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斷更新/清明連假首日國道清晨紫爆 籲避開7地雷路段

清明連假首日雨襲接著4天晴暖 吳德榮:開工日再變天

五月天高雄演唱會結束女歌迷突倒地 到院前無呼吸心跳

美國史上首位女眾院議長!回顧裴洛西任內紀錄 訪台使兩岸緊張

通過兩項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彈劾案,是裴洛西在議長任內的重要紀錄。(路透)
通過兩項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彈劾案,是裴洛西在議長任內的重要紀錄。(路透)

美國史上第一位女性議長、政治上第三號人物、也是任職時間最久的民主黨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17日宣布結束她擔任眾院議長的歷史性任期,不再競選民主黨領導權。82歲的她情緒激動地結束演說後,全體議會同僚起立為這位美國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自由派政治家鼓掌。

1987年,時年46歲的裴洛西經由特別選舉,於加州當選為國會議員,自此展開她精采無比且評價兩極化的政治歷程。35年來,她常是權力桌上唯一的女性,會晤過眾多世界領袖,成功掌控時而破裂的民主黨黨團。在兩黨人士的讚揚或蔑視下,她主控民主黨議程的時間橫跨小布希、歐巴馬、川普和拜登總統任期;也激勵了成千上萬金主提供支持和反對她的政治獻金。

天安門廣場舉橫幅

裴洛西登上國會第一把交椅前,身為年輕的舊金山自由主義者,她強烈反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華盛頓郵報報導,與裴洛西關係密切的人士指出,1987年中國天安門廣場事件,促使她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1991年,仍是政壇新人的裴洛西和另外兩名美國議員站在天安門廣場,手持寫有中英文標語「獻給為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的烈士」的橫幅,轟動各界,引發國際關注。

訪台之舉激怒中國

今年8月,裴洛西無視拜登政府建議,逕行訪問台灣,再次成為國際頭條新聞。她的挺台之行激怒了中國,並引發中國圍台軍演及武力侵台的恐懼。

在裴洛西領導民主黨最後階段,她自認已成共和黨人士眼中頭號「惡棍」,共和黨在全國花費數百萬元打廣告,想「開除」她。敵意激增下,有人在10月28日闖入她舊金山的家,說想「打斷她的膝蓋骨」。裴洛西當時不在家,入侵者用錘子攻擊了她丈夫保羅‧裴洛西(Paul Pelosi),他至今仍在康復中。

撕毀川普國情咨文

手持議長木槌的裴洛西,始終是川普勁敵;人人都可從他倆的互動看出彼此敵意;川普國情咨文演講後,站在川普身後的裴洛西將國情咨文撕成兩半,兩人紛爭達到最高潮。國會也在裴洛西領導下,對川普兩度彈劾。

早在2006年,裴洛西因反對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入侵伊拉克和介入中東事務,即曾在國會以眾院少數黨領袖身分,領導了一場藍色反戰浪潮。那年的期中選舉,民主黨成功奪回失去12年的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她則在2007年成為美國國會成立218年來首位女性、加州人和義大利後裔的議長,以及歷來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政治人物。

17日下午,裴洛西在眾議院演講時,為自己從一介家庭主婦到眾議院議長的歷程驚嘆。裴洛西的父親曾任巴爾的摩市長和國會代表,其實她早早就接觸政治,政治也很快融入了她的血液裡。

17歲曾合影甘迺迪

裴洛西曾在Instagram分享過一張自己17歲時與時任參議員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 的合照;她寫道:「幫我拍下這張照片的朋友說,『留著這張照片!他有一天可能會成為總統。』」

如今,已連任18屆國會議員的裴洛西宣布將卸下眾院議長,不再競逐民主黨領導權。歷史將永遠記住她在美國民主政治和世界局勢演變中,留下的一頁重要紀錄。

裴洛西 美國史上首位女眾議長
裴洛西 美國史上首位女眾議長

來源:FOX 35 Orlando

美國 裴洛西 民主黨

相關新聞

封口費案川普遭起訴 斥政治迫害

因不實申報支付給AV女優封口費的美國前總統川普,三月卅日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控刑事罪名的前總統,預計四日到紐約曼哈頓地檢署...

美小學槍響 跨性別女殺6人

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許維爾私立基督教聖約學校(The Covenant School)廿七日發生槍擊案,該校畢業的廿八歲跨...

美國教會學校槍擊案釀6死 遭擊斃槍手為28歲變性校友

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一間私立教會小學27日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跨性別女子持槍進入校園,殺害三名9...

佛州州長:台灣是美關鍵利益

美國共和黨籍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受訪時表示,他相信台灣是美國的「關鍵利益」,同時設法修正俄烏衝突是「領土糾紛」的爭議...

美情報總監:習近平新任期恐更強硬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八日對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第三任期,會持續推動統一台灣,並更強硬對抗美國對台灣的...

美國6歲男童槍擊老師成重傷 當地檢方不打算起訴原因曝光

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Newport News, VA)1月發生6歲男童在學校向教師開槍的事件,當地檢察官8日表示...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