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行政命令 保護歐美數據傳輸隱私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簽署一道行政命令,以實施3月間宣布的歐洲聯盟(EU)與美國數據傳輸框架,此一框架採用新的美國情報蒐集隱私保護機制。
路透社報導,歐盟最高法院歐洲法院(ECJ)以擔憂美國監控為由、判決先前2項歐美數據傳輸協定無效後,數以千計的企業陷入進退兩難境地,新的歐美框架尋求終結這樣的情形。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告訴媒體,這道行政命令「是我們共同努力恢復跨大西洋數據流的信任與穩定的結果,將確保歐盟個人數據的隱私」。
歐洲法院2015年判決,稱為「避風港」(Safe Harbour)的歐美數據傳輸協定無效。這項協定得以讓歐美伺服器間傳輸資訊,科技巨擘在業務上對此相當依賴。歐洲法院2020年7月判決,「避風港」的替代協定「隱私保護盾」(Privacy Shield)協定也同樣無效。
歐盟司法執行委員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說,他「相當確定」會有新的法律挑戰,但他相信這份協定符合歐洲法院的要求。
他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相對於『隱私保護盾』,我們有了真實的改進…這是截然不同的。也許第3次嘗試會有好結果。」
白宮表示,「跨大西洋數據流對於促進歐美規模7.1兆美元的經濟關係至關重要」,「這份框架將替跨大西洋數據流恢復重要的法律依據」。
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和微軟公司(Microsoft)對這道行政命令表示歡迎,但非營利的數位權利倡議組織Access Now和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表示,人民的權利似乎並未得到充分保護。
白宮表示,拜登的命令強化了美國情報蒐集現有的「隱私及公民自由保障」,並替那些認為自己的個人數據遭到美國情報機構非法蒐集的人創造了一個獨立、具約束力的多層補救機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