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東南橫公路邊坡坍方!「雙向道路阻斷」 預計這時間搶通

華航董座謝世謙猝逝!旺福貝斯手女兒「邊看邊流淚」:謝謝大家記得爸爸的好

特聘宮鬥/授課不足被擋特聘教授 頂大師怒批成教書匠

川普內閣會找誰?大金主貝森特想接財長 傳已開始挑副手

川普曾公開或私下討論過由兩位金融界人士,Key Square創辦人貝森特(圖)和避險基金大亨鮑森,擔任財長。路透
川普曾公開或私下討論過由兩位金融界人士,Key Square創辦人貝森特(圖)和避險基金大亨鮑森,擔任財長。路透

川普和資深顧問正在物色從白宮幕僚長到財長的內閣人選。現在到總統就職典禮之間大約有10周的時間可以考慮提名誰,預計川普會很重視忠誠度,之後,再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拍板定案,簡單多數票就能確認。

根據知情人士,執掌川普過渡團隊的億萬富豪、金融服務公司Cantor Fitzgerald執行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就內閣要職擬具候選人名單,正與外部公司合作,進行初期審查。

白宮幕僚長通常是新總統上任的第一項重要人事案。為川普選戰出力的佛州政治策略家威爾斯(Susie Wiles)被視為領先候選人。川普女婿庫許納的密友、前白宮助理羅林斯(Brooke Rollins)也是潛在人選。川普前預算主管沃特(Russ Vought)、前眾院議長麥卡錫,以及盧特尼克自己也可能出線。

國安顧問:川普總統任內的駐德大使、曾代理過國家情報總監的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是最可能人選。曾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三星中將凱洛格、前國防部官員柯伯吉,以及川普四位國安顧問裡唯一沒和他公開鬧翻的歐布萊恩,也有機會。

財政部長:川普大金主、Key Square創辦人貝森特(Scott Bessent)傳出正在尋覓副手為接財長做準備。其他人選包括避險基金大亨鮑森(John Paulson)、川普當總統時的貿易顧問萊特海澤、前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克萊頓(Jay Clayton)、曾是駐日大使的共和黨籍田納西州聯邦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以及盧特尼克。

國務卿:海格提和共和黨籍佛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被視為可能人選,還有歐布萊恩、格雷內爾,以及前國務院高官胡克(Brian Hook)。紐約州眾議員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 是川普在國會山莊的強力捍衛者,她的名字也在此一職位以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上被提及。

商務部長:川普政權交接團隊聯席主席、前中小企業管理局局長的麥馬洪(Linda McMahon)被認為是主要競爭者。其他還有親川普智庫AFPI執行長羅林斯、曾擔任過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的亞特蘭大女富商羅夫勒(Kelly Loeffler),以及曾競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創辦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

其他關注焦點:川普選舉之夜在海湖俱樂部(Mar-a-Lago)開私人派對的來賓名單,為內閣要職的候選人提供了一些線索,其中也包括出錢又出力的馬斯克,以及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川普和馬斯克都表示,馬斯克將負責政府效率委員會,而川普曾說,可能讓甘迺迪擔任健康事務顧問。

川普 美國大選 賀錦麗

延伸閱讀

川普當選影響台積電? 童子賢:世界接下來會變更顛簸

川普重回白宮 李彥秀:帶給世界灰犀牛衝擊 台灣難倖免

00909因川普勝選飆漲!專家「看好比特幣續漲數年」:全台唯一相關ETF走勢大好

美國總統川普勝出 KPMG籲台商提前擬定稅務布局

相關新聞

路透評論員:台灣局勢在川普就職前升溫 北京秀武力迫新政府退縮

路透全球國防專欄評論員艾普斯(Peter Apps)分析,儘管俄烏局勢在川普當選後逐漸升級,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與伊朗的對...

影╱拜登發表告別演說!劈頭將加薩停火歸功自己 籲川普勿濫用權力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15日晚間8時(台灣時間16日上午9時)發表卸任演說,開頭即把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歸功於自己...

針對AI晶片頒新規!美國限制晶片進出口 台灣不在受限名單上

美國拜登政府13日宣布針對半導體業者生產的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實施全面性出口管制,不過台灣未被放入受限名單。

川普稱正安排與普亭會面 克里姆林宮:等他上任再說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9日表示,正安排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但尚未透露具體時間。

習近平不去川普就職典禮?FT:將派高階特使出席 可能人選曝光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已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元首出席,不過專家大多認為習近平不會去。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

要川普別覬覦了!丹麥:格陵蘭島可能獨立但不會成美國第51州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揚言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取得巴拿馬運河及格陵蘭的控制權後,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okk...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