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手破局是假的!橋本環奈被爆落淚答應中川大志求婚 雙方家長已見面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延托真相/公幼師暑期照顧身心耗竭 外聘人力現隱憂

川普要求選舉投票須出示公民證明 法官擋下

川普政府的兩項政策再遭聯邦法官阻擋,包括要求選舉投票時都必須出示公民證明,以及中小學禁止多元化。(美聯社)
川普政府的兩項政策再遭聯邦法官阻擋,包括要求選舉投票時都必須出示公民證明,以及中小學禁止多元化。(美聯社)

聯邦法官24日分別裁決阻擋川普的行政命令,一是投票須出示公民證明,二是要求小學和中學禁止多元化政策。

中小學禁止多元化政策 也被阻擋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華盛頓特區聯邦法官克拉-科特利(Colleen Kollar-Kotelly)24日在長達120頁的意見書中寫道,川普片面「透過行政命令,縮短國會的審議過程」,試圖改變選舉程序。

川普稍早簽署行政令要求出示公民身分證明才能登記投票,並命令選舉官員在接受公共補助對象登記前,「評估」其公民身分。現在該命令被克拉-科特利的裁決阻止。

此外,克拉-科特利也禁止選舉援助委員會(USEAC)扣留不遵守該命令州的聯邦資金。

她寫道:「我們的憲法賦予國會和各州,而非總統,規範聯邦選舉的權力。任何對於行政部門的法定授權,都不允許總統透過行政命令縮短國會審議。」 

川普3月發布「維護和保護美國選舉完整性」的行政命令後,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收到三宗不同的訴訟挑戰該政策,其中包括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與紐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國會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Hakeem Jeffries)、拉丁裔美國公民團結聯盟(LULAC)、全國有色人種促進法律協會(NAACP)共同提起的訴訟。

克拉-科特利寫道,「這些案件攸關權力分立」,法官裁定川普片面重塑選舉的努力逾越職權,指司法部「幾乎沒有為總統命令提出任何辯護」。

她寫道,若川普希望改革選舉進程,國會將是合適的改革管道,且國會「正在討論會影響總統意圖下令的許多改革立法」。

另外,繼新罕布夏州法官24日禁止教育部利用聯邦資金威脅終止公立學校的多元化政策(DEI)數小時後,川普任命的馬里蘭州聯邦法官史黛芬妮‧蓋拉格(Stephanie A. Gallagher)也裁定,廣泛禁止川普扣留倡議DEI公立學校的聯邦資金。

蓋拉格寫道,「本法院不考慮這些爭議政策是好是壞、公不公平、謹慎或荒謬,憲法要求本院仔細審查政府是否依法創建和實施,而這個政府沒有。」

蓋拉格法官寫道,興訟的美國教師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和俄勒岡州的一所公立學校,成功證明教育部的政策將使他們受到難以修復的傷害,而教育部的爭議信函可能違反「行政程序法」(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新罕布夏法官則指出 ,把取消多元化政策作為學校獲得聯邦經費的條件,侵蝕美國與獨裁政權不同的「根本原則」。

相關新聞

美俄領袖通話中!外媒曝:川普周五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路透3日引述1位烏克蘭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五(4日)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川普4個字稱呼日本首相引熱議!網質疑「不記得石破茂?」

美國總統川普6月30日批評日本「不買美國米」,此前一天還威脅對日本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言論一出除了引發國際政經界關切...

美陸戰隊:北京第一擊鎖定基建 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今天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

CNN:川普締造和平的人設崩塌?3原因恐被迫參戰以伊衝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避免讓美國捲入以色列與伊朗的全面戰爭,但隨著局勢惡化與內部壓力...

洛杉磯市區宵禁開始!白宮回應加州州長「民主遇襲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0日晚間發表演說,怒批總統川普出兵洛杉磯激化...

加州不會是最後一個!州長紐森:我們正親眼目睹民主遭受攻擊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10日晚間發表措辭嚴厲的全國談話,劍指川普總統未經州府要求,就將國民兵聯邦化,並動用陸戰隊鎮壓洛杉磯的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