政黨需一批格外忠誠投入的支持者,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

最後則是馬斯克本人的性格。麥科考直言,難以想像馬斯克會有耐心用餘生嘗試籌組新政黨,這一切只是源於他與川普的恩怨,以及他試圖抹滅川普的政治遺緒。

共和黨 川普 馬斯克

延伸閱讀

從力挺川普到反目成仇…馬斯克擬建新政黨 「小而精」能否撼動「大而美」?

不滿馬斯克組「美國黨」 投資公司CEO宣布新款特斯拉ETF延後上市

嚥不下這口氣 馬斯克籌組美國黨 支持川普對手

川普:已簽署12國關稅函 周一寄出

相關新聞

分析:「美國黨」就算沒有國會席位 馬斯克創黨仍可能威脅川普

針對昔日盟友馬斯克成立新政黨的計畫,美國總統川普直批「荒謬」。不過分析指出,此言凸顯馬斯克確實可能對努力捍衛國會微弱優勢...

德州洪災已78死,為何災難比預期嚴重?

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發生強降雨引發暴洪,截至7月7日已知至少78人死亡、41人失蹤。德州克爾郡(Kerr County)一個位於河畔的基督教女童夏令營「奧秘營」(Camp Mystic)遭到洪水淹沒,10名女孩和一名輔導員至今仍下落不明。 根據當地官員說法,目前洪災危機尚未解除,死亡人數也將會上升。

美國114歲嬤親曝長壽秘訣 100多年吃「這1物」不膩

時人雜誌(People)報導,美國百歲老人吉布森(Bonita Gibson)7月4日迎來114歲生日,她受訪透露自己長...

德州洪災攀至91死 白宮:川普擬本周五訪問災區

美國德州近日爆發豪雨引發洪災,白宮7日指出,目前已確認有91人罹難,並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本周五前往災區。

從G7、北約峰會到以伊衝突 看川普如何重塑新世界秩序

二○二五年一月,川普第二次宣誓就任美國總統,自詡為「美國的解放者」的他…

批普亭「滿口屁話」川普:已核准運送防禦武器給烏克蘭

俄烏戰爭未歇,美國總統川普8日罕見抱怨俄羅斯總統普亭,不但表達他對普亭感到不滿,也批評普亭對美國滿口「屁話」(bulls...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