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問「有沒有穿過比基尼」…高雄空大生控遭師性騷 畢典下跪向副市長陳情

要求幫修電桿 嘉義男阻台電施工…警協調非施工範圍「屬私人設置」

明尼蘇達州民主黨議員夫婦遭暗殺身亡 槍手冒充警察登門行凶

明尼蘇達州州眾議會民主黨領袖梅麗莎·霍爾曼(Melissa Hortman)周六凌晨遭槍殺身亡。(美聯社資料照)
明尼蘇達州州眾議會民主黨領袖梅麗莎·霍爾曼(Melissa Hortman)周六凌晨遭槍殺身亡。(美聯社資料照)

綜合媒體報導,明尼蘇達州州眾議會民主黨領袖梅麗莎·霍爾曼(Melissa Hortman)周六凌晨遭槍殺身亡,她的丈夫也遇害,另一名議員及其妻遭到槍擊重傷,當局認為這是針對民主黨政治人物住所的蓄意攻擊。

「我們今天聚集在此,因為發生了無法言喻的悲劇,」明州州長華茲(Tim Walz)在周六上午的記者會表示,「州眾議員梅麗莎·霍爾曼,一名民主黨人,遭到暗殺,她的丈夫馬克(Mark)也一同遇害。」

華茲說,霍爾曼及其丈夫在位於布魯克林公園(Brooklyn Park)的家中被一名冒充警察的槍手殺害。

州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及其妻子伊薇特(Yvette)在位於尚普林(Champlin)的家中亦遭到槍擊,身中多槍;華茲表示,兩人負傷嚴重,但在完成手術後預計可存活。

當局表示,槍手穿著類似警服並駕駛疑似警車的車輛,先後闖入兩名議員家中行凶;車內發現一份包含其他州議員名字的清單,顯示這可能是有預謀的連續襲擊。

當局認為凌晨的槍擊事件可能涉及兩名嫌犯,目前尚未逮捕任何人,但已拘留數名「相關人士」進行訊問;聯邦調查局(FBI)已介入調查,州緊急行動中心也已啟動。

據報導,第一起槍擊事件發生在凌晨2時後不久,地點在霍夫曼位於尚普林的住所,距離明尼阿波利斯約20哩。

第二起事件發生在霍爾曼位於布魯克林公園的家中,時間約為凌晨4時。

官員表示,在霍爾曼住所的槍擊事件後,一名嫌犯與警察交火,街頭爆發槍戰,嫌犯在槍戰中逃脫。

當局認為這兩起事件有關,並描述冒充執法人員的嫌犯為一名白人男子,棕色頭髮,身穿藍色襯衫和藍色褲子,外罩黑色防彈背心。

布魯克林公園警方於上午5時30分發布就地避難令,隨後將範圍擴大至愛丁堡高爾夫球場(Edinburgh Golf Course)周圍3哩。

上午7時左右,當局再次發出緊急警報,建議居民僅在有兩名警察在場的狀況下才能開門,並撥打911驗證任何警察的身分。

延伸閱讀

布碌崙華社 為市議員參選人葉凌霞造勢

Lumina布魯克林全新公寓點亮Greenwood Heights

前州參議員曲怡文 有意再選州級公職

貝克漢家族大和解 羅密歐終於分手哥哥前任

相關新聞

美俄領袖通話中!外媒曝:川普周五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路透3日引述1位烏克蘭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五(4日)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川普4個字稱呼日本首相引熱議!網質疑「不記得石破茂?」

美國總統川普6月30日批評日本「不買美國米」,此前一天還威脅對日本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言論一出除了引發國際政經界關切...

美陸戰隊:北京第一擊鎖定基建 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今天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

CNN:川普締造和平的人設崩塌?3原因恐被迫參戰以伊衝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避免讓美國捲入以色列與伊朗的全面戰爭,但隨著局勢惡化與內部壓力...

申請留美學生簽證「網路隱私沒了」 須公開社群個人檔案

美國國務院18日發出新聞稿指出,要求申請學生簽證、國際學生簽證和學術交流簽證的申請者公開他們社群網路的個人檔案。

世界更安全?全美機場取消強制脫鞋安檢

「終於可以不用脱鞋了!」即日起全美國的機場,將不再要求旅客脱鞋接受安檢,此項實施20年的規定即將全面取消。過往美國運輸安全局(TSA)規定,所有12歲至75歲的旅客接受安檢時必須脫下鞋子,並將其放入輸送帶上、與隨身行李一同掃描——這源自於2001年一起炸彈未遂案。然而許多旅客抱怨美國機場安檢程序太過繁瑣,不僅鞋子、腰帶,外套也要卸下才能通過。美國國土安全部諾姆(Kristi Noem)7月8日於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正式宣布,因機場安全技術和流程大幅進步,未來旅客不再需要脫鞋才能通過安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