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債限之爭成共和黨鷹鴿之爭 恐逼溫和派助民主黨

政府舉債達到上限後,兩黨在財政部採取特別措施以免債務違約期間需進行協商;華盛頓郵報分析,協商是對兩黨意志的考驗,而且前景未卜,同時也檢驗共和黨溫和派抵抗黨內極右翼勢力崛起的決心。
兩黨圍繞債限問題曾多次攤牌,其中最大的是2011和2013年,頗似今天的情境,都是共和黨人試圖利用國會多數迫使民主黨政府削減開支。由於達不成債限協議的代價巨大,攤牌被認為是共和黨人壓縮政府開支的絕佳機會。
共和黨人2011年的嘗試成功,與歐巴馬政府達成全面自動削減開支的協議。共和黨2013年故技重演,但沒有成功,債限之爭與政府關門交織在一起,時任眾院議長的共和黨人貝納(John Boehner)解嘲地說:「我們打了一場漂亮仗,只是沒有取勝。」
共和黨人從債限攤牌得到的好處,要多於利用政府關門的邊緣政策。以政府關門只能逼出零星削減,而且幾乎每次最終都是美國人認為,關門危機應怪罪共和黨而不是民主黨。也是因為如此,參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等共和黨高層在與民主黨政府的協商中,較少利用政府關門作為槓桿。
然而過去10年共和黨領袖的權力逐漸弱化,眾院共和黨強硬派不顧本黨的政治命運,在議長選舉上獲得麥卡錫的關鍵讓步。
麥卡錫同意將提高債限與削減開支掛鉤,預料他一定會嘗試以削減開支換取提高債限,否則將面臨他自己接受的被罷免條件。
麥卡錫和共和黨領袖在債限上顯然會遵循極右翼自由黨團的要求,如果到了這一地步,共和黨人將面臨到底走多遠的抉擇,貝納2013年體面認輸的條件今天似乎並不存在。
共和黨的眾院多數比10年前更微弱,如果強硬派走得太遠,可能逼迫少部分黨內溫和派倒戈到民主黨一方。
民主黨也有歷史教訓可資借鑒,白宮和黨內高層表示不會談判,而是要求「乾淨地」提高債限,不能附加任何條件。
歐巴馬2011年經過計算,認為全面自動削減開支也會導致砍軍費,是共和黨鷹派不能接受的,因此兩黨終將達成合理的債限協議。但國會最終沒有妥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