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親人醜浪貓」逢人就蹭卻不接受餵食 他發現細節鼻酸:寧可挨餓也不吃

演講遭辱承辦人請辭、科長記過 齊柏林兒求情:懲罰有點太過

PTT之父標下AI流行音樂基地 標案金額4500萬遭批天價

碳捕集發生洩露 美環保署指農企ADM違反法規

農糧企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DM)今天證實,美國環保署查出他們在伊利諾州的全美首座大型地下碳吸存設施發生洩漏,違反聯邦安全飲用水法規及相關許可。圖/路透社
農糧企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DM)今天證實,美國環保署查出他們在伊利諾州的全美首座大型地下碳吸存設施發生洩漏,違反聯邦安全飲用水法規及相關許可。圖/路透社

農糧企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DM)今天證實,美國環保署查出他們在伊利諾州的全美首座大型地下碳吸存設施發生洩漏,違反聯邦安全飲用水法規及相關許可。

路透社報導,伊利諾州工業碳捕集與封存計畫(Illinois Industrial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Project)目的是為展現安全將二氧化碳儲存於地底的能力。

拜登政府推出的「降低通膨法」(IRA)將碳捕集與封存(CCS)專案的扣抵稅額從每噸50美元提高到85美元,以吸引各方加入這類專案。

美國環保署(EPA)8月14日於一封發給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ADM)的信中表示,7月檢查專案場址時發現,打入地下的二氧化碳流向「未授權區域」,且ADM未能遵循緊急應變和補救計畫,也未依專案許可證的規定對井內進行監控。

岩層裂縫或打入地質造成的二氧化碳洩漏,可能會污染封存場址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

據路透社取得的信件副本,ADM於8月22日回覆美國環保署,稱在兩口深層監測井之一發現腐蝕情況後,便已封閉監測井並向環保署通報。

ADM發言人安德森(Jackie Anderson)透過聲明說:「從來沒有對地表或地下水源產生影響,也沒有對公共健康造成威脅。」

「作為一種減少溫室氣體的技術,我們仍然對碳捕集與封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充滿信心,並相信它能為整個伊利諾州帶來新產業和經濟機會。」

碳捕集同業公會表示,事件彰顯監測二氧化碳注入的系統有效運作。

碳捕集聯盟(Carbon Capture Coalition)執行董事史托拉克(Jessie Stolark)說:「透過ADM和環保署的經驗,我們期待從這次事件學習到精進作法。」

然而非政府組織「食品和飲水觀察」(Food & Water Watch)政策主任華爾希(Jim Walsh)表示,事件凸顯當地社區對這項技術安全性的擔憂。

拜登 環保署 美國

延伸閱讀

Google與新創企業簽約 每噸100美元清除碳排

拓展歐洲碳封存與運輸商機 芬蘭與挪威攜手

氣候新創Mantel以熔鹽進行碳捕集 獲創投公司9.6億元

碳權把餅做大 黃金標準拓展更多碳移除方法學

相關新聞

颶風密爾頓肆虐美佛州!釀至少16死 災損恐逾500億美元

颶風密爾頓席捲美國佛州後,目前已進入大西洋,累計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死亡人數恐會進一步增加。

颶風密爾頓襲佛州 已知至少4死逾320萬用戶停電

佛羅里達州當地官員表示,颶風密爾頓(Hurricane Milton)在佛州東岸引發兩個龍捲風,已知至少4人不幸喪命

美史上第2人!阿拉巴馬州死囚遭氮氣處決 死前說了這句話

美國阿拉巴馬州死囚米勒(Alan Miller)26日晚間伏法,成為該州、也是該國史上第2位接受氮氣死刑的囚犯,批評者稱...

颶風密爾頓重創美佛州增至17死!拜登料災損達500億美元

颶風密爾頓日前席捲美國佛州,造成嚴重災情,總統拜登11日表示,專家估計災損高達500億美元,他計畫13日前往災區視察。

米爾頓颶風來襲:美國佛州緊急狀態,坦帕灣百年最強風暴

「海倫颶風才過,又來一個5級最強的米爾頓颶風...」在北大西洋形成的近年最強烈颶風之一「米爾頓颶風」(Hurricane Milton)預計將於10月9日至10月10日間登陸美國佛羅里達州,米爾頓颶風已升級為最強烈的5級風暴,佛羅里達州嚴陣以待,已有51個郡進入緊急狀態。至當地時間10月7日,西部海岸地區各郡已下令疏散超過100萬人,而龐大的疏散人潮也造成交通嚴重堵塞和加油站燃油短缺。在不到兩週前的9月底,海倫颶風才在佛羅里達肆虐,如今重大損失還未善後又即將迎來米爾頓颶風,依然脆弱的受災區只能盡力為家園做好準備並撤離,期望將傷害降到最低。

影╱行凶畫面曝!美警長行刑式連開8槍擊斃好友法官 動機疑與女兒有關

美國肯塔基州上月發生一起槍擊案,列徹爾郡(Letcher County)43歲警長史汀斯(Mickey Stines)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