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編號「9425」!連千毅北所住四人房 早餐吃銀絲卷、喝咖啡奶茶 將送宜蘭監獄

黨政驚人履歷曝!「遭控逼受性騷者道歉」蔡沐霖請辭勞動部政次機要

不只黃仁勳!他點名這超強同業也是「台南囝仔」 網驚呼:根本風水寶地

消息人士:拜登政府掌握證據中國國企與俄羅斯暗通款曲

(德國之聲中文網)彭博社引述一些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拜登政府已經向北京方面提出的證據表明,中國一些國有企業可能向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支援。拜登政府試圖確認北京方面是否對此知情。

消息人士沒有透露中國國有企業具體向俄羅斯提供了哪些支援,只稱這些援助包括經濟援助在內且是非軍事性的,但是沒有回避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情局都拒絕對此消息發表評論。中國駐美大使館也沒有回復彭博社的兩封郵件問詢。

去年7月15日《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獨家報道曾則指出,中國企業仍在向俄羅斯出售一些可以用於軍事用途的產品,這些產品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所需要的。

該報道稱,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微芯片等其他電子原件,以及其他的原材料,其中部分可以用於軍事用途。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這些產品的出口量有所增加,這給西方國家在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的努力帶來了更多困難。

該報道還指出,中俄之間在芯片和其它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零部件方面的貿易所涉及的企業既有小型私營公司,也有大規模的國有企業。由於數據不完整,加上各種子公司和中間商的網絡錯綜復雜,難以追蹤所有活動。

彭博社發表的最新報道中指出,如果拜登政府確定中國政府參與或默許這些國有企業的行動,華盛頓方面將被迫決定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反擊。目前美國試圖在穩定與北京關系、限制中國獲得高端芯片以及在台海問題上與中國對抗等不同層面找到平衡,而如果北京真的對於中國國有企業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行動知情,那麼這可能為美中關系帶來新的矛盾沖突。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華盛頓政府相信,北京方面並不像其表述的那樣保持中立,而是想向俄羅斯提供幫助。盡管美國要求其他國家在經濟上同俄羅斯保持距離,但實際上中國卻加深了同俄羅斯之間的經貿往來。

今年1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宣布,中國去年對俄進出口額達到1.28萬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佔中國進出口總值的3%。中國出口俄羅斯的貿易規模持續6個月穩步增長。

去年7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時任中國外長的王毅在印尼舉行會面。布林肯在會晤後向記者表示,中國聲稱在俄烏戰爭中保持中立的說法站不住腳。他說:“我首先要提出的觀點是,很難對這次(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保持中立。一個是明顯的侵略者,一個是明顯的受害者。”

去年12月30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中國外交部公布的新聞稿中稱,習近平在視頻會晤中強調,“雙方要繼續用好用足現有工作機制和溝通渠道,推動兩國經貿、能源、金融、農業等領域務實合作取得積極進展”。針對烏克蘭危機,習近平表示,“和談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不放棄努力,和平前景就始終存在。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推動國際社會形成合力,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彭博社等)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拜登、麥卡錫 債限達協議

拜登政府和共和黨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終於在廿七日就提高舉債上限達成原則性協議,避免聯邦政府在六月初陷入倒債危機,...

雷蒙多會王文濤 美中強化交流

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廿五日在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商務部說明,雙方就美中經貿關係展開坦率而實質的討論;雷蒙多...

美墨邊境恐湧入大批非法移民 德州派國民兵攔截

美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實施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的規定,即將於本週失效,預期移民將大量湧入。德州州長艾波特今天下令數百...

多家外媒獲頒普立茲新聞獎!美聯社揭露俄烏慘況奪「最大獎」

美聯社8日憑藉其對烏克蘭戰爭的報導贏得2項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包括對烏克蘭被圍攻的港口城市馬立波(...

挺川普媒體崩盤?福斯新聞開除主播斷尾求生

力挺川普的美國福斯新聞網,近日才因「多明尼恩投票系統」(Dominion Voting Systems)訴訟案被判涉嫌散布2020總統大選計票的不實指控,而支付高達7.875億美元和解金。然而,面對聲望慘跌,福斯日前更是斷尾求生,宣布將與頭牌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分手。令人好奇,是否意謂著美國保守派媒體已崩盤?

罕見沙塵暴來襲!美國伊利諾州百輛車連環撞 至少6死30傷

受到一場罕見沙塵暴影響,美國伊利諾州南部的55號州際公路5月1日能見度近乎零,引發涉及大約20輛商用車、40至60輛客車...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