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最成功的100天?川普執政演說喊「不再中國優先」:美國現在被所有國家尊重

當代藝術聖地!英國泰特美術館為何屹立不搖

朱立倫「罷免賴清德」 媒體人指不可能任務、有望達到2目的

曾來台慶賴總統就職 美友台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逝世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旗下團隊今天表示,阿米塔吉4月13日因肺栓塞突發辭世,享壽79歲。阿米塔吉立場友台,曾訪台慶賀總統賴清德就職,並於之後受訪強調,他此行就是讓台灣知道美國兩黨對台灣民主的支持。

阿米塔吉國際團隊(The Armitage International Team)透過聲明表示,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2001年至2004年間擔任時任小布希政府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的副手,任內正值美國面對911恐怖攻擊,以及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初期動盪時期。

在此之前,他曾於雷根政府期間擔任國防部高級官員,並於老布希總統任內擔任總統特使。在西貢淪陷前夕,他協助南越海軍的艦艇與人員撤離,率領一支載有約3萬名難民的艦隊安全抵達菲律賓。

阿米塔吉國際團隊指出,美國海軍官校校友會已發布影片,回顧阿米塔吉非凡的一生與諸多成就。

阿米塔吉立場長期友台,總統賴清德2024年5月20日宣誓就職,美國特別派阿米塔吉、布魯金斯研究院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等人赴台慶賀。

阿米塔吉當時表示,賴總統勝選後,來自全世界恭賀之意傳達了重要訊息,即台灣對全世界是重要的民主聲音。

阿米塔吉同年接受美國之音(VOA)訪問時指出,他訪台所要傳達最主要的訊息,就是讓台灣知道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台灣民主的支持。

賴清德宣誓就職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於5月23、24日兩天在台灣周邊進行「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中國官媒還說此次軍演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懲戒」。

對此,阿米塔吉表示:「台灣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就是近鄰暴政,不得不忍受這一切,但當中國忙著欺負台灣之際,世界卻有愈來愈多人為台灣發聲。」

阿米塔吉更說:「中國不明白,中國愈是欺凌台灣,國際社會就會更加支持台灣。」

阿米塔吉2004年離開公職後,創立阿米塔吉國際團隊,並經營至今。2005年,英女王授予他榮譽爵士勳銜,之後也陸續獲得日本、紐西蘭、澳洲及羅馬尼亞等國政府頒發的榮譽與獎項,並獲日本慶應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團隊 美國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國民黨立委聲援 羅智強:賴清德政府搞在野黨全面殲滅計畫 可惡至極!

【重磅快評】人民吃苦、黨工吃補 賴清德功德圓滿?

與美談判算勝利?邱毅批賴清德「愚昧無知」:台灣已登川普賊船

美商品採購被綠委酸 蔣萬安反擊:難道賴清德也叫民眾去Costco採購?

相關新聞

川普執政近百日 學者:台灣還不是美國優先事項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執政滿百日,但其對台態度依舊不明,有學者指出,台灣還不在川普政府的最優先事項上,川普百日執政的目光仍多聚...

曾率團參加賴清德就職 美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79歲逝世

曾率團參加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典禮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於13日逝世,享壽79歲。

川普下個100天 鎖定貿易、和平協議

白宮廿八日舉行記者會宣揚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政績,稱川普第二任期已驅逐十三點九萬人出境。接下來川普重點將轉向海外,白宮發...

美12州聯合告川普 白宮批獵巫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多國商品祭出高額關稅,遭到十二州聯合提告, 認為川普無權「隨意徵收關稅」,並要求法院禁止執行這些違法措施...

後院失火:特斯拉利潤掉71%,馬斯克減少DOGE工作時間能救回業績和股價嗎?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帶領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四處砍預算、砍人事,引發大規模不滿和諸多訴訟,然而回過頭來,馬斯克的特斯拉(Tesla)汽車銷售成績不佳,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出爐,利潤下滑71%、營收下滑9%。此情況下迫使馬斯克在4月22日宣布:自己將減少在川普政府「處理政務」的時間,也承認在川普政府內的工作讓他減少關注特斯拉。回頭「顧好正業」的馬斯克,仍大談「全自動駕駛」的願景,不過在美國乃至歐洲各地都湧現抗議馬斯克、民眾遷怒特斯拉的情況下,馬斯克又是否能挽回頹勢、帶特斯拉重返榮耀呢?

別具意義!印度女婿美副總統范斯訪印 專家曝時間點有玄機

路透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21日抵達新德里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期間預計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不過知情人士透露美印雙方料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