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英文出訪中美洲過境紐約、洛杉磯 29日出發共10天9夜

普發6千免上網登記!4管道領取流程一次看 ATM跨行不扣費還比郵局早7天

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提供台灣5年百億美元軍援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表決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內法案包括授權100億元對台安全援助與加速台灣軍事採購。圖為兩架F-5戰機在台東志航空軍基地上空飛行。(路透)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表決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內法案包括授權100億元對台安全援助與加速台灣軍事採購。圖為兩架F-5戰機在台東志航空軍基地上空飛行。(路透)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表決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法案授權在未來5年內提供台灣100億美元軍事援助,其中包括協助解決美國對台灣的軍售延宕問題措施。

眾議院今天以350票贊成、80票反對,通過總額高達8580億美元的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參議院預計下週審議表決國防授權法案,若表決通過,法案將送白宮,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後生效。

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納入9月14日通過參院外委會的「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部分條文,整體涉台部分罕見超過50頁。

根據軍委會釋出的法案內容,國防授權法授權美國國務院在2023年至2027財政年度,每年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無償軍援,另授權提供台灣20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直接貸款。

此外,法案也授權美國總統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並賦予台灣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南翼與東南翼國家、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major non-NATO allies)及菲律賓同樣待遇,能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

為加速交付軍備給台灣,法案要求國務院與國防部,優先並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且不得以包裹出售為由延遲處理。

法案也以「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指出,與台灣舉行聯合軍演是改善戰備能力的一大重要元素,呼籲邀請台灣海軍參加2024年的環太平洋軍演。

法案表示,自總統蔡英文2016年當選以來,中國政府對台灣發動聯合行動,試圖在外交、經濟及軍事上削弱台灣;為了確保美國利益及維繫台灣人民決定自身未來的能力,有必要強化台灣外交、經濟與領土空間。

法案也強調,美國當初與中國建交的決定,是建立在台灣議題未來會以和平方式解決的期待上,但中國對台作為越來越具脅迫性及侵略性,違背美方的期待。

國防授權法案 美國 國務院

延伸閱讀

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硃曉彤調任美國幫助運營得州工廠

台積電設廠政府缺席 過度擴廠也令人憂

評/從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在美裝機成逆全球化開端

美國防授權法案定案5年供台100億軍援 外交部:感謝

相關新聞

美情報總監:習近平新任期恐更強硬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八日對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第三任期,會持續推動統一台灣,並更強硬對抗美國對台灣的...

美國6歲男童槍擊老師成重傷 當地檢方不打算起訴原因曝光

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Newport News, VA)1月發生6歲男童在學校向教師開槍的事件,當地檢察官8日表示...

布林肯:台海危機 非中國內政

俄烏戰爭屆滿一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三日表示,全球之所以非常擔心台海爆發危機,是因這不是中國宣稱,基於主權的「內政...

大材小用?美軍造價上千萬元飛彈疑打下364元民間氣球 製造商回應了

「飛航周刊」(Aviation Week,前譯航空雙周刊)17日報導,美軍戰機上周末用響尾蛇(Sidewinder)飛彈擊落三具不明飛行物,其中一具可能是「北伊利諾瓶蓋氣球旅」(NIBBB,前譯瓶蓋氣球組)施放的氣球,每具售價在12到180元之間,製造商曾想接洽美軍及聯邦調查局(FBI),但不得其門而入,廠商表示,響尾蛇飛彈每枚43萬9000元,打氣球似乎殊為可惜。

非法雇傭超過100名孩童從事危險工作 美國食品衛生公司挨罰4558萬元

美國勞工部17日表示,美國最大食品衛生公司之一的包裝工衛生服務公司(Packers Sanitation Service...

明知拜登「太老」仍挺拚連任 民主黨內的絕望感尚未平息

民主黨高層普遍支持拜登總統在2024年出馬競選連任,但「提名高齡80多歲的人是否明智」的私下討論,以及「又有誰能取代拜登...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