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大埔6.4強震 民眾嚇壞:與民國53年白河地震好近

高雄地震 「手機叫不停」 那瑪夏區全區停電陷黑暗

南部凌晨強震 台南楠西山區傳出有民宅倒塌

TikTok請求暫緩封殺 傳川普會晤周受資

圖/德國之聲
圖/德國之聲

TikTok及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周一(16日)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一項緊急申請,要求最高法院針對美國政府對TikTok發出的禁令發布暫緩執行。上周五,美國上訴法院駁回了TikTok的暫緩請求。

TikTok在交給最高法院的文件中表示,適度延後實施TikTok禁令,將為最高法院審查和新一屆政府評估此事留下一點空間,「避免美國民眾與世界各地溝通的重要渠道被關閉」。

TikTok律師指出,暫緩實施禁令可防止該平台的用戶在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就職前一天被噤聲,並允許新政府就這場爭議發表意見。TikTok在美國有1.7億用戶。

拜登總統於今年4月簽署了針對TikTok「不賣就禁」的法律,理由是其對美國公民存在數字風險並操縱政治影響力。該法律責令字節跳動最晚必須在明年1月19日前將該平台出售給非中資所有者,否則蘋果、Google旗下應用程式商店會禁止用戶下載或更新TikTok,也會停止相關網路服務,等同在美國境內封殺該平台。

字節跳動公司則強調「不能也不會」出售在美國的業務,中國政府也多次批評美國做法,稱美方「有罪推定」且打壓TikTok,並宣稱中國政府「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反當地法律的方式,為中國政府採集或提供位於外國境內的數據、信息和情報」。

除美國外,TikTok在歐洲也遭遇難題。周二(12月17日),歐委會宣布對該平台是否參與了羅馬尼亞大選的操縱活動開啟調查程序。前不久,羅馬尼亞親俄人士意外當選該國總統後,羅馬尼亞最高國防委員會對TikTok扮演的角色提出嚴正指責。

川普會晤周受資,改主意了?

值得關注的是,明年1月即將上任的川普在前一次任期內曾支持禁用TikTok,2020年發布行政命令試圖封禁TikTok,當時他稱TikTok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後來該禁令被聯邦法官裁定無效。

不過,目前川普的立場似乎出現了變化。在佛州的一場新聞會上,當被問及他是否阻止TikTok在美國被禁時,川普表示:「我對TikTok有一種溫暖的情感。」

他透露,在競選期間,他18歲的兒子巴倫向他介紹了TikTok上的一些網紅。「我當時問,『那是誰?告訴我。』巴倫回答說,『爸爸,你在開玩笑吧。我不信你居然不知道(他是誰)』。」

川普認為,TikTok曾幫助他在競選活動中與年輕選民建立聯繫,描述了他如何在這個平台上接受採訪,並稱其「挺可愛的」。

不過,就11月初總統選舉結果出爐後的數字看,超過一半的年輕選民把票投給了卡馬拉‧哈里斯,但另一方面,與2020年的大選相比,川普在這一年齡群體中的支持明顯上升。

《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知情人士稱,川普16日在佛州海湖莊園與TikTok執行長周受資舉行了會面。

(德新社、美聯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影╱美加州大型鋰電池工廠火勢復燃!劇毒氣體瀰漫 逾1500人急撤離

美國加州蒙特郡一座位於莫斯蘭丁的Vistra鋰電池工廠16日發生大火,火勢猛烈且持續燃燒,17日再次起火,冒出大量有毒濃...

大法官傾向 TikTok在美不賣就禁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十日就TikTok訴訟案聽取兩造首次口頭辯論,歷時約二點五小時,大法官似乎傾向認同中國大陸社群媒體抖音國...

美野火已10死、財損恐達4.7兆元 拜登宣布救災費用聯邦政府全出

綜合外媒十日報導,自七日起的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已造成約一萬棟建築物損毀,近十八萬居民被迫撤離。美國民營氣象預報公司Acc...

洛杉磯野火失控!燒毀逾2千棟建築 至少5死15萬人撤離

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七日開始出現有如「火颶風」的多場林火延燒,至少造成五人死亡,十五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失控的林火已摧毀逾...

風雪無阻!美國國會完成認證程序 川普當選總統

美國新國會6日認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去年大選中獲得勝選;華府近日正經歷暴風雪來襲,但議會風雪無阻,仍完成認證程序。

美新年連2起恐攻 至少16死

美國一開年發生兩起恐怖攻擊,一名男子一日凌晨在紐奧良開車高速衝撞跨年狂歡人群,造成至少十五人死亡、卅多人受傷,凶嫌下車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