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僅用過3次!川普引「外國敵人法」趕移民 哪些群體恐受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14日準備搭乘空軍一號離開馬里蘭州前,與媒體講話。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14日準備搭乘空軍一號離開馬里蘭州前,與媒體講話。法新社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5日援引「外國敵人法」(Alien Enemies Act)驅逐委內瑞拉移民,遭到一名聯邦法官暫時擋下。這部法令訂定於1798年,美國政府歷史上僅動用過3次且皆為戰爭期間,不過川普最新將法令用於打擊境內移民,哪些群體可能受影響?

何謂「外國敵人法」?

這項法令允許總統省略移民法庭程序,拘留並驅逐14歲以上來自或是「敵對國家或政府」國籍人士。唯有美國對敵對國家宣戰,或者總統認為美國遭遇「入侵或掠奪性侵擾」威脅或企圖時,才能實行。

但是,只有國會才能宣戰,而美國國會目前並未對委內瑞拉宣戰;儘管川普多次將非法移民描述為「入侵」,且將移民塑造為暴力威脅。

「外國敵人法」歷史?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奈傑(Cody Nager)解釋,最初由美國開國元勳亞當斯總統頒布,當時美國和法國關係緊張、瀕臨開戰,若國會沒有開議,議員無法抵達或通過電話投票宣戰,因此賦予總統在宣戰前有彈性行動的空間。

「外國敵人法」援引歷史?

這項法令頒布227年以來,僅被動用過3次,均經由國會宣戰,分別為1812年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兩次大戰期間,主要被用於針對來自德國、奧匈帝國、日本和義大利的移民。

紐約大學布瑞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憲法專家伊布賴特(Katherine Yon Ebright)指出,試圖在非戰爭背景下援引此法處理移民問題是錯誤的,她在去年10月的報告強調,這屬於戰時權限,「在和平時期援引此法以繞過常規的移民法律將是一種駭人濫用」。

是否合法?

南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瑞茲(Jean Reisz)指出,總統確實有權根據該法對敵對國家的國民或原國籍人士採取行動。

不過,瑞茲也表示這並非進行大規模驅逐的簡單手段,因為這項法律也允許適用對象向聯邦法院申請救濟。

瑞茲解釋,在川普動用外敵法驅逐5名委內瑞拉黑幫成員的情況中,確定某人是否受到該法約束, 需要法官回答2個問題:這個人是否是委內瑞拉人?美國是否與委內瑞拉處於戰爭狀態,或者委內瑞拉是否是試圖入侵的敵對國家?

瑞茲表示,鑒於目前美國與任何國家都沒有處於戰爭狀態,這將使行動變得複雜。

可能受到影響的人?

在美國,有各種不同的移民身份,包括持有學生簽證、綠卡或「優先工作者及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工作簽證等。喬治城大學專研外敵法的法學教授弗拉德克(Stephen Vladeck)表示,如果某移民被以外敵法控訴,法庭需要考慮每一種身分。

弗拉德克表示,把出於個人原因非法進入美國的人與來自外國的入侵行為畫上等號是不正確的。他說:「被逮捕、拘留和驅逐的人來自某個特定國家,這應該不只是巧合。把這些人視為武裝衝突的入侵者進行入侵,表面上來看很可笑」。

美國 移民 委內瑞拉

延伸閱讀

被克宮列拒絕往來戶 凱洛格獲任命烏克蘭特使

不經司法程序趕人!川普用戰時「外敵法」逐5黑幫移民 遭聯邦法官擋下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裁減美國之音等國營媒體員工

紅海危機持續 川普下令對葉門叛軍發動大規模攻擊

相關新聞

美陸戰隊:北京第一擊鎖定基建 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今天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

CNN:川普締造和平的人設崩塌?3原因恐被迫參戰以伊衝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極力避免讓美國捲入以色列與伊朗的全面戰爭,但隨著局勢惡化與內部壓力...

洛杉磯市區宵禁開始!白宮回應加州州長「民主遇襲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0日晚間發表演說,怒批總統川普出兵洛杉磯激化...

加州不會是最後一個!州長紐森:我們正親眼目睹民主遭受攻擊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10日晚間發表措辭嚴厲的全國談話,劍指川普總統未經州府要求,就將國民兵聯邦化,並動用陸戰隊鎮壓洛杉磯的抗...

美中貿易框架等川習批准!紐時:中方1用詞暗示「重大分歧」

美國與中國自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

川普批加州示威者「畜牲」!暗示長期派軍洛杉磯 至達成1條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加州因掃蕩無證移民引發的抗議延燒,川普政府7日至9日陸續動員國民兵與陸戰隊至洛杉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