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溫網/逆轉粉碎小蠻牛3連霸美夢 辛納復仇奪冠成義大利第一人

全美擬2千場抗議「拒絕國王」行動挑戰最大規模示威

美國民間14日預計發起「拒絕國王」(No Kings)抗議,計畫在全國各地發動超過2000場抗議行動,預期規模將超越4月舉行的「把手拿開」(Hands Off)抗議行動。圖為此前有民眾至美國白宮前抗議。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4日預計發起「拒絕國王」(No Kings)抗議,計畫在全國各地發動超過2000場抗議行動,預期規模將超越4月舉行的「把手拿開」(Hands Off)抗議行動。圖為此前有民眾至美國白宮前抗議。記者陳熙文/攝影

為慶祝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川普政府預計14日於華府舉行閱兵式,不過美國民間14日也預計發起「拒絕國王」(No Kings)抗議,計畫在全國各地發動超過2000場抗議行動,預期規模將超越4月舉行的「把手拿開」(Hands Off)抗議行動。

拒絕國王抗議14日將在全國各地展開,部分抗議的時間將早於閱兵式,也有抗議行動擬與閱兵式同時間進行;行動規劃者之一萊文(Levin)指出,抗議行動也特別避開華府抗議,以免讓川普有理由報復他們的和平抗議,或者指控他們抗議是針對軍隊。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2月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出一張人工智慧(AI)生成圖,川普在圖中頭戴皇冠,圖上也寫有「國王萬歲」(long live the King)的文字,該圖也被白宮的社群帳號轉發,「拒絕國王」隨即成為抗議民眾的口號標語之一。

據了解,拒絕國王抗議主要抗議川普多次在執行驅逐非法移民的過程中越權,未依循正當程序,有違反美國憲法和人權之虞;此外,抗議也對川普政府大砍聯邦政府的人員表達不滿;而閱兵式正逢川普79歲生日,也備受爭議。

行動計畫者指出,川普政府近期未經加州政府同意就部署國民兵和陸戰隊來應付洛杉磯的抗議,也增加民眾對抗議的迴響,預料有利於增加參與行動的人數。

面對拒絕國王抗議,川普日前表示,如果閱兵式當天有任何抗議,他們將會被強力應對,並指這些人討厭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事後則澄清說,川普完全支持和平抗議,也支持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指人民有和平集會的自由;李維特說,川普支持美國人民發聲的權利,但川普不支持任何暴力,也不支持執法人員遭到攻擊。

川普12日則說,他完全不感覺自己像一位國王,因為他總是要費很大的麻煩才能讓事情通過;川普認為,如果他是國王,就不必向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和參院多數黨領袖熊恩(John Thune)協調,所以他不是國王。

美國於4月舉行把手拿開抗議,號稱全國近百萬人走上街頭,成為川普上任後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各界評估拒絕國王抗議行動的規模可能超越4月的抗議行動。

美國 社群 川普

延伸閱讀

華爾街日報:川普稱美國事前知道以色列攻擊伊朗計畫

川普再促聯準會降息 批主席鮑爾「傻瓜」、「太晚先生」

老天爺不給面子...川普生日閱兵 氣象預告:可能下雨甚至雷暴

美國上訴院裁定了…國民兵可繼續部署洛杉磯 異見參議員遭上銬

相關新聞

美俄領袖通話中!外媒曝:川普周五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路透3日引述1位烏克蘭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五(4日)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川普4個字稱呼日本首相引熱議!網質疑「不記得石破茂?」

美國總統川普6月30日批評日本「不買美國米」,此前一天還威脅對日本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言論一出除了引發國際政經界關切...

美陸戰隊:北京第一擊鎖定基建 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今天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

CNN:川普締造和平的人設崩塌?3原因恐被迫參戰以伊衝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避免讓美國捲入以色列與伊朗的全面戰爭,但隨著局勢惡化與內部壓力...

申請留美學生簽證「網路隱私沒了」 須公開社群個人檔案

美國國務院18日發出新聞稿指出,要求申請學生簽證、國際學生簽證和學術交流簽證的申請者公開他們社群網路的個人檔案。

世界更安全?全美機場取消強制脫鞋安檢

「終於可以不用脱鞋了!」即日起全美國的機場,將不再要求旅客脱鞋接受安檢,此項實施20年的規定即將全面取消。過往美國運輸安全局(TSA)規定,所有12歲至75歲的旅客接受安檢時必須脫下鞋子,並將其放入輸送帶上、與隨身行李一同掃描——這源自於2001年一起炸彈未遂案。然而許多旅客抱怨美國機場安檢程序太過繁瑣,不僅鞋子、腰帶,外套也要卸下才能通過。美國國土安全部諾姆(Kristi Noem)7月8日於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正式宣布,因機場安全技術和流程大幅進步,未來旅客不再需要脫鞋才能通過安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