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日本5大難吃連鎖店」挨轟 蔡阿嘎鞠躬道歉回應5大失格行徑

張宇韶被點名涉性騷回應了 「雞排妹」留言影射話藏玄機

曾為蟹老闆「發聲」…台灣配音員李香生傳癌逝 享壽73歲

美FCC委員訪台 行前呼籲封殺TikTok

美國在台協會(AIT)證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11月3日、4日將在台展開兩天的訪問行程,預計參加與5G及網路安全等重要議題的會議。

卡爾是首位訪台的FCC現任委員,也是台海局勢緊張之下,最新一位訪台的美國高級官員,預計將與台灣政府機關舉行一系列會議,並與台灣NCC和外交部等官員會面。

路透社報導,卡爾此行是受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邀請來台。台灣外交部對此拒絕發表評論。不過根據台灣《聯合報》報導,台灣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此行並非該會安排,具體細節無法評論,但這是近11年來FCC訪台的最高層級。

卡爾向美媒Axios表示:「鑑於我在FCC的職位,我特別期待深化與台灣的合作,並就對我們共同的安全利益至關重要的網路彈性、網路和電信問題分享意見。」

卡爾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一個自由和民主的台灣對美國的繁榮至關重要,而我們深厚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和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承諾之上。」他補充道:「僅在技術領域,台灣的貢獻就是不可替代的。」

共和黨籍的卡爾對中國持強烈批判立場。訪台前夕,他在接受Axios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應該禁止中國的TikTok。他說:「我不相信除了禁令之外還有其他的出路。」

卡爾強調,他對於美國數據可能透過TikTok流向中國感到擔憂,也意識到TikTok暗中影響美國政治進程的風險。卡爾說,「在這個世界上,你根本不可能對數據提供足夠的保護,讓你有足夠的信心,相信它不會重新落入(中國)手中。」

台灣中央社報導,當地媒體關注台灣NCC是否會與卡爾討論禁用TikTok的可能。台灣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現階段有涉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NCC也會跟陸委會、數位部、經濟部一起討論,這跟之前中國OTT平台一樣,也要透過陸委會做協商,陸委會會視個案討論,沒辦法回應細節。

今年6月卡爾曾致函蘋果和谷歌,要求這些公司從其商店中刪除這些應用程序。報導指出,卡爾的發言是美國FCC至今對TikTok最強硬的語言,儘管FCC無權直接監管TikTok,但其意見可能左右國會及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態度。

CFIUS是美國負責對外國公司的交易進行國家安全審查的跨部門委員會。TikTok目前正與CFIUS談判,以確定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是否可以將TikTok的業務分割給美國公司,讓TikTok繼續在美國營運。

針對卡爾的封殺TikTok之說,TikTok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向Axios表示:「卡爾委員在與美國政府有關TikTok的機密討論中沒有任何作用,並且似乎在表達與他作為FCC委員無關的觀點。」

該名發言人說道:「我們相信,我們正在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滿足所有合理的國家安全擔憂」,並表示TikTok支持透過適用於所有公司的國家數據隱私立法。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拜登、麥卡錫 債限達協議

拜登政府和共和黨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終於在廿七日就提高舉債上限達成原則性協議,避免聯邦政府在六月初陷入倒債危機,...

雷蒙多會王文濤 美中強化交流

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廿五日在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商務部說明,雙方就美中經貿關係展開坦率而實質的討論;雷蒙多...

美墨邊境恐湧入大批非法移民 德州派國民兵攔截

美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實施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的規定,即將於本週失效,預期移民將大量湧入。德州州長艾波特今天下令數百...

多家外媒獲頒普立茲新聞獎!美聯社揭露俄烏慘況奪「最大獎」

美聯社8日憑藉其對烏克蘭戰爭的報導贏得2項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包括對烏克蘭被圍攻的港口城市馬立波(...

挺川普媒體崩盤?福斯新聞開除主播斷尾求生

力挺川普的美國福斯新聞網,近日才因「多明尼恩投票系統」(Dominion Voting Systems)訴訟案被判涉嫌散布2020總統大選計票的不實指控,而支付高達7.875億美元和解金。然而,面對聲望慘跌,福斯日前更是斷尾求生,宣布將與頭牌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分手。令人好奇,是否意謂著美國保守派媒體已崩盤?

罕見沙塵暴來襲!美國伊利諾州百輛車連環撞 至少6死30傷

受到一場罕見沙塵暴影響,美國伊利諾州南部的55號州際公路5月1日能見度近乎零,引發涉及大約20輛商用車、40至60輛客車...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