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高院上訴庭首位亞裔女法官 萬泰妮:肩負公平裁決的巨大責任
「我坐在那裡,肩負著巨大的責任。我知道人們信賴我,我有責任做出不偏不倚的公正裁決。對於亞裔社區中立志成為法官的人,看到我坐在那裡,他們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法官。」紐約州高等法院(New York State Supreme Court)上訴庭(Appellate Division)華裔法官萬泰妮(Lillian Wan)說,每當穿上法官服,坐在法官的位置上,這是她最常有的思緒。
萬泰妮的辦公室位於布魯克林(布碌崙)市中心紐約州高等法院大樓的高層。天氣晴朗時可遠遠望見自由女神像。辦公室窗明几淨、整潔有序,書桌和書架上擺放著各類獎牌和獎杯,還有與家人朋友的合影。在這些照片中,她與紐約前市長彭博(Mike Bloomberg)的合影顯得格外醒目。萬泰妮說,當年正是彭博的任命使她走上了法官的職業生涯。
童年曾被叫「李小龍妹妹」
萬泰妮有親和力、充滿活力、坦誠,言談舉止中時不時透露出的權威和對某些細節的講究,完全符合法官形象。
回顧自己的成長環境,萬泰妮說,當時很少接觸亞裔,所以上學時,同學們會問她和小她四歲的弟弟,「你們一定是李小龍的弟弟和妹妹吧?」或許正因為自己是少數族裔,萬泰妮說她從小就意識到包容各方在這個多族裔的社會中是多麼重要,現在她身為法官,也致力於構建包容各方的法庭。
成立幫扶組織 11年來亞裔法官多了45名
2013年,也就是萬泰妮當法官的第二年,她和同事面對亞裔法官在紐約州代表性不足的問題,決定成立亞裔法官的倡導和幫扶組織──紐約亞美法官協會(Asian American Judges Association of New York)。她曾擔任該協會主席三年,目前仍是該協會董事會的成員。2013年該協會剛成立時只有約20名亞裔法官,2024年已經有了65名亞裔法官。不過,紐約州亞裔法官的代表性仍不足,紐約州亞裔人口比率為7.8%,而法官中亞裔的比率僅為4.8%。
萬泰妮目前還是紐約州統一法院系統司法道德諮詢委員會的聯合主席。該委員會由27名法官組成,對法官的活動是否符合行業道德標準提高諮詢意見。萬泰妮重視法庭的多語言工作環境,尤其是中文的法庭口譯。她認為,中國方言很複雜,法庭要找到足夠的口譯員不容易,所以必須要促進和推動。
「當好家事法官 就能當任何法官」
從2012年起,萬泰妮先後在在布朗士郡家事法庭和國王郡家事法庭審理涉及虐待和忽視兒童,以及有關監護權、探視權、家庭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案子。萬泰妮說,「一旦你能成為家事法庭的法官,你就能當任何法官」,因為當家事法庭法官,經常會遇到壓力非常大的情況,要同時處理許多案子,時間安排顯得特別重要。萬泰妮說,家事法庭法官往往要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作裁決,而且情況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四個月前的裁決不一定適用於四個月以後。這讓裁決難上加難。
萬泰妮說,當家事法庭法官要對付很難對付的人,要做非常艱難的決定,尤其當出於安全考慮,把孩子從父母身邊帶走,特別是要把孩子放到寄養家庭時,做裁決很難,因為虐待孩子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寄養家庭也會。作為法官必須權衡各種因素,從兩個很壞的選擇中挑出一個來。此外,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兒童年齡不同,比如六個月、六歲、12歲,法官要考慮的情況也完全不一樣。
剛當家事法庭法官時,萬泰妮每天要從布碌崙的家趕到布朗士區上班,還要照顧七歲的女兒和五歲的兒子,非常辛苦。
她說,自己當法官六個月時,有一次把兒子送錯了生日派對,兒子一進屋就玩,開心得很。她出門時,孩子媽媽追出來問,你是誰?你孩子是誰?萬泰妮問,這是邁可的生日派對嗎?孩子媽媽說,這是喬的生日派對,不是邁可的。回顧這段經歷,萬泰妮說那段時間她盡力了,雖然很艱難,但終於還算順利。
從2018年到2022年,萬泰妮的職業生涯經歷了高速發展期。2018年,萬泰妮成為紐約州索賠法庭(Court of Claims)的法官,審理涉及租客的案件;2021年11月,萬泰妮成為布碌崙高等法院的首位亞裔法官,主持有陪審團和無陪審團的案件審理。2022年5月,萬泰妮通過競選,成為紐約州高等法院上訴庭(Appellate Division)法官,是該法庭首位亞裔女法官,也是該法庭當時在任的唯一亞裔法官。
(專訪全文請見5月26「世界周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