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鹿兒島外海又震...芮氏規模約5.2 日本氣象廳回應了

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最快明升級颱風 路徑出爐

拜登那未能播出的競選廣告:新書爆料剪接也救不了

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取自Penguin Random House官網)
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取自Penguin Random House官網)

一本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書中提到,拜登去年4月在德拉瓦州拍攝的一場「模擬市民大會」(staged town hall)慘不忍睹,連競選團隊都認為拍攝到的素材「根本無法使用」;不過,POLITICO新聞網站獨家取得當時製作的三支競選廣告,揭露內情可能比書中描述更為複雜。

該書作者塔珀(Jake Tapper)與湯普森(Alex Thompson)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即便現場只有支持者,且所有問題早已事先提供給拜登,他在應對時仍顯吃力,最終團隊判定「這些片段沒法用來做廣告」。

然而,拜登陣營駁斥這個說法。

POLITICO取得的影片顯示,拜登確與觀眾有所互動,雖然畫面經過多次剪接,但並非完全無法使用。三支廣告名稱分別為《最偉大的國家》(Greatest Nation,主打民主價值)、《他們努力過了》(They've Tried,聚焦歐記健保)、《保衛我們所有人》(Defend Us All,針對退伍軍人議題)。

這三支競選廣告從未播出。塔珀和湯普森在書中表示,廣告未能上線的原因在於素材品質不佳;但拜登團隊堅稱,是因為「錯過了時機」,而非內容問題。

拜登發言人向POLITICO表示,這些廣告的確做過焦點團體測試,但尚未來得及上線,拜登就因去年6月辯論時的災難性表現退出選戰。

不過,塔珀引述一名匿名拜登幕僚表示:「雖然團隊能巧妙挑選片段來剪輯廣告,但當時在場的中高層幹部一致認為原始素材品質未達標,需要高度後製才能勉強成片。若真如團隊所說素材可用,何以等了快四個月也不播?」

POLITICO無法獨立查證該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身分。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除了廣告爭議外,該書的事實查核機制也成為爭論焦點。塔珀與湯普森表示,他們自費聘請《紐約客》(The New Yorker)首席事實查核編輯麥金塔(Fergus McIntosh)進行全書核查。不過,拜登團隊批評,書籍作者從未就內容主動聯繫他們查核,而是直到《紐約客》計畫刊登書中摘錄時,才首度與他們接觸。拜登發言人指出,《紐約客》對摘錄的查核標準遠高於整本書,這對讀者並不公平。

書中另一項引發爭議的內容,是指拜登認不出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拜登團隊成員吉佛德(Rufus Gifford)隨後公布一段兩人對話的影片,試圖駁斥此說法,然而影片未能確切證明拜登當下是否認出對方。

面對爭議與質疑,塔珀與湯普森透過發言人回應:「我們堅持《原罪》一書中的所有報導內容。拜登團隊延續白宮時期的老手法,繼續混淆視聽。而媒體若仍依賴這些未具名、未經驗證的說法,將嚴重損及自身公信力。」

塔珀拒絕透露提供拜登模擬市民大會內情的消息來源身分。

相關新聞

美陸戰隊:北京第一擊鎖定基建 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今天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

CNN:川普締造和平的人設崩塌?3原因恐被迫參戰以伊衝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避免讓美國捲入以色列與伊朗的全面戰爭,但隨著局勢惡化與內部壓力...

洛杉磯市區宵禁開始!白宮回應加州州長「民主遇襲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0日晚間發表演說,怒批總統川普出兵洛杉磯激化...

加州不會是最後一個!州長紐森:我們正親眼目睹民主遭受攻擊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10日晚間發表措辭嚴厲的全國談話,劍指川普總統未經州府要求,就將國民兵聯邦化,並動用陸戰隊鎮壓洛杉磯的抗...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川普批加州示威者「畜牲」!暗示長期派軍洛杉磯 至達成1條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加州因掃蕩無證移民引發的抗議延燒,川普政府7日至9日陸續動員國民兵與陸戰隊至洛杉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