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邊境羅珊路關閉第2天 仍有數十名無證客被捕

美加兩國政府宣布自24日起擴大「安全第三國協議」(Third Country Agreement)適用範圍,以阻止尋求庇護者在非官方過境點越過美加邊境,但隔天,加國邊境羅珊路(Roxham Road,前譯羅克瑟姆路)仍聚集許多尋求庇護者,根據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表示,已經依據新協議逮捕尋求庇護者,並已將其中一人送返美國。
羅珊路已於25日零時關閉,但仍有數十位無證移民帶著嬰兒和蹣跚學步的幼童,穿越邊境,隨即遭到執法人員逮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30歲巴基斯坦(Pakistan)男子表示自己是從紐約市搭計程車前來,企圖越境進入拿大,「我沒有地方可以去」。
在25日早上,羅珊路一處公車站,聚集大約25名來自委內瑞拉、海地、厄瓜多爾和秘魯的無證移民,他們四處遊蕩,不知何去何從;同時魁北克皇家騎警(Quebec RCMP)針對羅珊路被捕的無證移民後續處置問題,尚未回應。
美加根據「安全第三國協議」管理兩國邊境,並允許官員在正式入境口岸雙向拒絕尋求庇護者,但不適用於「羅珊路」等非官方過境點;但自前總統川普打擊非法移民後,大量尋求庇護者湧入羅珊路,尤其近幾個月,通過非正式過境點進入加國尋求庇護者人數驟增。
於是拜登總統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24日簽署「安全第三國協議」修訂協議,凡是由邊界任一地點進入美加任一國境,並於14天內申請庇護者,都將被拒於門外,修正協議擴大於美加3987哩長的陸地邊境。
新協議既定目標是遏止尋求庇護者湧入,緩解邊境執法與管理壓力,但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法學教授奧黛麗·麥克林(Audrey Macklin)批評新協議,只會將尋求庇護者推向險境,「根本行不通,會使尋求庇護者轉而走上更危險、更冒險、更秘密的方式進入美加邊境,最終只為人蛇集團創造就業機會。」
另外,作為解決無證移民激增的替代案,加拿大政府同意基於人道主義,今年起收容拉丁美洲1萬5000名移民,以減輕美國南部邊境壓力。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