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岸神秘無人機來自何方仍不知

最近東岸各地神秘無人機目擊事件頻頻出現,數量激增讓許多人萬分緊張,各種揣測滿天飛,網路平台更是議論炸鍋,上至拜登總統,下至聯邦各主管機關,沒有對神秘無人機活動激增,提出令人信服而合理的解釋,以美國科技實力與監控強度,對國家領空疑遭入侵,毫無所悉,眾人皆曰荒唐,太不可思議,而政府則是信用盡失。

聯邦航空局(FAA)19日發出禁令,即日起到明年1月17日(剛好是川普就職前夕),出於安全原因,禁止無人機飛越新澤西州部分地區的關鍵基礎設施。民航局說「任何人在禁區內駕駛無人機,都可能被刑事起訴」。這項禁令立即遭到網上嘲諷,「過去幾天一直呼籲大家不要擔心,現在突然頒發一個月禁令」,但是民航局沒有說明如果飛越,會引發何種威脅,證據何在,為何在事件前沒發禁令?

神秘無人機湧現最早發生在11月13日,之後在東北部幾個州都有民眾報警,其中新澤西州無人機數量最密集,水庫、發電廠、兵工廠及軍事設施, 都被舉報有不明無人機在夜間飛行盤旋,居民遲遲得不到官方說法,自行調查已成夜間兼職;從外星人到來自停靠在大西洋外海的伊朗無人機母艦等,各種陰謀論滿天飛 ,有居民甚至不願出門,怕被外星人劫走。

聯邦告訴民眾,「這不是外國勢力所為」;但究竟為何在短短一個月內東岸夜空出現如此頻繁密集的大批無人機,仍然是謎。拜登政府開始時毫不在乎,若無其事,繼則一問三不知,又要大家提供線索,最後告訴民眾無須擔心,但卻不説出神秘無人機來自何方?這是視民眾為無物,把民眾蒙在鼓裡最典型的政府。

新州上從州長聯邦參眾議員,下到數百郡市鎮長,多次向聯邦查詢,都得不到説明。國會舉行聽證,聯邦官員作證也是無可奉告。直到上周,國安部長梅奧卡斯受訪提出說法是「因為民航局去年放寬民用無人機飛行禁令,民間各種無人機飛行數量增多」,但這種說法沒有人接受。

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與其他眾議員,三天前聽取安全部門簡報後說,不明無人機可能來自敵對勢力,但他沒說明證據何在。這種曖昧不明說法,出自外委會主席之口 ,在去年2月中國間諜氣球事件之後,極不負責任。

舉國民眾疑雲罩頂,拜登政府始終沒有主動公開解惑釋疑,給予陰謀論滋生更大空間。一直到總統當選人川普16日佛州記者會上,評論拜登政府「出於某種原因,他們想讓人們擔心」, 川普馬上接任最高統帥,他應當已被交接單位告知「神秘無人機」事件真相,但依法無權說明內情。

拜登政府或許因為川普「對人民要有誠信」的嚴重警告,當夜,國安部、聯邦航空管理局、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等多個主管國安機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居民無須過度擔憂,並指出目前的目擊事件可能包括合法商業無人機、業餘無人機、執法機構使用的無人機,以及被誤認為無人機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等。

如今拜登政府再解釋東岸夜空神秘無人機群來自何方,已太遲了。川普取勝拜登原因之一是指控拜登背離人民對聯邦政府的信任,從不承認邊界失控、通膨嚴重、犯罪颷升,到欺瞞心智遲鈍等,反讓社會大眾無所適從,偏信未經驗證數位社群平台訊息,取代真相。

民眾對神秘無人機短時間內突然大批湧現,展現出真實的驚慌,但遲遲得不到解釋。雖然拜登總統卸任僅剩一個月,但不處理東岸成千上萬人民擔心的事,坐實拜登耳聾智鈍,不理解人民之苦的指責。

無人機

延伸閱讀

政府免關門!美國參議院通過新版臨時撥款法案 待拜登簽署生效

外媒:韓國瑜將率大型代表團出席川普就職典禮

傳川普希望北約國防開支增至GDP的5%!不會撤銷對烏援助

有望避免關門?美眾院通過臨時撥款新法案 不包括提高債務上限

相關新聞

血腥星期六!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之音 自由亞洲電台合約也喊卡

路透報導,川普政府15日起大規模裁減包含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等多個機構的人力,USAGM旗下美國之音全部1300...

魯比歐槓馬斯克 川普:他倆沒衝突

對紐約時報七日披露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執掌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六日在閉門內閣會議中爆發爭執,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在...

川普嗆美日安保條約沒互惠 日稱信任美會履行義務

美國總統川普六日指稱,已簽署幾十年的美日安保條約,並非互惠、只是單方面的協議,條約文要求美國必須協防日本,日本卻沒義務協...

川普想擺脫核武!再點名中俄:如果大家都能放棄就太好了

美國總統川普似乎有意擁抱無核化,6日表示支持全球大國實現無核化,說如果大家都能放棄核武就太好了,稱美國和俄羅斯時核武最多...

如果半夜獲陸犯台情報 魯比歐:履行承諾防止發生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廿六日受訪表示,美國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這是多年的立場,不會屏棄。如果半夜接獲情報稱中...

川普批歐盟成立來「搞砸」美國 歐盟硬起來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召開第二任內首次內閣會議,發表談話時稱歐洲聯盟(EU)的成立是為了「搞砸」美國,這番言論根本上否定歐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