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忍住別買!Apple TV 4K傳10月登場 3亮點配AI、暌違3年超值得入手

遭柯建銘嗆「回歸家庭」 盧秀燕回嗆:媽媽原諒你

比特犬究竟會不會打開車窗?日本曾有案例「車子行進中按下按鈕逃跑」

DNA快速測試、地址變更警報…追無證客 高科技工具成執法利器

DNA快速測試、犯罪紀錄及生物特徵比對系統、地址變更警報、車牌辨識及追蹤,以及破解手機、硬碟、汽車的軟硬體等高科技手段,讓執法人員追蹤無證客更為方便。圖為無證移民被逮捕上銬。(美聯社)
DNA快速測試、犯罪紀錄及生物特徵比對系統、地址變更警報、車牌辨識及追蹤,以及破解手機、硬碟、汽車的軟硬體等高科技手段,讓執法人員追蹤無證客更為方便。圖為無證移民被逮捕上銬。(美聯社)

川普總統誓言執行史上最大規模移民遣返行動,而他現在坐擁從拜登政府便開始累積的高科技工具及技術,幫助實現此目標。

紐約時報查閱了近1萬5000份合約,顯示自2020年以來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公民和移民服務局(CIS)兩大機構已向263家公司採購共78億元的各類追查工具,如DNA快速測試、犯罪紀錄及生物特徵比對系統、地址變更警報、車牌辨識及追蹤,以及破解手機、硬碟、汽車的軟硬體。

AI平台企業Palantir等公司贏得了ICE的資料儲存和分析合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律商聯訊(Lexis Nexis)和信用評級公司提供個資資料庫,幫助政府人員找到特定人士的住所、工作地點和社會關係。臉部辨識公司Clearview AI簽訂近900萬元的合約、以色列電話破解公司Cellebrite向ICE出售約5400萬元的調查工具。ICE也從資料分析公司Babel Street購買軟體,其服務可以根據數據評估人們的潛在安全風險。ICE還向十幾家公司購買可用於破解密碼、尋找已刪除檔案和分析電郵收件匣的軟體。

專家表示,最可能立即用於大規模驅逐行動的工具應該是電子腳鐐,用於追蹤移民的確切位置。約有18萬名非法移民佩戴電子腳環,或使用「SmartLink」應用程式每日回報一次自己的行蹤。這是「拘留替代方案」(Alternatives to Detention)的一部分,此計畫於2004年啟動、在拜登政府擴大,希望能以數位監控代替關押在拘留中心。

拜登政府多半將這些技術用於移民執法,包括調查販毒、人口走私和跨國幫派活動,而川普將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尚不清楚。拜登時期的國土安全部(DHS)資訊長海森(Eric Hysen)表示,ICE和其他移民機構肩負重大責任,許多工具都是為調查毒販和其他犯罪分子而設計的,而不是用於追蹤移民,車牌辨識等其他技術則是用於緩解邊境交通壓力。海森解釋,聯邦政府一直以來都有內部政策限制如何使用監控工具,但新政府可以取消這些限制,「只是並不容易改變」。

檔案 監控 移民 紐約時報

延伸閱讀

想到川普政府求職?必須效忠MAGA、被審查社群貼文

中東停火添變數?川普解禁2000磅炸彈 1800枚幾日內送往以色列

回到男女二分法 川普停發X性別護照

美國中情局:COVID-19更可能源於實驗室

相關新聞

血腥星期六!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之音 自由亞洲電台合約也喊卡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15日起大規模裁減包含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等多個機構的人力,USAGM旗下美國之音全部1300...

魯比歐槓馬斯克 川普:他倆沒衝突

對紐約時報七日披露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執掌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六日在閉門內閣會議中爆發爭執,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在...

川普嗆美日安保條約沒互惠 日稱信任美會履行義務

美國總統川普六日指稱,已簽署幾十年的美日安保條約,並非互惠、只是單方面的協議,條約文要求美國必須協防日本,日本卻沒義務協...

川普想擺脫核武!再點名中俄:如果大家都能放棄就太好了

美國總統川普似乎有意擁抱無核化,6日表示支持全球大國實現無核化,說如果大家都能放棄核武就太好了,稱美國和俄羅斯時核武最多...

如果半夜獲陸犯台情報 魯比歐:履行承諾防止發生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廿六日受訪表示,美國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這是多年的立場,不會屏棄。如果半夜接獲情報稱中...

川普批歐盟成立來「搞砸」美國 歐盟硬起來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召開第二任內首次內閣會議,發表談話時稱歐洲聯盟(EU)的成立是為了「搞砸」美國,這番言論根本上否定歐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