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重蹈越戰覆轍 拜登:阿富汗撤軍責任我來承擔

阿富汗局勢劇變,原本在馬里蘭州大衛營度假的美國總統拜登16日返回白宮表示,美國利益是打擊威脅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而非建立國家或民主政體;盡管阿富汗局勢演變快得超乎預期,他仍堅決支持撤軍,責任由他扛,不會將問題留給下一任美國總統。
拜登並說,阿富汗政府潰敗之快,反而彰顯撤軍的正確,因為「美國軍隊不應該、也沒有辦法為『不願為自己而戰』的軍隊而戰、或是為之而死。」
針對阿富汗任務,拜登說,20年來有成功也犯了很多錯誤,美國打擊阿富汗境內凱達組織的恐怖威脅和狙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是成功的,數十年來努力改造阿富汗的目標卻沒有,美國在阿富汗的任務不是打造一個國家或民主政體,唯一關鍵國家利益就是預防對美國本土的恐怖攻擊,如今恐怖組織已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美國也應與時俱進有效打擊。
「撤軍沒有良機。」拜登說,若不按照前政府與神學士達成的撤軍協議,就要準備派遣數千名美軍和神學士展開第30年的衝突;美國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只會樂見美國持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源,無限期穩定阿富汗局勢。
「我是第四位處理此議題的總統,我不會把這個責任留給第五位美國總統。」拜登說,「我不會迴避美國當前面臨且如何繼續往前邁進的責任,責任我扛(The buck stops with me.)。」
他說,美國領導人曾在越南戰爭這麼做,他不會在阿富汗重蹈覆轍。
喀布爾國際機場擠滿準備撤離的外國人和努力逃離的阿富汗人,民眾攀上飛機、癱瘓停機坪和跑道;美國國務院為曾幫助美國政府工作的阿富汗人提供特殊移民簽證,仍有數萬人求助無門。
一名來自阿富汗的女性記者卡瑞米(Nazira Karimi)在五角大廈記者會說,阿富汗人手足無措,尤其是女性,因為神學士回來了,「我們的總統(指甘尼)在哪裡?拜登說甘尼必須為人民而戰,但是甘尼跑了,我們什麼都沒有。」
拜登說,對於當前面臨的情況,他深感悲痛,但決定結束美國在阿富汗作戰,持續專注於美國在世界其他地方反恐任務,他不後悔。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分別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援助阿富汗鄰國,避免阿富汗難民進一步擴散到歐洲。
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首席議員羅傑斯(Mike Rogers)表示,拜登的談話脫離現實且不負責任;拜登指責他人,問題是拜登自己的決策和準備不足導致正在發生的安全和人權危機。
民主黨議員正在設法支持拜登,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和44名參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土安全部長梅奧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敦促拜登政府採取行動,保護阿富汗女性領導人的安全,必要時協助其撤離。
到目前為止,美國、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等國,都還未承認神學士組織政權;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美國將密切關注神學士未來的行動,關切其是否維護人民的基本權利、保護婦孺,且不窩藏恐怖分子,美國將和這樣的政府合作,反之,美國不會支持。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6日表示,中方在充分尊重阿富汗國家主權及國內各個派別意願的前提下與神學士保持溝通;不干涉阿富汗內政,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決定自身命運前途的權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