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寧德時代?拜登推基礎設施法 大舉投資美國電池材料

美國總統拜登積極打造美國電池供應鏈,據白宮新聞稿指出,拜登於19日表示,將替美國帶回製造業和未來工業戰略-半導體和清潔能源。他同時宣布啟動美國電池材料倡議,將協調聯邦政府與私營部門、工會、社區組織以及在國外的合作夥伴和盟友們密切合作。
拜登指出,基礎設施法( Infrastructure Law)投資將要建設美國的個人和公司,例如電動汽車和將為這些汽車提供動力的先進電池。這一點至關重要,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分,現在75%電池製造是在中國大陸完成,中國大陸控制全球一些電池組件、關鍵材料近一半的產量,但其的電池技術並不比其他國家都更具創新。
拜登表示,事實上美國的國家實驗室、研究型大學、汽車製造商在美國引領這技術的發展,但以不公平的補貼和貿易做法削弱美國製造商,中國大陸搶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今天我們有大膽的目標和行動,以確保我們重新回到遊戲中。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增加,對電池和用於電池的關鍵礦物需求持續成長。拜登表示,未來幾十年對關鍵材料的需求將猛增600%,對鋰和石墨等礦物的需求預計將增加4,000%。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挑戰,但我們看到了一個機會,在工業革命以來最重要的經濟轉型之一,向淨零轉變的真正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基礎設施法在電池供應鏈上投資超過70億美元,這將加強美國在鋰、鎳和石墨等關鍵礦物加工、製造和回收的能力。
拜登19日也宣布,向12個州的20家公司提供28億美元的資金,這些公司在基礎設施法的資助下,於美國製造電動汽車和電池,建立新商業規模的電池生產和加工設施。他們將開發鋰,每年供應超過200萬輛汽車。而這28億美元的投資,將釋放這些公司數十億美元的私人投資。這意味著這些項目,將為美國製造業和整個美國的電池供應鏈帶來高達90億美元。
在美國打造本土電池產業鏈下,以色列化工集團(ICL)同步在白宮宣布,將投資4億美元建造美國第一個大型磷酸鐵鋰(LFP)材料正極活性材料 (CAM)廠。此工廠預計落腳於密蘇里州的第一大都會區聖路易斯市,且透過美國跨黨基礎建設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取得1.97億美元的補助。
ICL為拜登推動的美國跨黨基礎建設法後,第一個取得補助的企業,旨在擴大電動車和電網的電池供應鏈。
以色列化工集團目標此廠於2024年投入營運,在打造美國供應鏈為主要目標下,為全球鋰電池產業生產高品質的LFP材料,並帶來150個工作機會,也代表ICL在儲能產品的重大進展,並表明以色列化工集團致力於為農業、食品和工業應用開發高階產品。
拜登和美國參議院兩黨通過,於2021年7月28日宣布對美國基礎建設的投資細節達成協議。新法案將投資5500億美元於美國基礎建設和競爭力,進行最重要的長期投資,推動經濟成長、提高競爭力,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打造永續、有彈性和公正的美國經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