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學聘用年齡歧視? 年輕博士「拚升等好管理」獲青睞

周曉涵爆新歡!搭上小13歲「機智」鮮肉摩托車 暗夜約會

注意!下周將發生「劇烈天氣」 吳德榮:梅雨旺盛恐致災

布林肯:台海危機 非中國內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三日表示,台海若起衝突,將不是北京所稱的內政問題,而是攸關全球經濟。(路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三日表示,台海若起衝突,將不是北京所稱的內政問題,而是攸關全球經濟。(路透)

俄烏戰爭屆滿一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三日表示,全球之所以非常擔心台海爆發危機,是因這不是中國宣稱,基於主權的「內政問題」,而是整個國際社會都關切的議題。

美國政府高層屢屢表示遵守「一中政策」,副國務卿薛曼十五日才重申過;北京當局則是不斷質疑「一中原則」遭到掏空。布林肯有關台海危機「不是內政問題」的表述是否會影響美中台三邊關係,有待觀察。

美國勃克級驅逐艦「班福特號」曾通過台灣海峽,但未對外公布。(路透)
美國勃克級驅逐艦「班福特號」曾通過台灣海峽,但未對外公布。(路透)

布林肯解釋,全球百分之五十的貨運每天穿越台海,從智慧型手機到洗碗機再到汽車,所需的半導體絕大部分產自台灣。若中國侵略台灣造成危機,將對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造成災難性後果,這也是北京當局愈來愈接收到的訊息。

結束歐洲行返美的布林肯廿三日與「大西洋雜誌」總編輯主編哥德柏格視訊對談,主題是「俄烏戰爭周年」,會談進行到一半時,哥德柏格表示要將話題轉向亞洲,討論北京是否援俄侵烏的問題,以及俄國侵烏的事態發展讓北京短期內對台灣,是更可能或更不可能貿然行事?

布林肯說,包括日韓在內的亞洲國家也支援烏克蘭,顯示各國對於維護主權有明確共識,假如侵略者可以為所欲為,不必承擔任何後果,將如同打開「潘朵拉之盒」。

布林肯說,當看到全球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對俄羅斯的制裁,中方若想對台灣動武,必須將這些損失考慮在內。

哥德柏格問布林肯,世人是否處於新冷戰年代?布林肯表示不願意隨便貼標籤,因為「冷戰」一詞不足以描述現況。以美中關係為例,就不像冷戰時期美蘇那樣井水不犯河水;但布林肯也無奈承認,現在的確有冷戰的氛圍,只是更糟糕:冷戰時期美蘇還有限制核武協議,俄國總統普亭卻在廿一日宣布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布林肯表示,美國無意打新冷戰,俄烏戰爭無關意識形態,而是一個帝國侵略他國;此外,美中競爭包含世界秩序的願景,美國追求自由的世界秩序,中國也想要秩序,卻是不自由的國際秩序。

布林肯說,在多數國家眼中,俄烏戰爭不是冷戰,也無關意識形態,這不是共產主義對抗自由世界,這是帝國主義者對其他國家的侵略,對聯合國憲章的破壞。

外交部表示,布林肯明確指出「台海衝突並非中國內政問題」,戳破中方一貫的宣傳謬論;中國長期以來不斷在國際場域散播虛構的「一中原則」,粉飾其挑釁行徑、破壞現狀的企圖,並為其武力侵台尋找合理性,惡行歷歷在目。

外交部重申,中華民國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這是長年以來存在於台海兩岸的歷史事實與現狀;台海和平穩定攸關全球局勢,不是中國內政問題,不容許中方片面破壞。

布林肯 俄烏戰爭 冷戰

延伸閱讀

美國務卿布林肯指台海衝突非中國內政問題 外交部致謝

駐台美軍數擬擴增 美官員:與「間諜氣球」事件無關

布林肯提「台海衝突非中國內政」 學者:建設性戰略清晰

談訪歐行 王毅:中歐和平穩定 新冷戰就打不起來

相關新聞

只是喝止他們別放煙火…3名美海軍陸戰隊員慘遭30名青少年圍毆

美國三名海軍陸戰隊成員喝止一群少年在碼頭放煙火,結果慘遭30名青少年圍毆痛打,目前已有五人被捕。《8視界新聞網》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上周六(27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美國中情局長 5月密訪大陸

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五月祕密訪問中國,並與中方情報官員會談後,美國政府匿名官員二日證實這項報導。拜...

拜登、麥卡錫 債限達協議

拜登政府和共和黨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終於在廿七日就提高舉債上限達成原則性協議,避免聯邦政府在六月初陷入倒債危機,...

雷蒙多會王文濤 美中強化交流

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廿五日在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商務部說明,雙方就美中經貿關係展開坦率而實質的討論;雷蒙多...

美墨邊境恐湧入大批非法移民 德州派國民兵攔截

美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實施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的規定,即將於本週失效,預期移民將大量湧入。德州州長艾波特今天下令數百...

多家外媒獲頒普立茲新聞獎!美聯社揭露俄烏慘況奪「最大獎」

美聯社8日憑藉其對烏克蘭戰爭的報導贏得2項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包括對烏克蘭被圍攻的港口城市馬立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