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志氣十足、不愁發展! 2025不是升職就是加薪的「四大生肖」

合歡西峰山難死者是粉專版主 網友湧臉書最後貼文哀悼:謝謝無私分享

亞亞出境鬆口氣?劉世芳:我還在呼吸

美媒:華府長年採戰略模糊 川普2.0對台政策如謎團

美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瓦解華府主導的全球秩序不僅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也許還會為中國可能犯台的時間表帶來新機會。(美聯社)
美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瓦解華府主導的全球秩序不僅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也許還會為中國可能犯台的時間表帶來新機會。(美聯社)

美媒今天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瓦解華府主導的全球秩序不僅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也許還會為中國可能犯台的時間表帶來新機會。儘管歷任美國總統多奉行戰略模糊,但川普2.0的對台政策有如「謎團」。

美國媒體Axios報導,基於共軍現代化目標及解放軍建軍100週年等考量,美官員大多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在2027年做好犯台準備。雖然川普(Donald Trump)認為,中國侵台將是「災難性的」事件,但他一直對美國是否協防台灣保持模糊態度。

對於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保護台灣,歷任美國總統大多採取「戰略模糊」的政策,但在川普重返白宮執政下,這已變成「謎團」(mystery)。

川普顛覆傳統美國外交政策,Axios指出,川普對烏克蘭的策略讓許多人打消他會單單為了保護民主政體免於遭受獨裁國家侵略而協防台灣的想法。在國際舞台上,川普最在意的是美國核心利益。

與烏克蘭不同的是,台灣在全球經濟上扮演關鍵角色,全球超過9成的最先進半導體都由台積電生產。全球對台積電的依賴被視為對抗北京犯台的強大嚇阻力,川普則對台積電在晶片製造上的主導地位感到不滿。

面臨川普關稅威脅下,台積電本週稍早宣布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2915億元)。川普樂見這項發展,白宮網站也將此列入促進外來投資的政績,但報導指出,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引起台灣人擔心恐讓台灣更易受攻擊。

當川普被問到,台積電對美投資是否會將中國侵台的衝擊降到最低,他回答,「我不能說是最小化,那會是災難性的事件」,台積電投資將使美國在晶片產業占有一席之地,「若台灣有事,將會有滿大的影響」。

許多川普政府高階官員都呼籲撤回美國在歐洲及中東的駐軍,把焦點轉移到中國對台威脅。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本週在參議院聽證會表示,台灣落入中國手中「對美國利益而言,會是一場災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昨天受訪也說,川普有信心,他在白宮期間,習近平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

川普在外交政策採取「交易型」(transactional)路線,歐洲各國首當其衝,中國、台灣及其他印太國家也正密切關注。

台積電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影/蘇格蘭川普渡假村 遭親加薩團體噴漆破壞

加薩支持者破壞川普渡假村 男子爬大笨鐘挺巴勒斯坦

川普出手 首度限制馬斯克權限

魯比歐、馬斯克 當川普面吵起來

相關新聞

川普國安群組 作戰機密外洩…誤將媒體總編輯拉進聊天群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等川普政府國安團隊首長,日前在加密通訊軟體Signal群組討論美國空襲葉門「青年運動」民兵計畫細節,卻...

血腥星期六!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之音 自由亞洲電台合約也喊卡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15日起大規模裁減包含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等多個機構的人力,USAGM旗下美國之音全部1300...

魯比歐槓馬斯克 川普:他倆沒衝突

對紐約時報七日披露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執掌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六日在閉門內閣會議中爆發爭執,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在...

美國防機密外洩給記者!川普回應「我對此一無所知」 希拉蕊撿到槍

美國白宮證實,華府高層官員意外向於《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外洩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

白宮國安群聊外洩 川普挺沃茲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白宮國安顧問沃茲誤把「大西洋雜誌」總編輯戈德堡加進國安高層官員討論作戰計畫群組,白宮內部...

美國的反智傳統:從1950年代至今,保守民粹為何仇恨知識分子?

雖然本書主要處理美國早期的歷史,但是當時勾起寫作念頭的卻是一九五○年代的政界及知識界情況。那時期,我們全國陷於交相指控、互相為敵的難過氛圍與言論駁火,而一個以往很少聽過的名詞「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竟也進入當時的論戰語彙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